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講道理,孩子才能接受?


我們都有過一種經歷,即讀書階段總有一兩個老師,是我們印象最深的,不是因為得到幫助,恰是因為他們的課實在是無趣的很,枯燥,乏味,只有理論,沒有體會,只有道理,沒有見解。

當老師流於講道理的時候,你還覺得他們的課有吸引力嗎?

若如此,為何你要執意對孩子講道理,並心心念念要孩子們接受呢?

家庭中的灌輸式理念,和校園內填鴨式教育有什麼分別嗎?

想想曾經的自己,再想想自己的孩子,你能感受到他們的痛苦和極度的無力感嗎?

不要想著如何講道理,孩子才能接受。

說好的身體力行,寓教於樂呢?

德雷克斯曾就此解釋過:孩子們的覺察能力很強,但解釋能力卻很差。

這就是為什麼要家長做,而不是說的原因。

即使從言傳角度來看,毛主席也曾說過:要關心群眾生活,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另外,對孩子講道理,乍一看毋庸置疑,但其實卻隱含了一個不好的長期後果。即是,你以為每次讓孩子接受一個道理,長久下來孩子的角度卻可能會形成一種偏薄的信念:“不管怎樣,我接受就好了”。

比較於向孩子講道理,一個更好的方式是放權給孩子,通過問啟發式問題,交給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技能。

最後,講道理正如授之以魚,某種程度上仍然是父母家長在履行職責,負起責任。


正面管教諮詢師


這個問題得看你的孩子多大了。

另外除了年齡,還要看過去孩子的成長環境是怎樣的。

比如說對一般沒有被從小寵溺過度的孩子來跟他們講道理的效果通常會更好一些。

但是同樣的年齡,孩子如果從小比較溺愛,那麼可能多大了也聽不太進去你所謂的“道理”的,因為他們在意的根本不是“道理”的本身,而是他們自身的感受。

除了這兩點因素之外,也跟孩子父母日常對待孩子的態度,或者說是給孩子提供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父母在日常跟孩子的就有比較好的溝通習慣,那麼跟孩子“講道理”這件事情就會比較容易實施,而且效果通常也會相對好一些。

而如果父母平常跟孩子或者是溝通較少,或者是比較簡單粗暴,那麼這種情況下即便是大人裝出來一副“語重心長”孩子也很難進入角色,如此所謂的“道理”也就不可能讓孩子聽得進去。


就我個人而言,我倒是認為很多時候孩子聽的或者說他們在乎的並不是“道理”的本身,而是會更加看重我們在說一件事請的方式、態度、語氣、環境等等這些因素。

換句話說就是同樣的“道理”在不同的環境中,以及我們不同的表達方式和當時的態度下是會達到不同效果的。

從理論上講,如果沒有傷及孩子的自尊心,且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我們是為了他們好,而且從態度和語氣上沒有讓孩子感受到是在接受命令或者是被職責、被埋怨等等比較負面的情緒,那麼從理論上講孩子能夠聽得進去的可能性會比較大的。

當然,“聽得進去”和“做得到”是兩回事兒——這點不光是孩子,想想我們自己其實也是一個道理,有很多事情我們都知道應該怎樣去做、如何去做才是對的,但是我們依舊無法堅持做下去不是嗎?

但是很多家長卻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聽一遍“道理”然後就永遠能夠以此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他們忽略了這種事情即便是自己也無法做得到。

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講道理,我個人感覺更像是一種“變相指責”。

別看我們的邏輯一套一套的,但是這些邏輯關係一方面未必是孩子能夠理解的,而另一方面孩子則未必認同。

在這種情況下,道理講得越多,其實反而更容易讓孩子懷疑道理是否“有道理”……

所以個人建議家長儘量對“講道理”不要寄予太高的期待。

幹嘛非要講道理呢?

言簡意賅地就事論事即可。

如果發現孩子有哪些不足、問題的存在,及時提醒並且告知爭取的做法即可。

當然,孩子可能不會接受,那麼就根據當時的環境、氣氛判斷時間是否有必要馬上“講道理”,如果不太適合,那就等等,等到後面找一個大家比較能夠心平氣和的時候再聊聊相關的話題。

實際上大人跟孩子溝通的時候我個人的經驗是隻要我們能夠拿出來對待“外人”時那些禮貌的、客氣的、尊重的態度,通常溝通效果會更好一些。

然而現實往往卻是我們對待外人的態度總是會比對待家人更好一些……

在這種情況下,“道理”很多時候跟其自身是否“有道理”已經沒關係了。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如何講道理,孩子才能接受?這個問題,我想要孩子接受你的道理,最好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這一點兒很重要。因為孩子最愛聽她喜歡的人的話 。這就需要與孩子交朋友,與孩子打成一片,多與孩子在一起玩兒。或在一起外出觀花看景,或做遊戲,或在一起吃飯,給孩子講故事。。。總的能讓孩子親近你,喜歡你,在孩子心裡,你是他最可信,最愛的人,有話要給你說。你聽孩子的話,孩子自然就會聽你的話。。第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孩子聽話,首先要求自己聽話,也就是管理好自己。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必須要以身作則,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給孩子做出榜樣。包括自己身著儀表,平常的言行舉止,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要在孩子眼裡,你是完美無瑕,最好的。因為孩子最善於模仿,大人怎麼作,他就怎麼做。我曾經看到一家長,一邊兒玩手機,一邊兒給孩子輔導作業,這種心不在焉的態度,是不可能讓孩子聽自己講解的。要孩子懂,自己必須要精通,與孩子一起,一心一意,專心致志。這樣才能收到好的輔導效果。。第三,對孩子,要少批評,多鼓勵。平時多注意,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也就是孩子的優點。那怕孩子的優點很少,即便是十分中,九分是缺點,只有一分優點。你還是要抓住這一分優點,對孩子進行表揚鼓勵。。。而不能只找缺點與不足,批評或者打罵孩子。要給孩子樹立自信,我是個好孩子,我是可以學好的,我是最棒的。第四,要給孩子營造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近赤者紅,近墨者黑。蒿立麻中,不扶自直。什麼樣的家庭,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如果你想要孩子聽話,學習好,必須要在家裡給孩子營造好學習的氛圍。書架要乾乾淨淨,書要擺放得整整齊齊。而且大人也經常性地讀書看報寫文章。。。孩子從睜開眼睛,看到的就是書籍,學習。。。反之,如果大人貪玩兒,天天玩手機,打麻將,就會對孩子造成極不好的影響。你再怎麼講道理,孩子的耳朵還是聽不進去。因為你言行不一,一方面要孩子不要貪玩,一方面你自己玩兒得不停。這樣對自己寬容,對孩子嚴厲的作為,是行不通的。怎麼樣要孩子聽話,懂道理,是一個嚴謹的系統工程, 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說清楚的。不過能做到以上幾點,或許對你是有所借鑑,有所幫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