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哲学会降低文学能力么?

xhide


不会,首先什么是哲学呢?哲学:哲学”一词源于希腊文“Φιλοσοφία”一词,意思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19世纪70年代,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借用古汉语译作“哲学”,1896年前后,黄遵宪、康有为等把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后渐通行。而在汉语中,“哲”的本义就是智慧,因此在汉语中,“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者追求智慧之学。从本义上看,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这个世界会有一个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也就是世界观。但这些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是自发形成的,把这些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自觉地用精密的逻辑,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就成为了哲学。从本质上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最高表现。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二者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所以,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也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方法论,也是方法论的最高表现。从形式上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如何将两者的有机结合的学问。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包括客观世界(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也包括主观世界(人的思维),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某一具体领域。哲学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某一具体领域的特殊规律。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具体科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认识和具体方法的指导。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与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就成为了哲学。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具体科学为哲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从内容上看,哲学是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探究世界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学问。然而文学是什么呢?文学:文学是一种从时间尺度上评价及记录先进思想的一种手段。它依靠个人感觉与经验来展现一种时间与空间的结合体,并对其中人的状态、命运进行认知、思考、判断与描述,并在其范围内寻求一种美的极致。而文学本身,理应对其涉及到的广大民众及后世读者负责。它的责任,便是作者要凭借心灵的感悟与想象向读者展现一个有意义的框架。文学,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文字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其中诸子原创文学网站的内容最为全面,包括从儿童文学到诗歌、散文、小说、杂文、歌词、剧本、学术等一切形式和内容!文学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的,没有哲学的文学作品似乎没有灵魂,所以学习哲学反而会提升文学内涵和底蕴!



双修梅


  • 首先要弄清楚“哲学”和“文学”的思维方式是不相同的。
  • 文学是偏于感性与事物发生联系,不受想象拓展空间限制。
  • 哲学必须讲求理性思辨严谨慎密,层层逻揖论证相扣,比较理性化,没有文学那样生化生动形象。相对于很多人对哲学不理解感到枯躁。
  • 哲学和文学的价值功能是不可相题并论的。文学能使人身心愉悦,而哲学则训练人的理性思维判断能力。学哲学能结晶智慧。

文学与哲学相伴所学,更能增加成熟的自我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丰富精神生活,所以学哲学是不会降低文学能力的。


冷雨似箭


哲学是社会意识形态,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想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认识、改造世界观的方法论为研究的科学。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形式,用语言或文字作为媒介,表达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的方式和手段。 哲学与文学有着必然的联系,哲学是文学的范畴,文学是哲学的表现形式,只有二者有机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才能提高文学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