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的孩子教半天還教不會該打嗎?

碎在揚花裡的文字


感謝您看我的分享!

首先我不贊成打孩子!沒有學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看看孩子打遊戲,需要我們教嗎?

怎麼也學不會,這種情況較大的可能性是孩子在幼兒期、兒童期的某一個時刻,因為一個學習困惑,父母處理不得當,致使兒童在內心深處將學習的大門關閉了,當再次遇到有些難度的學習問題時,大腦自動關閉系統、不再思考!

首先,從其他方面入手,找到孩子的優點,不斷鼓勵,在孩子內心深處建立“父母對我是有認可度的”鏈接,幫助孩子找回自信心,獲得遇到困難,主動解決問題的動力!

其次,分析孩子的學習類型,改變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人分三種學習類型:聽覺型、觸覺型和視覺型。

聽覺型的學習者表現為學東西通過聽的途徑就能理解並能記住,學習時適合用錄音機將要學習的內容錄下來,放在床頭反覆聽。最典型的是上課看起來走神,被老師提問卻能回答出問題的孩子。

視覺型的學習者,學習時看到文字、圖片,理解和記憶的能力大大提升。

觸覺型的學習者需要通過身體的參與來學習,對韻律和節奏特別敏感,如果讓觸覺型學習者認真坐好、洗耳恭聽、一動不動的話,學習效率會明顯降低。大家可以看一部美國電影《阿基拉和拼字比賽》,講一個小姑娘參加拼字比賽,最後關頭通過模擬跳繩的動作,讓身體參與學習,最終拿到了第一名的故事,她就是典型的觸覺型學習者。觸覺型學習者8在學習中加入韻律、節奏,通過肢體參與,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筆者自身屬於觸覺型和視覺型,學習需要看到文字並需要動筆記錄重點。我的學生都知道,問問題需要拿書面的文字給我看,如果只是通過語言來提問,稍微複雜的問題需要反應半天[我想靜靜]。但是同樣的問題,看到文字,大腦反應明顯提速。

綜上所述,從心理層面幫孩子找回自信是學習好的基礎,研究孩子的學習類型,找到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是解決問題的途徑。

沒有學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數學圖解孟老師


請問題主:打了以後是否他就會了、一通百通了?那我再教孫子數學題時,不會我也打!(笑)

記得小孫子上育紅班學拼音時,也遇過這樣的事。

一天我去接,可老師把他們20多個孩子留了一個多小時,問為啥?學拼音不會讀,張不開嘴。回家的路上我問他怎麼回事?他說我不會。氣得我要推他下車,不要了。(笑)

回到家,氣的想打一頓,看孫子嚇得不敢吭聲,我又於心不忍。又一想,打也不是個法呀?

於是拿起書,我這個1963年學過拼音、早忘腦勺後的老同志重當小學生,還跟微機學、又多次請教老師,然後教孫子。

不是他張不開嘴讀嗎?我早中晚三次,寫好拼音貼牆上,領著讀。新學的拼音讀不準、容易忘,就讓他和前面學過、學會的連起來讀。

就這樣反反覆習,不急不躁,半個月後他終於趕了上來,期末考試得了100分。

教孩子要有耐心,首先自已不要急,要檢討一下自已教的方法是否對路;其次若某個題一時半會教不會,家長千萬別罵別打,你越這樣孩子越矇!

可以先換個題,或先做其它作業,也可先讓孩子起來活動一下,轉移一下情緒。……

要相信,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孩子慢慢會好的,學習會逐步趕上去的。

最後還要給題主說:不該打!你還是先檢討一下自個的教學方法吧!


嶧縣西門裡老李


三年級的孩子教半天還教不會該打嗎?這個問題不能說是該打還是不該打,如果智力沒有問題,要分幾種情況對待:

第一種情況,你教孩子用的方法是否恰當合理,一道題目有多種方法可以做出來,你用的方法是否適合一個三年級的孩子?因材施教,你有沒有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找到一個適合他的方法,方法不當,再教也不會。你作為成年人,你教孩子的知識都是你學過的,你居高臨下當然覺得容易,而對於剛接觸這個題目的孩子來說是陌生的,所以對於孩子來說難。如果是你的方法錯了,你就不該打孩子。

第二種情況,你教孩子時的態度問題。你教孩子時如果是一邊教一邊訓斥,不停的吼,整個人像著火了一樣,孩子肯定緊張害怕,只有越來越迷糊,這種情況你也不能打孩子。是你的問題。

第三種情況,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認真聽,一邊聽一邊擺弄玩具或者吃東西,或者東張西望,這時候你可以先提醒他,如果他不改,這時候你可以打,但是要注意下手的力度,不能太重,只是嚇唬他一下。這之後讓他冷靜一會,等十多分鐘再繼續教他。為什麼呢?因為剛受罰後大腦混亂不適合學習。

第四種情況,你所教的內容對於一個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確實很難,超出他的認知,如果這樣的話,能不能暫時放一放,去教別的內容。

打只是一種迫不得已的手段,不是目的,你應該想一想用哪一種方法可以解決,教小孩子需要有耐心,耐心,耐心,一遍不行就十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