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事件”是否成了個“事件營銷”的成功案例?22億搞不好能補上了?

rcuchina


“瑞幸事件”是否能成為“事件營銷”的成功案例?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把條理和概念明確一下,究竟什麼是事件營銷?

事件營銷一般也叫活動營銷,主要是指企業通過策劃、組織和利用具有名人效應、新聞價值以及社會影響的人物或事件,引起媒體、社會團體和消費者的興趣與關注,來達到提高企業或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並最終促成產品或服務的銷售目的。

我覺得現在大眾理解的“瑞幸事件”應該是公認的財務數據造假22億灰飛煙滅的故事吧,從天上地下前後左右東南西北哪哪能看出它是瑞幸自己挖空心思策劃的了?!而且這個事件之前瑞幸通過在國內砸錢補貼送公益已經打造了自己的知名度和口碑了,難道是瑞幸高層們覺得這樣的名氣來的太容易沒有挑戰性,故意要給自己升級打怪來個反面策劃嗎?是不是咖啡喝多了腦子已經裝不下了!真的是!!!

如果把時間點卡在直到渾水報告公佈之前,單看北美股市的大韭菜們歡天喜地擠破門檻搶著被薅的熱烈氣氛,結合瑞幸強大講故事的邏輯思維能力,或許還可以勉強將其看成是個所謂的成功案例,可是假的終究成不了真的,謊言早晚會破滅,如今的瑞幸事件大概只能作為各大商學院的經典案例。成功案例的話,還是算了吧。

22億誰來給瑞幸補?難道真要把瑞幸當成民族之光嗎?是全國十幾億老百姓人手一杯小藍杯,集體給美國韭菜補虧空嗎?實在要補的話,我覺得還是口罩更實在!


陽光Joey


首先收入造假已經石錘 自己也承認了,22億也沒法補。


令狐chong


瑞幸事件,成不了營銷的成功案例,美國的證券體系與中國不同,股民被割了,如果是違法被割會得到索賠。相信瑞幸不會有翻身的機會了,老闆以為錢到手了可以高枕無憂,可惜事與願違,當自家人去查的那一天就註定了狗咬狗的結果,自家人去查出有問題不報,查的人承擔責任,所以只好乖乖自首。替罪羊可以找,但遲早替罪羊也會跳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