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陽、和漢陽的那些老街巷”《琴臺夜話講堂》—知音聯盟

作者:左岸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儿时,家在汉阳的莲花湖畔,那儿有个建桥新村,是建长江大桥那年开始有的。

转眼在汉阳住了大半辈子,沧海桑田,汉阳在不断改变。眼见老的街区一点点消失,新的高楼拔地而起,忽然想对这座城池说点什么……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汉阳,地处汉水古河道之阳;古人谓山之南水之北为"阳",故称汉阳。

汉阳建城史可追溯到东汉末年,三国时刘表部的黄祖在龟山北麓筑却月城。汉阳城正式建立则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其时汉阳县及沔州的行政机构从由蔡甸的临嶂山下迁到龟山南麓的凤凰山下。(今天的武汉市汉阳区)。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汉阳因建城早,老街老巷众多,西大街是武汉最老的街道。文献记载春秋之际这里就已是集市。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相传三国时期击鼓骂曹的祢衡就是在汉阳的鹦鹉洲被斩决的,行刑的地方离太守衙门不远,经推断就是现在的显正街。那年转到龟山南麓一处僻静的山坡,发现祢衡墓尽然安静地卧在这里。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图片中三层楼的房子是汉阳消防支队所在地,儿时消防队就在这。与消防队隔一条马路的是汉阳剧场。文献记载,唐睿宗李旦出走长安,逃至汉阳就曾住在这里。当年这里聚集着一帮反武则天的王公贵胄。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李旦在汉阳期间结识了湘女胡凤娇,两人情投意合结下爱情。后李旦复位回了长安,胡凤娇则在汉阳翠微峰旁的凤栖寺出家做了尼姑。再后来胡凤娇死了,安葬于龟山尾的月湖畔。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凤栖寺后因连年战火,破败不堪,一游方和尚住持了寺院,换名“归元寺”,意即九九归原,人生的结束。一直沿用至今。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西大街旧时在城内,街头称西门,南北叫“南城巷”“北城巷”直到如今。西大街处在中城部位的一段,城墙外有护城河。出了小桥就是汉阳外城,终点在西门桥。宋代皇室画家赵伯驹专门到汉阳写生,留有《鹦鹉洲图》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儿时,直到本世纪2010年前,西大街一直热闹非凡,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餐馆、糕点店、理发店、绸布店、渔猎商店、修表铺、杂货铺、瓷器铺、鞋铺、伞铺、篾货铺、文具铺、香铺、豆腐铺、肉铺、茶馆、画室、照相馆毗邻接踵。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著名的祁万顺和仙桃园餐馆就曾在西大街上。

祁万顺59年搬至钟家村,一直生意红火。直到上世纪末才日渐萧条。现被私人承包,盛名不在。

仙桃园一直坚守到七十年代末才从人们视线中消失。那儿的爆京片、烧奎丸味道好极了,至今仍被老食客津津乐道。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元妙巷也是一条老巷。旧时的元妙巷有两条巷子,一条为元妙左巷,一条为元妙右巷。两条巷子环绕元妙观,终点通向北城巷。沿北城巷上行到永丰堤,再绕过龟山尾到达月湖堤,最后到达老矶头。老矶头是汉阳到汉口的水码头,坐划子可到汉口小新码头。元妙观建成于宋代,早于武昌长春观。1958年道观改为汉阳区第三小学,后更名为西大街小学,再后来被二十三中学占用,目前属钟家村小学用地。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西大街还有一条蛤蟆巷(原东方红床单厂西侧),1988年旧城改造被拆除。

蛤蟆巷得名是因厚善堂发义粥接济贫苦游民而起。原东方红床单厂是厚善堂的地址,今属佛教协会。 厚善堂原先是由街上商会赞助捐款的慈善机构,负责收敛街上无名死尸饿殍焚化,寒冬季节散发义粥,救济没饭吃的贫苦游民和流浪汉。后来许多无家可归的人长期聚集在厚善堂院墙外,形成棚户一条巷。因为旧时乞丐流浪汉被俗称为蛤蟆,故叫这条巷子为蛤蟆巷。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青石巷原名青石桥,这里原有一条小河,过了河才能出东门进入鹦鹉洲。因河上有座青石搭建的桥故而名之。后来这条河被填平,桥不存在了,巷子变成街道。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小桥巷原是护城河边一条巷子,建英武大道时被拆除。巷子里原有杀猪卖肉的两家,面筋作坊一家,织布织毛巾的两家。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邬家大巷,顾名思义是用一家邬姓大户的姓氏而命名。巷子中有协成戏院。巷子口西大街正门面是美孚“洋油铺”。巷子里还有张姓牛奶房。再就是多户居士的门院。基督教“福音堂”的后门在此。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过了小桥巷就是育婴巷。育婴巷毗连育婴堂,育婴堂是收养弃婴的教堂,属天主教英国十一教区地界。育婴巷因育婴堂而得名。

育婴堂后改为文德小学,又更名为白鹤村小学,15年前被汉阳电大占用。由于不在大拆迁之列,育婴堂建筑还有保留部分。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杜家巷原在三十二中学正对面,这条小巷子也因杜家大户得名。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汉阳天主堂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创建者爱德华·高尔文1882年生于爱尔兰科克市一个世代信仰天主教的家庭。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1909年,完成学业后的高尔文晋升为神父,于1912-1916年在中国浙江学习汉语和传教;1920年4月高尔文率会士15人从美国抵达武汉,随后四处筹划兴建天主教堂。次年在汉阳显正街购地建西门天主堂(汉阳天主堂的前身,属爱尔兰高隆庞传教会所辖)。1936年扩建成高隆庞天主堂(即现在的天主堂)。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汉阳的老街巷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是城市进化的活化石,民俗传承的百科全书。可惜这片古老的街区已被拆的面目全非,不日将荡然无存。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西大街的辉煌留在了反复的岁月里,停在了无数老汉阳人的记忆深处。老汉阳一定认识照片中的照片,这家画室在西大街上至少存在了五十年。 西大街曾经汇集了许多能工巧匠,但凡家里啥需求,来西大街定能解决。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西大街就要拆了,在一些人眼里她老了,光鲜不再。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可我念着她,念她千年不衰的风情。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在西大街长大的书画爱好者易小阳也念着她,他花7年时间,用画笔将记忆里西大街的市井人文绘到了墙上。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他在完成一件伟大的工作,用墙上的西大街,温暖了无数颗失落的心;用画上一双双企盼的眼睛,祈福西大街的明天繁华再现,祥瑞、安好……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昏昏欲睡

  谨以一组照片,献给这片热土,献给即将消失的老街。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静悄悄的四湾街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林家铺子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萧条的东门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不闻机杼声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晴川历历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今日翠微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魂归离散空留影

儿时汉阳邮局就在这,鸿雁传书的时代,乡愁是枚小小的邮票,依托她飞向千家万户。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老地方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传说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佛佑汉阳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似是而非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人间烟火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童年记忆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汤圆圆又圓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恍若隔世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馕的味道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代笔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棋盘上的鏖战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夫妻档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干啥?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耐住寂寞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梦从这里开始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断壁残垣


“汉阳、和汉阳的那些老街巷”《琴台夜话讲堂》—知音联盟


巷子深深


总编:王卫东

知音文化顾问:

严昌洪、刘守华、雷喜梅

吕书臣、钟生华、陈天放、张佑军

新闻报导栏目主编:蔡光明

知音文化栏目主编:熊玉梅

诗词文章栏目主编:蔡明权

美篇故事栏目主编:章止戈

摄影制作:史青龙、姚东旭

特约主播:彭毓山、张海陵、吴恩多、沈培华

运作统筹:王淑惠、张建

图文编辑:徐泽攀

法律顾问:闫逢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