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盡增年"到"歲初增年",淺析中國古代官方計齡方式的演變

文:话说文史

"每一岁一造计帐,三年造户籍。"

中国古代的文化博大精深,有些甚至流传至今,年龄的计算方式便是其中一种。根据史料记载,从中古时期开始,中国就出现了官方认定的计龄方法,而官方计龄方法的产生,从一开始就和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王朝的发展史上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史遗留问题:"岁尽增年"与周岁、虚岁一直存在争议

从中古时期流传下来的计龄方法,在计龄方法上官方的方法和民间的方法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最主要的一点表现在计龄的时间节点上,大概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民间形成了以农历春节为节点的增年方法,官方则是以官府造籍的时间为节点来增年。

"岁尽增年"这个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当时有顾炎武提出这个观点。这个观点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明朝,统治者实行了开放的政治政策,朝廷和外国友人的接触日益紧密,受到西洋文化的影响,"岁尽增年"的方法由此应运而生。

在以"岁尽增年"的方法计算人们年龄的时候,不得不提到周岁和虚岁之间的纷争。众所周知,我国的阴历和阳历时间在大体上大概差一个月时间左右,在古代,我国主要的计龄方法就是以农历的时间节点为分界线,来计算人们的年龄,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岁尽增年"的方法,这种主要是按照人们的周岁来计算年龄的。

但是,这种计龄方式不是从一开始就被认定为官方计龄方法,在秦始皇陵出土的相关文献中,我们发现,在秦始皇颁布的《户籍法》中,官府的户籍档案一般只记载人们的生年和年龄,并不会记录人们出生的月和日。如果按这种方法计算的话,可以推出,当时主要是按虚岁来计算年龄的。

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开始出现大量庆祝生日的情况,这说明时人已经知道自己的出生的具体年月日了,并且可以具体到农历的某一天。虽然已经出现了按周岁来计算年龄的这种趋势,但是这种方法也只是在小孩中间比较流行。在成年人中间,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是按照周岁来计龄的。

所以,可以看出,在中古时期我国的主要计龄方法还是按虚岁来算,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开始出现以周岁计龄的趋势。

"岁初增年"与天文历法紧密联系,与古代传统习俗挂钩

我国古代官方的计龄方法是按照户籍来设计的,户籍上的年龄主要是取自民间的"自占",有了计年,就一定会有增年的节点。《诗经》中所反映的情况主要是上古的情况。深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增年的节点就和天文历法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而天文历法中又有很多东西和民间的传统习俗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在秦汉时期,在一年的所有节日中,有四个节日是和岁首有关的,在《史记》中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岁始或冬至日,产气始萌。腊明日,人众卒岁,一会饮食,发阳气,故曰初岁。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日,四时之始也。"

同时,在《风土记》中也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正元日,俗人拜寿,上五辛盘,松柏颂,椒花酒,五熏炼形。

从这段简短的文字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的以"岁首计龄"的方法和民间的传统习俗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即祭祀祖先,饮酒祝寿等。

同时,在古代,元旦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节日那么简单,对于不同的年龄群体,元旦有着不同的含义:对于小孩来说,元旦意味着自己又长了一岁,而对于老人来说,元旦意味着自己的寿命又减了一岁,无论如何,这种方法都体现了时人岁首增年的习俗。

从汉代开始,人们开始特别注意元旦这个节日。元旦是我国阳历时间中一年的第一天,如此重视这个节日,足以见得当时人们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按虚岁来计龄的。

汉代民间有元旦贺岁的习俗,每逢元旦之时,大街小巷之中都会特别热闹,到处张灯结彩,歌舞升平,大人和小孩一起庆祝元旦这个节日,一起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每岁首,为大朝受贺。其议:夜漏未尽七刻,钟鸣,受贺。及贽,公,侯璧,中二千石,二千石羔。"

在朝廷中,庆祝元旦的活动则更为隆重,帝王和朝中大臣们会聚集在一起,许多王公贵族在一起欢声笑语,和民间相比,朝廷中的庆祝活动更加隆重,更加盛大。在《太平御览•时序部》中有明确的文字记载,由此可见,当时主要是以岁初增年,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按虚岁来计龄。

"岁尽增年"成为官方认同的户籍计龄方法,民间和官府的增年时间节点合二为一

中国古代的计龄方法,尤其是中古时期的计龄方法,基本上不存在周岁计年的方法,大致都是以虚岁计年的方法为主,但是在本质上却有着官方年龄和民间年龄的区别。我们今天在谈到古代的官方年龄时,会不由自主的将它和民间年龄等同起来,其实这两种方法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

在中古时期,"岁尽增年"的这种计龄方法,主要是按照周岁来计算的。

《小尔雅•广言》中记载:"止也。"

《玉篇•皿部》:"终也。"

而这种计龄方法,和当时官府所认定的上户籍的方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古代官府是通过户籍来掌握老百姓的年龄的。户籍上的年龄主要是由老百姓自己来申报的,户籍年龄的申报肯定会和一定的时间节点相联系,在《仓律》和《续汉书•礼仪志》中都对户籍年龄的申报有了明确的文字说明,即按照"岁尽增年"的方法来申报。

但是到了唐朝,这种申报的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出现了"岁初增年"与手实申报这种新的申报方式,构成了唐朝独具特色的申报方法。唐朝以来的手实申报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对造籍的标准进行了调整,使得民间的增年时间节点和官府的增年时间节点朝着合而为一的方向发展。

古代官方的计龄方法采用的是户籍增年,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同朝代的造籍时间,会有很大的区别,也就是所谓的造籍的标准有些很大的不同。但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个造籍标准,就属唐朝时期的手实申报。在《唐六典》中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

当时,年龄得申报依旧是老百姓自己向官府陈述,但是在流传下来的许多唐朝的民间手实申报中,我们发现,但是的手实申报主要是以正月的时间为准,同时在统治者颁布的许多的诏令中,也有白纸黑字写着"来年正月"这四个字。

从"岁尽增年"到"岁初增年",以新的视角规避因时间节点不同而带来的问题

唐朝不仅户籍是按照"岁初增年"的方法来进行,同时其他特殊身份的籍也是以正月为标准的。当时有官奴婢籍,在相关史料中,保存下来了这一部分人的计龄方法:

"伏准格式:官奴婢,诸司每年正月造籍二通,一通送尚书,一通留本司,并每年置薄。"

所以,唐朝造籍的标准主要是正月,以"岁初增年"为主要方式。

官方年龄和民间年龄之间的区别,使得两者长期处于一个分裂的状态,这种互相矛盾的关系,使得两者在后期的合并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由于官府掌握的是户籍中的年龄是由老百姓自己申报的,官方年龄虽然和民间年龄在增年的起点上虽然一致,但是在增年的时间节点上却有着很大的不同。

这种计龄方法之间的差异,为后来人们研究前朝留下来的历史文献,带来了不少的困难,不少人常常会因为时间节点的不同,而计算错年龄,这给许多研究工作带来了麻烦,因为有时候一个时间点的差异,可能会带来不同的研究结果。但是,正是这种不同的时间节点,使得探讨官方年龄和增年时间节点的演变,成为我们今天研究中古时期户籍制度的一个新的视角。

同时唐朝申报方法的变革,不仅仅是自中古时期就开始的造籍制度的一种改变,同时也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加强对民众的控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因为在当时官府办理的许多案件当中,经常会因为年龄的计算方法的不同,而给报案带来很大的阻碍,从而改变了以往的计龄方法中,官府的计龄方法比民间的计龄方法慢一拍的弊病。

总体来说,造籍制度的这一改变,直接解决了当时存在的许多问题,同时也维护了治安,为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岁尽增年"到"岁初增年",不管是哪种计龄方法,都在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史记》

《资治通鉴》

《汉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