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家庭教育中,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才能教育好?

天河老師


教育的途徑有三種:家庭、社會、學校。現在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現狀就是,過分重視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次之,而家庭教育的大部分精力都用於智力教育而忽視對孩子的情感教育。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麼是“中國式家庭教育”。

什麼是“中國式家庭教育”

1.過度溺愛

家長的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讓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孩子不吃飯追著喂,天氣一冷追著孩子穿秋褲,中國的父母似乎從來不知疲倦,為孩子提前考慮好了一切。

教育學家馬卡連珂曾說:“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

而家長們總是怕孩子餓著、累著、摔著、凍著等等懼怕,衍生出了中國父母對孩子的一切不放手,不知這樣的孩子走向社會是否還能有人為他包辦一切?

2.忽視非智力因素培養

曾經我對身邊的人做過一項調查“學生課外輔導班花費情況”,調查發現家庭月收入5000-10000的人,每年會拿出1W-2W元為孩子報課外輔導班,家庭月收入1W-2W的家庭,每年會有3W-4W的預算為孩子報課外輔導班。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課外輔導班項目中,鋼琴、書法/繪畫、游泳這三項是必選,到了初中學科輔導是大頭。

家長們總是怕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殊不知孩子們是“倒在了路上,輸在結尾。”孩子們從三四歲就開始背唐詩、學算數、學漢字,沒有一個家長說過讓自己的孩子“學玩”。

反之,孩子開始搖搖晃晃學走路的時候,家長們的“閱歷經驗”就出現了,從“你要這麼走”到“你要這麼做”,孩子的一切試錯機會統統被抹殺,將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堅持性、專注力等非智力因素統統抹殺。

3.缺乏耐心

我很少聽到有家長說:“如果你覺得難受,你可以在這裡哭一會。”家長們總是不屑於理解孩子的情感,認為“小孩子知道什麼是難過?”這種時候麻煩家長們捫心自問一下,自己能不能理解把暴躁的情緒收起來,換上一張恬靜的笑臉,如果不能,麻煩您也不要這麼要求孩子。

大人丟了錢還心情低落半天呢,何況是孩子,碰到糟心事,為什麼不能表達一下自己的負面情緒呢?

如何做才能正確教育孩子。

1.給孩子失敗的機會

與其完全包辦,不如再給孩子一次機會。比如說,孩子洗手把袖子弄溼了,那就讓孩子再洗一次,交給她正確的方法,避免失敗就好了。

2.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見解

當孩子有自己的主見意味著孩子長大了,這是走向成人之路最重要的一步,鼓勵孩子與家長爭辯,發表自己的見解,是孩子的成長也是家長的成長。

3.讓孩子學會玩

中國的家長是最心急的家長,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家的好。事實上,每個孩子的成長之路都不一樣,這種無謂的比較只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增長見識,學習知識,不但開拓視野也樹立了自信心還培養了創造力。

結束語

同樣作為中國孩子的一位母親,和大家一樣對孩子的教育一直是我們每個家庭值得深刻反思和學習的問題。

我是青松,高級育嬰師,長期研究兒童中期心理健康教育,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致力於傳播家庭教育理念,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每日更新育兒常識和家庭教育知識,歡迎關注。


青松家庭育兒


您好!我是@暖陽鴿說教,我來回答你的問題。中國式家庭教育中,家長教育孩子應該做到:把握教育孩子的初心,營造教育孩子的氛圍,培育教育孩子的情商,避免教育孩子闖入誤區,才能教育好。

一、把握教育孩子的初心

中國式家庭教育中,為人家長,首當其中就要擔負著教育子女的使命,把握教育孩子的初心:儘量讓孩子學得好,儘量讓孩子過得好,能健康成長就好。

(一)關注智商的發展

孩子能學好科學文化知識達到博學多才,是每個家庭教育的指揮棒,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及其重視學習知識的情況,也就是具體表現在對學習成績的重視,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

1、陪護:當孩子還小時,家長需要做的事情可不少。

(1)陪說:咿咿呀呀地說;

(2)陪寫:橫豎撇捺的寫;

(3)陪算:點著手指頭一二三四五地算;

(4)陪畫:橫線豎線曲線鴨蛋地塗鴉;

(5)陪講:喜羊羊灰太狼、二熊光頭強、天線寶寶、貓和老鼠、唐老鴨和米奇的故事都要三番五次地講……

家長也不怎麼覺得辛苦,只是著重於享受著家庭教育的快樂。

2、陪學:當孩子讀書時,家長擔心的事情也不少,要與孩子一起學的事也真不少。

(1)怕學不好。每天總要與孩子一起看看作業完成怎樣,瞧瞧字寫得好不好,瞅瞅考試成績高不高分…..總怕孩子學不好,掉隊了,再考慮怎樣補上去。

(2)怕不安全。每天一定要去接送孩子上下學,也不管自己安不安全,才會有“中國式過馬路”的隨大眾心理的現象,孩子最重要,早接到早安心些;又怕孩子等急了,一窩蜂的守在學校門口,於是又有了“中國式接送”的現象。

家長的初心是好的,為孩子花出去的時間甚至都可以忽略不計,只要自己的孩子能學得好,安全又健康地長大,就心滿意足了。

(二)關注技能的發展

每位家長又總希望孩子能掌握各項技能達到獨領風騷,就會讓孩子學學這個,練練那個,有些技能學到後是伴隨一生的。

1、陪走:孩子從娃娃起,家長就會抱著孩子或牽著孩子的手,讓孩子勇敢邁出第一步、第二步…..直到抱在懷裡開懷大笑。

2、陪跑:孩子能走會跑了,家長也總會在前方等著抱抱走過來或跑過來抱在一起,也會跟著孩子跑呀跑呀……從不覺得累,還沉浸在開懷的笑聲裡。

3、陪練:孩子跑乏了,就鬧著要滑滑車、滑輪鞋、四輪(兩側輪)自行車、電動摩托車……這些“交通工具”,應有盡有,家長還得陪練,早上滑一出,上午轉幾圈,下午騎車轉悠一下,晚上還得聽著音樂到廣場溜達一下……看著孩子的多才多藝,自己也恍惚回到了童年。

4、陪動:孩子覺得老是滑呀、騎呀、轉呀……現在有玩膩了,還是踢踢球、投投籃、甩甩拍好,家長又得陪著孩子動一動,甚至老胳膊老腿也要跑呀、踢呀、扣呀,搞得腰痠腿疼的,也還是興致勃勃,意猶未盡的樣子。

二、營造教育孩子的氛圍

隨著孩子的長大,那些外在的事物或表象,已經吸引不了孩子的注意或覺得感興趣了。家長就要營造學好科學文化知識達到博學多才和掌握各項技能達到獨領風騷的教育氛圍。這時,一些家長往往就會將智力和技能的提高發展情況表現在競爭的結果中,失去了孩子還小時的“投資教育”的初心。

(一)以身試教。

要孩子學知識,長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麼家長同樣也應該在孩子面前多學習,重新靜下心來跟孩子一起學,做到以身試教,看著孩子能一步一步的進步,心裡總是美滋滋的。

(二)以行促教。

家長要求孩子養成講文明有禮貌的言行舉止的品行。則家長在孩子的面前也要平等對待,互相尊重、互相關懷、互相關愛,但不是刻意的不搭理的客氣。看到孩子做事有條理,成了謙謙君子,心裡總是暖烘烘的。

(三)尊師重道。

家長要引領孩子尊重教師,團結同學與朋友,還要傳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孝道,對長輩和父母的孝敬、孝順,感受到家庭教育形成溫馨、和諧、美滿、幸福的家庭氛圍,心裡總是美滋滋的。

三、培育教育孩子的情商

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最容易忽視的就是孩子的情商培育。就是要培養孩子要善於溝通、處事圓滑、團結協作、奉獻愛心、勇於抗挫以及心理健康成長。

(一)善於溝通。

家長與孩子之間,儘量避免用命令式的語氣或指令讓孩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應該平心靜氣互相交談,擺事實,說理由,找到共同處理或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處事圓滑。

家長教育孩子不一定都是說出來的,有些事只用自己的舉動,就可以展現處理或化解問題的辦法,達到處事圓滑的效果,但不是偷奸耍滑。

(三)團結協作。

家庭成員之間,有些事明明可以一個人完成的,為了培養孩子的團結協作精神,可以讓孩子來幫忙展現,家長從旁協助即可,完成後還不忘誇誇一下哦!

(四)奉獻愛心。

家長培養孩子要有愛心,首先就要自己有愛心,要帶著孩子多參加義務活動、社區志願活動、參與無償獻血活動、資助困難家庭的捐資捐物活動,讓孩子在參與活動中有所促悟。但不是愛心氾濫喲。

(五)勇於抗挫。

當孩子遇到困難或疑難問題的時候,只要孩子不開口,家長就要狠心,堅決不給於提示或幫助,儘量讓孩子自己去勇於抗挫,克服困難,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心理健康成長。

這是家長往往會忽略疏導的問題之一。孩子平常在家裡都蹦蹦跳跳、嘰嘰喳喳的,怎麼近來回到家裡就回房間靜悄悄地坐著或躺著。細心的家長就會通過聊天的方式,讓孩子敞開心扉與家長訴說,甚至哭訴都好,才能梳導孩子心裡受到的委屈,幫助孩子正確看待所發生的事情,與學校、教師共同處理好問題或排除障礙,走出心理陰影,才能健康成長。

四、堅守教育誤區界限

隨著社會就業艱辛與創業的艱難,家長對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念頭又會重燃起來,丟掉了原有培育孩子的初心,偏創教育誤區:1、沒時間給物質;2、重智商輕情商;3、重結果輕過程;4、強調家長威望;5、極端教育方式;6、復燃不科學的教育行為:(1)嘮叨;(2)不問是非逮住就罵;(3)拿孩子與別人比較;(4)只關心學習不關係其它;(5)推卸責任的教育等錯誤的教育方式和行為。

總之,中國式家庭教育有千方百計的方式,並不是某一種就能為之推崇為成功家庭教育模式,而是應該在不斷的學習中,尋求適合自己家庭教育的一種或是多種綜合結合的教育方式,讓孩子能自主吸取養料、吸收水分、去除害蟲,日積月累地健康成長,才能開花與結果,成為家長的驕傲。

我是@暖陽鴿說教,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教育#教育那些事#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和建議,歡迎留言與點評!


暖陽鴿說教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師。如何恰到好處地開展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優質的家庭教育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第一言傳身教,當好榜樣。潛移默化是家庭教育的一面鏡子,孩子在父母的行為舉止中會自覺模仿,既模仿好的方面,也模仿不好的方面。父母身教大於言傳,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修養,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用行動來影響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家長也要時刻檢點自己的言行,做出一個正確的表率,當一面發光的鏡子。

第二改變環境,薰陶品格。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場所,家長要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使孩子的品格和習慣受到薰陶和感染。當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家長可以選擇陪讀,孩子也會受到感動和薰陶,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父母愛動腦子,孩子就會喜歡動腦子,解決問題。

第三建立信任,和藹溝通。家庭教育最大的幸福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間互相信任,彼此真誠相待。父母無條件地信任孩子,積極與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營造家庭和諧溝通氛圍,談話溫馨和睦,更加有利於孩子養成一個好的脾氣和性格,並善於溝通,願意溝通,和父母之間就少了隔閡。

第四抓住機會,教育引導。每個孩子在成長路上,都會犯錯誤。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可以抓住機會,對他進行批評教育,一定不要翻舊賬。批評教育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度要和藹。就事論事,父母要尊重孩子,不要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更不要挖苦孩子。引導教育時要耐心地聽孩子的意見,儘量不要體罰孩子。經常體罰孩子,心靈變得脆弱,沒有安全感,就會變得壓抑。

第五生活秩序,重視鍛鍊。培養孩子養成有秩序的生活,才有利於孩子的學習和好習慣的形成。讓時間變得有秩序,能夠更高效的去完成作業,節約時間。學習之餘,加強鍛鍊。鍛鍊孩子自己做家務,提高社會交往能力,提供生活自理能力,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鍛鍊都是為將來適應社會打下基礎。

第六培養興趣,發現潛力。每個孩子都會在某個領域有特殊的興趣。父母善於發現,並努力培養,適時地表揚獎勵。當孩子做對事情的時候,或者說表現比較突出的時候,家長要及時到進行表揚鼓勵。同時父母也要努力做好引導和鼓勵,努力對孩子付出,發揮特長和興趣,會更能激發熱愛興趣。

第七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孩子成長路上,讀書就是最好的營養品,陪著孩子一起讀書,一起品味,增長知識和見識。父母還要帶孩子行萬里路 ,接觸社會,感受生活,感受社會,可以使孩子開闊眼界,讓孩子見識社會的千姿百態,長大後更容易理解生活,熱愛生活,真相生活。

央視一姐董卿說:“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會努力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在培養孩子成長的路上,會遇到各種問題,父母要善於學習,積累經驗,不斷豐腴自己,父母才能當好孩子成長路上的鏡子,才能讓這面鏡子熠熠生輝!

您還有什麼優質的家庭教育經驗,請留言分享給我們哦!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