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運用的絕唱 ——《聽蜀僧濬彈琴》 李白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典故运用的绝唱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一个名叫濬的蜀地僧人,从西边峨眉山峰上走下来的,怀抱一把琴。绿绮,古琴样式。传闻汉代司马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司马相如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这里是说僧人怀抱的琴非常好。首句照应题目,蜀僧蜀僧抱绿绮。

典故运用的绝唱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僧人一挥手,绝妙的音乐已传出。这琴音如同深壑中,风吹松林,松枝互相碰击发出的如波涛般的声音。“挥手”还用了典故,“伯牙挥手,钟期听声”,一开始就给与不凡的评价。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听其音,内心就像水洗过一样滋润、舒畅、愉快,是一种享受,是写听者的感受。“余响入霜钟”,字面意思是琴音余响传到结霜的钟上。这句话大有深意,它运用一典故。语出《山海经·中山经》:“﹝ 丰山 ﹞有九钟焉,是知霜鸣。” 郭璞 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霜落,极细微的动作即引起钟鸣。”


典故运用的绝唱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不知不觉,青山笼罩在一片暮色中,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享受美妙的音乐,时间过得真快。

这首诗从题目就可知,主旨是写琴音美妙的。描写音乐非常高妙,运用典故不留痕迹。“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手一动,刚有动作便声如万壑松涛,远胜“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暗含的“伯牙挥手,钟期听声”隐藏很深。“客心洗流水”,听者的感受就像水洗心肺。这也就是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典故的绝妙运用。“余响入霜钟”,这一句更妙。蜀僧弹琴的琴音,传到钟那里,钟也发出声音。是说琴音悠扬,传播的远。(有僧必有庙,有庙必有钟。)当然,也可是琴音传到钟那里,与薄暮时的钟音相融合,回荡在山间,大有“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

典故运用的绝唱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一般文人运用典故,大都晦涩难懂,更有甚者大量的引经据典,卖弄渊博。读者在读其文时,不知典故,可能无法理解。这里全不是那样,运用典故如同己出,不着痕迹。李白不愧是诗人中的奇才,驾驭语言的天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