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有心理问题的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高楼独望者


有在民办大学做学生工作的经验。

1.家庭教育的失败。心理问题大学生往往父母不太负责或者家庭中的交流方式有问题,家庭教育问题已经在这个孩子身上积累了十八年,思维方式很容易走牛角尖,进入大学之后面对新的环境,受到新的冲击,反而激化了内心的消极情绪。

2.学校教育的压抑。我国的小学、初中、高中校园由于大量学生集中于封闭空间,再加上高考制度下全国竞争的压力,所以无论从安全还是学业角度考虑,极度追求纪律都是最稳妥的策略。因此,十八年来,孩子是不被鼓励说话的,不说话,导致情绪和想法无法与人交流,甚至丧失与人交流、自我疏导的能力。

3.贫富差距。同寝室的室友,各自的电脑配置、吃穿用度是和家庭条件挂钩的,人有我无,尤其是寝室里面一个家里条件有限的,另外几个室友家庭条件都比较好,甚至再加上城乡差距时,很容易形成自卑、焦虑、沮丧等情绪,带来心理问题。

以上三个问题,都不是轻易就好改善的。


爱你的灿灿哥哥


这个问题我的感触较深,这些年来我亲手调整过的学生不计其数,绝大多数问题都出自家庭原因,也就是小的时候出现的问题,在中学阶段进一步发酵,等到了大学阶段就开始爆发了,其原因有三:

1、心理问题比年龄长得还快。

无论多小的孩子,只要心理受到过伤害,没有及时得以修复,伤痕就会固化在潜意识中,并且还会时不时的出来折磨自己,这种问题就是日后的心理病灶。

2、溺爱与约束是最大的伤害。

家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多半是过于溺爱和约束。因为长期的溺爱,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离开家长的搀扶立刻瘫软下来。因为长期被约束,上大学后难以适应这种半开放式管理,凡事都能体现出不自信来。

3、水土不服,环境不适。

环境变了,内容也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结构等都发生了变化,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切难以应对,致使原有的心理问题反复纠结,最终以病态形式暴露出来。



心理咨询刘智慧


因为太幸福,因为太顺利,因为读的文学书籍太少,心理承受力太差了,看看余华的《活着》,才知内心强大多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