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法律与现实

大家好,本人不是法律专业从业者,但比大多数所谓法律专家更专业,为什么?看完就知道了,一定让你受益匪浅!

很多所谓法律专家学者在网上夸夸其谈,但大多与现实差距太远,完全纸上谈兵。现实中当我们设身处涉及到法律问题时,需要解决问题时,听这些专家的建议往往没什么鸟用,因为很多时候现实与理论有差距的。读了我这篇文章你会更明白在现实中如何运用法律。

首先说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法律和国情是密切相关的,这也是我国法律的一个特色,这是一个大方向,也是最基本的,随便说两个关键词来解释,“严打”,“呼格案”,在严打时期大多数案件从快,从重处理,这是特殊时期国情需要。呼格案时期刑事案件凭嫌疑人口供就可以作为证据判处死刑,所以有冤案发生,而现在这种事是不可能的,因为法律更完善和严谨了。说这些就是为了说明法律是跟每个阶段的国情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这个概念,要了解当下国情对法律的影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要有这个意识,在判断法律问题时这个是最基本的一个大方向,尤其是自己涉及到刑事案件的情况。

其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有一个概念,法律是公正的,但不等于我们在涉及法律问题时一定会公正,因为法律的公正需要制定和执法两个环节来维持公正,制定可以完善可以无限接近完美,但执法是属人为因素,有不确定性,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个人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常识,尤其是一些于我们日常生活常见的案件类型的一些法律流程和细节要了解清楚,避免让个别受贿,渎职或者办人情案的执法者钻了空子。举个例子,很多治安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做笔录是一个必须流程,也是这些极少数渎职执法者最爱钻空子的环节,可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关于做笔录的常识和细节?作笔录必须最少两位民警在场,严重刑事案件必须有同期实时同步录音视频不能剪辑,笔录必须每行前后顶99格写,不能留空格,有涂改处必须笔录人在涂改处按手印,年纪大的笔录人可以口头申请亲属在旁辅助监督,不识字的也一样。在事后你怀疑笔录有问题但又无法确认时,你找个律师就可以去帮你看了。可多少人知道这些细节?有多少人在这些细节上吃过亏?这只是举一个例子,还有其他环节和流程不列举。

再次,我还要有一个概念,法律的公正不是真相的公正,法律的公正是基于法律的真相,再举例,别人跟你借了10万元,最后讨要无果进行诉讼,结果败诉,因为当初你没打欠条。所以我们要记住,不是你有理,法律就会给你公正,而是要在法律层面有理,而法律需要证据。这一点还延伸出来一个问题,是不是我们有理或者受到侵害就必须用法律武器伸张正义?当然不是,很多案件尤其是经常涉及我们日常生活的案件,往往诉讼成本大于你想要的结果,例如家里田地被政府征用,赔偿费标准100万,而到手只有80万,当我们层层上访伤财费力几年赢得官司后,可能发现连到手的80万都花光了,如果单纯为了伸张正义当然支持,但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讲,我相信现实中这不是你想要的。所以我们在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之前,一定要想好你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法律是保证我们权益的武器,而我们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两者并不冲突。

最后,突发事件,我们经常听一些专家学者侃侃而谈一些他们对突发事件的评论,而他们大多数评论与现实差距太大,当你的亲属与他人发生争执导致斗殴死亡后,你最想要的不是法律判处对方极刑,而是让你的亲属活过来。在对待生命的问题上,法律无法给你你想要的公正,因为无论给你什么样的公正也无法还你一条鲜活的生命。所以我们要记住,在突发事件中先考虑自身安全的问题,再去考虑法律的问题,在生命面前一切规则都可以无视。生命高于一切。所以在突发事件中首先要保持理智,记住法律可以给你公正,但不能让你起死回生。记住这一点可以让你少吃很多亏,别听专家忽悠,觉得自己有理,就可以成为正义的化身了。

总结,法律是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但我们要结合现实遇到的情况,能用情理解决的问题尽量不要用法律。能避免的麻烦尽量避免哪怕法律的正义站在你这边,我们是普通老百姓,我们要的是安居乐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