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说:“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想表达什么呢?因为我觉得有很多人和事都是不可原谅的?

陈永恩


尽可原谅,是一种悲悯情怀,觉得世事也无非如此。

如苏轼所言,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凄凉。

也许古人如苏轼,今人如木心,看穿了人生的真相,其实就是悲凉入骨。

这种想法与二人受佛教影响有关,苏轼是打通了儒道释的大文豪。佛教对人世的理解是悲悯的,一切的执念妄念是没有觉悟,这些是尽可原谅的。所以,苏轼对那些迫害自己的政敌,从内心是悲悯的,无恨的。这些人尽管打击陷害他,但他们其实微如尘埃,微不足道。

木心这个名字来源于佛经,木心先生历尽沧桑劫难,两次入狱,后来到美国,晚年再回故乡乌镇,终老于故土。

木心是美术家,艺术评论家,对中西哲学、文学艺术融会贯通,东方的老庄思想、佛学智慧可能对其产生重要影响,在看惯了东方的春花秋月风雨如晦,浸染了欧风美雨后,他其实也看破了世事真相,不在于斤斤计较于一些恩怨得失是是非非。那些人,那些事,很可怜而已。

木心说:生活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

木心说: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死前的一段过程。


青霞人文


木心原名孙璞,男,浙江乌镇人,是著名作家,画家,诗人。木心说的这句话出自他1993年创作的诗集《我纷纷的情欲》。名曰《杰克逊高地》。

原文如下

五月将尽

连日强光普照

一路一路树荫

呆滞到傍晚

红胸鸟在电线上啭鸣

天色舒齐地暗下来

那是慢慢地,很慢

绿叶铸间的白屋

夕阳射亮玻璃

草坪湿透,还在洒

蓝紫鸢尾花一味梦幻

都相约暗下,暗下

清晰 和蔼 委婉

不知原谅什么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大千世界,滚滚红尘,我们皆是悠悠过客。一路走来,历尽尘世沧桑,岁月的洗礼,在成长中渐渐读懂了人生。

三千繁华如流水,人生一梦太匆匆。何必执著过往。人生之中,总有一些挽不回的遗憾,触不到的梦想,忘不掉的深情。

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就不属于自己。待人对事,不要太计较,对与错何必认真,一切皆如过往云烟,转眼消失不见。

原谅所有的一切,释怀一切,心静如水,是一种胸怀。其实没有什么是不可原谅的,它的最高境界,也许就是不知原谅什么吧。





三千繁华落忘川


”世事尽可原谅”出自木心的《杰克逊高地》:

五月将尽
  连日强光普照
  一路一路树荫
  呆滞到傍晚
  红胸鸟在电线上啭鸣
  天色舒齐地暗下来
  那是慢慢地,很慢
  绿叶藂间的白屋
  夕阳射亮玻璃
  草坪湿透,还在洒
  蓝紫鸢尾花一味梦幻,
  都相约暗下,暗下
  清晰 和蔼 委婉
  不知原谅什么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木心是那个写出”车、马、邮件都慢“的木心,是"文学鲁滨逊"的木心,是文学绘画双绝的木心,是从未被劫难放过的木心,也是出走半生,说着再不回来又悄悄回来的木心。

不知原谅什么,也许是不值得原谅。

世事尽可原谅,是世事如烟,过去的已经过去,原谅与否均已不再重要。


我们只需记住,不要遗忘,往前看,别回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