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孩子教半天还教不会该打吗?

碎在扬花里的文字


感谢您看我的分享!

首先我不赞成打孩子!没有学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看看孩子打游戏,需要我们教吗?

怎么也学不会,这种情况较大的可能性是孩子在幼儿期、儿童期的某一个时刻,因为一个学习困惑,父母处理不得当,致使儿童在内心深处将学习的大门关闭了,当再次遇到有些难度的学习问题时,大脑自动关闭系统、不再思考!

首先,从其他方面入手,找到孩子的优点,不断鼓励,在孩子内心深处建立“父母对我是有认可度的”链接,帮助孩子找回自信心,获得遇到困难,主动解决问题的动力!

其次,分析孩子的学习类型,改变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人分三种学习类型:听觉型、触觉型和视觉型。

听觉型的学习者表现为学东西通过听的途径就能理解并能记住,学习时适合用录音机将要学习的内容录下来,放在床头反复听。最典型的是上课看起来走神,被老师提问却能回答出问题的孩子。

视觉型的学习者,学习时看到文字、图片,理解和记忆的能力大大提升。

触觉型的学习者需要通过身体的参与来学习,对韵律和节奏特别敏感,如果让触觉型学习者认真坐好、洗耳恭听、一动不动的话,学习效率会明显降低。大家可以看一部美国电影《阿基拉和拼字比赛》,讲一个小姑娘参加拼字比赛,最后关头通过模拟跳绳的动作,让身体参与学习,最终拿到了第一名的故事,她就是典型的触觉型学习者。触觉型学习者8在学习中加入韵律、节奏,通过肢体参与,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笔者自身属于触觉型和视觉型,学习需要看到文字并需要动笔记录重点。我的学生都知道,问问题需要拿书面的文字给我看,如果只是通过语言来提问,稍微复杂的问题需要反应半天[我想静静]。但是同样的问题,看到文字,大脑反应明显提速。

综上所述,从心理层面帮孩子找回自信是学习好的基础,研究孩子的学习类型,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没有学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数学图解孟老师


请问题主:打了以后是否他就会了、一通百通了?那我再教孙子数学题时,不会我也打!(笑)

记得小孙子上育红班学拼音时,也遇过这样的事。

一天我去接,可老师把他们20多个孩子留了一个多小时,问为啥?学拼音不会读,张不开嘴。回家的路上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我不会。气得我要推他下车,不要了。(笑)

回到家,气的想打一顿,看孙子吓得不敢吭声,我又于心不忍。又一想,打也不是个法呀?

于是拿起书,我这个1963年学过拼音、早忘脑勺后的老同志重当小学生,还跟微机学、又多次请教老师,然后教孙子。

不是他张不开嘴读吗?我早中晚三次,写好拼音贴墙上,领着读。新学的拼音读不准、容易忘,就让他和前面学过、学会的连起来读。

就这样反反复习,不急不躁,半个月后他终于赶了上来,期末考试得了100分。

教孩子要有耐心,首先自已不要急,要检讨一下自已教的方法是否对路;其次若某个题一时半会教不会,家长千万别骂别打,你越这样孩子越矇!

可以先换个题,或先做其它作业,也可先让孩子起来活动一下,转移一下情绪。……

要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孩子慢慢会好的,学习会逐步赶上去的。

最后还要给题主说:不该打!你还是先检讨一下自个的教学方法吧!


峄县西门里老李


三年级的孩子教半天还教不会该打吗?这个问题不能说是该打还是不该打,如果智力没有问题,要分几种情况对待:

第一种情况,你教孩子用的方法是否恰当合理,一道题目有多种方法可以做出来,你用的方法是否适合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因材施教,你有没有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找到一个适合他的方法,方法不当,再教也不会。你作为成年人,你教孩子的知识都是你学过的,你居高临下当然觉得容易,而对于刚接触这个题目的孩子来说是陌生的,所以对于孩子来说难。如果是你的方法错了,你就不该打孩子。

第二种情况,你教孩子时的态度问题。你教孩子时如果是一边教一边训斥,不停的吼,整个人像着火了一样,孩子肯定紧张害怕,只有越来越迷糊,这种情况你也不能打孩子。是你的问题。

第三种情况,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摆弄玩具或者吃东西,或者东张西望,这时候你可以先提醒他,如果他不改,这时候你可以打,但是要注意下手的力度,不能太重,只是吓唬他一下。这之后让他冷静一会,等十多分钟再继续教他。为什么呢?因为刚受罚后大脑混乱不适合学习。

第四种情况,你所教的内容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很难,超出他的认知,如果这样的话,能不能暂时放一放,去教别的内容。

打只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手段,不是目的,你应该想一想用哪一种方法可以解决,教小孩子需要有耐心,耐心,耐心,一遍不行就十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