家里老人跟我们对幼儿的教育观念不一样怎么办?

Yojo幼儿园联盟


家里老人跟我们教育观念不一样是很多家庭都会出现的问题。我家老大也是由爷爷奶奶带得比较多,我想以自己的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


教育观念不一样的表现:

1.我认为孩子应该多做家务,动手能力强,以后出门读大学留学也不用担心,更重要的是培养独立性,责任感

老人认为孩子大了自然就会了,现在学习更重要。而且做家务也做不好,还得重新收拾,更费时间。而且认为男孩子不用怎么做家务。(家里比较重男轻女)

2.老二上早教时,除非生病或停课,我才会让他不用去,其他时间都要求一定要准时去。

老人认为有时睡懒觉迟到了,晚一点也没关系。而且下雨就不要去了。通过沟通,也认同了我的做法。

……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主要因为时代背景不一样,老人家大多在四五十年代,那个时代物质缺乏,他们都吃过生活的苦,所以希望孙辈们可以轻松些。


其次所有的长辈都会隔代亲,特别疼孙辈。因为中国人不太善于表达,一般父亲跟儿子的关系都很一般,他们把对儿子的这种爱折射到孙辈身上。

再次,他们也很少有机会去更新教育理念。他们认为儿子辈也是这样过来的,一样长大,从没有别人跟他们说过要怎么做。

那么,怎么办呢?

我的做法是:

一. 多沟通,平时多教孩子感谢他们的付出,然后找合适的机会说出希望孩子怎么样。

孩子是自己生的,他们能来帮忙带已经很感激了。所以原则性的问题还是按父母的做法,他们尽量把衣食住行弄好就可以了。

二. 借助他人影响:爷爷奶奶平时带老二去早教时,老师也会跟他们多沟通在家如何教育孩子,作为专业人士的意见,他们自然是会接受的,为此我还特别跟老师沟通,让他们多提醒。效果比自己出面说好多了。

三. 参加活动时多带上老人:社区经常会有老人或亲子活动,参加时如果允许可以多让爷爷奶奶一起参加,他们在跟别人交流过程中也会更加民主,开放的心态接纳新事物。

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统一观念,一人唱红脸,一人唱白脸的做法已经不太适宜了。都是为了孩子,一切沟通为主,影响为辅!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


早教老师Jenny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老人的生活习惯和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也自然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理念,我正是因为担心这个问题,所以才请了育儿嫂,但是育儿嫂因为受雇于我们,所以在我不在的情况下,还是不得不听老人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干脆辞职在家全职看孩子,平时不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所以他们不会插手孩子的衣食起居和教育,偶尔回一趟爷爷奶奶家,也会显得非常亲切非常和谐。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6b01f5d22695464099f4780bd398a6e7

柒爷驾到


和家里老人的教育观念不一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好。

家里的老人和我们所处的成长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思想理念也不一致。当与父母在育儿问题上出现分歧时,不妨参考以下几点方法:

传授先进教育理念

平时多与老人交流,询问她们以前是怎么教育的,综合自己现在的感受,或播放一些教育孩子的音频、视频,让老人接受现代的教育理念,接触新的育儿观念,鼓励父母与时俱进,让老人明白哪些教育方式是可行的。

当遇到意见不一致时,可以用委婉的语气向父母解释,一般情况下,父母都会同意。出现问题不要意气用事,从小问题入手,逐渐延伸,分析利与弊,多沟通、多讨论,彼此教育理念会慢慢一致。

相互探讨

在教育孩子的过种中,出现问题分歧是正常的,建议是抓大放小,不要事事较真,求同存异,深入探讨。

01.在探讨问题时,不要过于独断专行,跟父母站位要平等。家毕境是自己的,老人只是义务帮忙,我们首先要的是感恩。多说说“爸妈你们带娃辛苦了,多亏你们了”的话语。

02. 有分歧不要在孩子面前相互针对、吵闹。吵吵闹闹也许会给孩子留下一些心理阴影,有点得不偿失。发生分歧后,应主动退让,找个合适的时机,心平气和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会获得不错的结果。

相互尊重、充分理解、相互沟通,消除教育理念上的分歧,一家人,一个目标,一起努力,相信孩子会健康快乐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