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不懂佛经是什么原因

很多人看不懂佛经是什么原因

有人说:“不能看那么多的佛经,会生起所知障。”说这种话的人,连所知障是什么都不知道,以为知道的多了,就有所知障,知道的少就没有所知障。愚蠢之极!在《佛说观无量寿经》当中提到了“当修三福”,第三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中,就提到了广阅大乘经论,这是佛说的。《般若波罗蜜多经》,包括第一会、第二会、第三会、第四会般若,以及《金刚经》等佛经当中都说要广阅大乘经。《华严经》当中,也再再强调广阅大乘经典。什么叫“广阅大乘经”?就是多多地读佛经。有人说读不懂,原因有三:


第一、其所读经内容太深。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视“般若”,所以读《般若经》的人非常多,不常读《大般若经》或者《第二会般若》,但会经常读《金刚经》《心经》。可是,因为内容太深了,不依靠解释的话,的确读不懂。而这些解释的内容又是五花八门,甚至有的人把《金刚经》当成文言文来解释,依字面把它译为白话文,这等于没说。因为无论《金刚经》,还是《心经》,从语言的角度看,它就是古代的白话文,并不难听懂。之所以难是因为它的内容太深奥了,如果没有一定的佛学知识,恐怕连它的名相都不明白。比如,我们经常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色不异空”的“色”是什么?“空不异色”的“空”又是什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么意思?“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什么意思?首先对色、受、想、行、识都没有搞明白,你怎么去谈“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果想知道色是什么、受是什么、想是什么、行是什么,就应该学《阿毗达磨集论》或者《俱舍论》。《阿毗达磨集论》,玄奘大和尚把它译成汉文,里边就包含这些内容。比如,十二处、十八界,都有解释。虽然《心经》里没有提到,但里边含摄了四圣谛、十二因缘、四禅、四无色、四无量、三十七菩提分法、三解脱门、九次第等持、以及佛的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一系列内容。连这些基本内容都不知道,你就无法读得懂《心经》,因为《心经》是非常深奥的理论。如果想了解这些内容,怎么办?你去找能读得懂的佛经,比如《华严经》。虽然它体系很庞大,但是你一段一段地念,里面的大多数内容都可以读懂。《大宝积经》也能读得懂,可以念。先从这些佛经开始,然后看诸如《阿毗达磨集论》之类的书,这样很快就会有了非常好的佛学知识基础,然后讲什么法,你一听就明白了。这跟上学读书的道理相似,如果一个人还没读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直接读博士后,肯定是学不懂的。


第二、文化水平有待提高。要提升一点中文水平,如此,你就能看得懂、听得懂。


第三、从来没到善知识那里去听法。有人到庙里只是烧烧香,拜拜佛,从来不去庙里听法,或者从来没有看过佛经,所以就看不懂。今后,祈请师父多讲法,这样对你有好处,对师父也有好处。


我非常感激你们,因为有了你们这些人向我求法,我就可以天天讲法。给你们讲法对我来说有三个好处:闻的好处、思的好处、修的好处。


一、闻的好处。要能够说服你们,我自己首先要明白这些道理,否则就没有办法给你们讲。比如,为了今天讲法,昨天晚上我没睡好,早上四点钟就起来,把《华严经》里几段藏文翻译不大好的地方,又据汉文重译成藏文。我要做好准备,不能自欺欺人。


二、思的好处。因为要给你们讲,首先要说服自己,如果连自己都说服不了,焉能说服得了你们?所以要先说服自己,让自己的心改变,那我思所成的智慧就有了。


三、修的好处。因为我不断地重复讲法,我的心本来不在状态,可是慢慢地就变成了很虔诚,有很多善法的习气和觉受。这都有赖于你们的请法,给我自己带来了很多善法。所以,我非常感激。在讲法问题上,师父和弟子应该互相感恩,这才是最好的。


图 | 网络

文 |《随念三宝经讲记》


很多人看不懂佛经是什么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