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成绩好坏,很大程度决定父母是否快乐和幸福,认同吗?

积极家庭教育


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这道题的标准答案是:非常正确!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逐层实现的,也就是说从低级逐步达到高级。

父母的幸福和快乐是孩子安全感建立起来的环境因素,而且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境因素,某种意义上看:父母就是孩子的环境!

学习成绩属于自我实现需求,不是生理需求,也不是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而是金字塔的最顶端:自我实现需求。

所以我们知道当低层次需求无法满足的时候,人的情绪反应往往是消极的,需求就很难发展向高级需求。

例如单亲家庭环境、父母吵架的家庭环境、贫穷的家庭环境等,都无法建立安全需求,一个孩子饿肚子的时候,怎么会认真完成作业?一个孩子失眠的时候,怎么认真上课?吃饭和睡觉都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也是一个道理。

为什么学习动机很难培养?为什么大多数孩子被动学习?一个核心因素就是学习属于金字塔顶端,低层次需求无法满足,当然很难专注于学习啦!



认知心理研究者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问题。

孩子学习成绩好坏,很大程度决定于父母是否快乐和幸福,我不认同此观点。原因如下:

学习是孩子的本质“任务”。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也是孩子的本质“任务”。作为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并知晓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实现心中未来的梦想,充实自己的头脑,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孩子个体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每个孩子在每个阶段所接受的知识多少、快慢等都有所差别。作为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正确乐观积极应对孩子的差异性,更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快乐凌驾于孩子学习成绩上来获取。

父母快乐和幸福有助于提供好的学习氛围,不一定能使孩子学习提升。

孩子学习成绩好坏,跟学习环境氛围息息相关。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孩子更好的积极投入学习,父母有责任和义务为孩子提供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和氛围。

如果父母很幸福和快乐,那么整个家庭就会快乐,能够很好的为孩子提供学习的一些物质条件,但是不能直接有助于孩子学习的提升。因为其中还需要父母做好家庭教育中很多细节问题,才能有效帮助孩子学习提升。

父母教育孩子学习提升,是要讲究方法,父母快乐幸福不能靠孩子学习来获取。

孩子学习成绩好坏,一是跟孩子自身个体差异有关系,二是跟学习环境氛围有关。父母为孩子提供好的学习氛围之后,还得需要用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进行辅导学习,才能有效提升学习成绩。

孩子的成绩提升,父母是应该感到快乐和幸福。但我觉得父母的幸福和快乐不能单靠孩子的成绩来满足,这两者之间没有直接联系。

任何人的快乐,幸福是因为内心得到满足。但是父母的幸福和快乐则是家人健康平安,时刻团聚一起,不是因为孩子成绩提升而感到幸福快乐。孩子学习也不会因为父母幸福快乐而得到提升。





平凡练家人


我觉得这类似于一个蛋生鸡鸡生蛋的问题

哪个父母都愿意对孩子付出毫无保留的爱,但是,谁不希望自己有一个多才多艺成绩优异的孩子呢?特别当下焦虑的社会,各种鸡娃,作为普通的父母,当孩子出现成绩不好时,很容易就陷入焦虑中,毕竟成绩在目前的教育系统中还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反过来,哪个孩子不希望自己也是个学霸呢?孩子都是天生愿意上进的,愿意受人肯定的,可是当看到家长的焦虑时,自然心理也背负了巨大的压力,于是成绩不升反降

所以这是一个生态系统,就看最后走向了良性循环还是陷入了恶性循环

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需要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家长放下焦虑,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天生上进,自然最后是越来越轻松的的氛围

所以我觉得不是谁决定了谁怎么样,而且谁催化了谁怎么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