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行万里半天下,一书识得苏东坡

苏东坡,即为苏轼,拿《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的作者江晓英所言,有中国人存在的地方,必定听说过苏东坡的名讳,也必定能吟诵出他的几句佳作。中小学教育要求有关他的诗词,那更是要耳熟能详,了然于心的。然而,苏东坡在世人心目中,还只是那个不食人间味的仙人吗?

身行万里半天下,一书识得苏东坡

最近挑灯夜看的一本书《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让我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真性情的苏东坡,对这样一个仙风道骨幻化为吃货达人,旅游伴侣,最懂生活的艺术家,我还是非常惊诧作者江晓英的视角的,她让一个真真切切的诗人形象豁然矗立在读者眼前。

这本书一反常态,从出生背景,成长学习,考取功名,为官之道,人生,爱情婚姻,朋友知己,修禅问道,艺术人生等方面沿着苏东坡的人生之路层层剥茧,深度剖解,官海沉浮的唏嘘,人在旅途的艰难,笑看风云的豁达,吃在人间的乐趣,无疑不是在还原一个有血、有肉、鲜活的苏东坡。

“不论古今中外,取名都是一件“艺术活”,还是智慧心的真实体现。中国人讲究名如其人,名如其实,名如其文,名字已然成为人物形象的化身或影像。若再深论,名字则象征一种文化符号,亦是文化属性的具象”苏东坡的名,就寄寓了父亲苏洵多年来的辛苦期盼,也寄寓了一个文人根深蒂固的和贵思想。至此,巴蜀之地,诗书之城,皆因苏家三人名扬千里。自小生长之地,竹林满园,苏轼颇受竹林气质影响。自强不息,虚怀若谷,清雅脱俗,顶天立地。

身行万里半天下,一书识得苏东坡

苏轼的祖父苏序对小苏轼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虽然在乡间苏序总显得有些与常人与众不同,格格不入。但是从其以米换谷的举措,就可知这是一个有长远目光之人,这种文化和传统深深的吸引影响着小苏轼的成长。这让我一个对于育儿理念近乎入魔的母亲,深以为然。家庭的教育对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爱情观,以及生活观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未来的孩子也是会秉性各异,品质万千。于是作为现代长辈的我们,理应活到老,学到老,与时俱进让自己和孩子都能够得到提升。

东坡先生闻名于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此刻之前也一直以为是爱情诗,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真是感人肺腑,情感炙热,只怪当年语文没学好,这首诗竟然是他与苏辙兄弟两人在中秋节之夜的思念之作,至此也可见兄弟二人情感多好,曹家三父子不可同日而语,苏家的家庭和谐的正能量,值得中国人铭记和传承。

在爱情婚姻上,苏轼因为对发妻王弗,续弦王闰之,侍妾王朝云三人宠到坦诚以对,宠到相濡以沫,宠到平等以见,于是绝世好男人,至情至性的真男子形象显而易见,那一首首诗词,可见这个男人对所爱之人的用情至切。苏轼与三人的情感,于那个封建制度的中国古代,算是一股清流,足以可见苏轼本人的与众不同。但是由此也可见,让一个男人死心塌地绝非美貌,才华情思温润贤良才是至关重要的。苏东坡的三个美人通晓诗书,持家有道,誓死相随,给孩子一个警示:聪明的妻子爱丈夫最好的方式,就是既能红袖添香有情趣,亦能相伴扶持携子手。得一灵魂伴侣,人生足以。

身行万里半天下,一书识得苏东坡

这本《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作者江晓英编写非常认真负责,而且看后一点也不乏味,对于作者的文字功底我也十分佩服,期待能够学的一点皮毛。在这本书里,苏东坡已经有了人情味,不再是古人仙风道骨那样虚无缥缈了。对于书中的经典案例,让中学生研读苏轼的词作时赏读,这本书也大有裨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