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之寵辱若驚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寵為下,得之若驚世之若驚是為寵辱若驚。為什麼是寵為下?因為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裡投射出道的含義是大公無私,而寵的產生是基於個人的看法和感受投注出來的態度,即寵是因私而生與道相反,其次寵被加之被寵人,容易導致個人膨脹,還容易招來周圍人的嫉恨。因此從產生,到效果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寵為下,得到了需要警覺、自省失去寵意味著有失德之處,而辱的產生就意味著失德,因此為寵辱若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