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國式”買車風,很多人真正買了車之後就想去買後悔藥了,這是為什麼?

用戶68491968004


“中國式”買車風,很多人真正買了車之後就想去買後悔藥了,這是為什麼?

真正會後悔的是這樣三類人,第一類屬於打腫臉充胖子債臺高築弄得自己苦不堪言,他們是純粹為了面子買單的衝動消費者,誰叫現如今有車有房成了成功的標配呢?死要面子活受罪而已!對於這一類人我只能說活該,有多大腦袋戴多大的帽子,虛榮害死人!如果實在拉不動這輛車還是早點賣了吧!

第二類屬於跟風買車最後感覺不划算的精打細算型消費者,這一類車主消費能力還是有的,之所以跟風既有為了面子買單的原因,也有沒有算好賬的因素,他沒有意識到一輛車這麼燒錢!天下哪有後悔藥可吃?既然買都買了該享受的還是享受吧!

第三類人屬於感覺買錯了車型配置的人,反正沒有任何車是十全十美的,買任何商品都有這個情況,買之前做好充分調研比較好,不要衝動購車。


真正該後悔的是第一種,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人。

第一例:打腫臉充胖子的小夥子

這個小夥如今已經不在我們公司,是被開掉的,因為實在太不靠譜了!他家裡條件並不好,因為父親早逝家裡一直靠老媽養著,但是這個小夥從職高畢業出來之後不僅僅沒有想著為母親分擔壓力,竟然偷偷摸摸借貸去買了一輛奧迪A4,沒辦法誰叫周圍小夥伴都買車了呢?這樣不是有面子嘛!首付還是從老孃那裡磨出來的。

光靠他那一點工資養這個車已經有點捉襟見肘了,但是更誇張的是買了車之後班也不好好上,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時不時跑這裡去玩一玩到那邊去晃一晃,儼然一副富二代做派,他的姐夫我很熟,每次說起這個不靠譜的小舅子直搖頭!他有沒有後悔我不知道,反正他家裡人非常後悔當時沒有阻止!

第二例:精打細算了一輩子、闊綽這麼一下子的兩夫妻!

他們夫妻都是我們公司的基層員工,兩人收入並不高,家裡還有老人孩子需要養,之前一直省吃儉用,因為兒子到了要結婚的年齡需要個車子更好看,在房子問題還沒有解決的情況下,竟然跑去買了一輛車,而且普通的經濟型轎車人家還看不上,最終花了二十多萬買了一輛帕薩特,車剛提回來的時候還是很爽的,畢竟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但是熱乎勁過了沒幾天兩口子就有點後悔了,這每年的保險、保養、油費開支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經濟原本就不寬裕,如今更加捉襟見肘!

車子就是個消費品,因為這個搞得自己苦不堪言實不可取!


心安理得君


之前我寫過一篇分析文章

中國千人擁有汽車量160多輛;

美國千人擁有汽車量800多輛;

有人認為中國汽車銷量還有很大空間,

我在文章中表述觀點:中國不可能像美、日那些發達國家,

因為交通、城鎮化建設等問題,

千人400輛,恐怕中國承受不了這麼多汽車!

結果被網友一通罵:你有車了,就讓別人不買車?

但是現在,我依然不會改變這個觀點!

中國式買車風,有多少人是真正有剛性需求的?

又有多少人是咬牙借貸買車的?

又有多少人是因為丈母孃強令結婚時買車的?

又有多少人是買了車就後悔的?

太多了!!!

分析原因:

一是用車成本。

有數據統計,中國車主的平均用車是1.6萬元/年。包括保險、保養、加油、洗車、停車費、汽車用品等。這裡面很多是硬性成本,無法節省。摺合到每個月是1300元,每天摺合40多元。試想,在你無車的情況下,你每個月在交通上的開支是多少?如果交通成本很高,值得買車;如果在交通上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很低,那就不值得。

汽車是消耗品。中國購買車輛的平均價格是16萬元,當然,10萬元上下的汽車是普通消費群體的購買目標。但是,一輛10萬元的車,開到5年(中國汽車的平均換車週期是4.7年),它的保值率是多少?基本上在50%左右,也就是折價一半。

那就說,每年折價1萬元,在用車上又花掉1萬多,每年實際上要花費2-3萬元!

二是用車心理。

許多人有了車以後,最大的問題就是,有了車,明明可以走路、坐公交、騎自行車去的較短路程,也要開車去。無形之中,增加了油費、停車成本。

還有的人買車,盲目追求品牌和配置,什麼必須買合資、進口的,什麼必須買空間大的,什麼必須買有天窗,有自動車窗升降的,有真皮座椅的,無形之中,增加了很多成本,等到用車的時候,才發現,很多功能,一年也用不上幾次。

特別是那些追求品牌的,為了面子,為了形象,買了高端商務車,但實際上呢,根本用不上,幾年下來,折價率更高。用不上三五年,車價就跌掉了三分之二。

如果你不是做生意的,沒有商務需求,只是上下班開車用,那麼車子只是代步工具!!!

三是用車難。

在國內一二線城市,堵車,停車難,已經是一大痛點。特別是部分城市實行了限號,每週又增加了一天限行。在北京上海,如果是趕高鐵、飛機,絕大多數人的選擇是地鐵,地面交通實在太痛苦了,時間不確定,往往要提前很多時間扔在路上。

另一個就是停車太貴,停車位無論是租還是售,都是每個月一大塊成本,當你開車停在公共停車場,每小時6元、8元、10元,甚至20元,幾個小時下來,自己算。讓人肉痛。出去到商城看場電影,電影票才30多塊錢,停車費也花了這麼多。

一部分老舊小區,沒有停車費,實行的先到先得,那就得天天回家搶車位,或者讓親戚老人幫著佔車位。心思全放在這了,不折騰嗎?

最後說說我自己,也是回答之前的網友問題吧,我真的有用車需求嗎?之前有,之前住的遠,每天上班30公里,基本上都是在北京五環一帶,不進城,不涉及堵車,不涉及停車費(公司有固定車位);現在,因為長期坐著不運動,腰椎間盤突出,但不嚴重,醫生告訴說,別開車了,最好是天天吊單槓。於是,重新租了離單位近的地方,坐公交上下班,車子也借給一個真正有用車需求的朋友開著。

最後說一句,買車之前先算筆賬吧,看看自己是不是真正有用車需求,是不是經濟承受力強的,如果十分勉強,那還是省省吧,每年省下這幾萬塊錢,幹什麼不好呢?


奧途世博


如今,中國已經進入汽車時代,買車,已經成為當下國人很多人都在進行的事情。因此,很多人都跟風買車,這就是中國式買車,喜歡扎堆,喜歡“以大為美”的車型,因此,很多人喜歡選大車;不僅如此,國人購車還特別愛面子,因此,不惜花費大價錢選擇豪華品牌車型。

但是在買了車之後,很多人卻在短時間內後悔了。一是為了面子選了超出自己實際經濟能力的車,負擔加重,生活品質降低;二是養車成本過高,使用頻率遠低於預期,算下來比坐出租車貴太多了。三是停車難,在小區找不到免費停車位,買車位太貴,停到小區外面經常被貼條。

車只是一個交通工具,只要用得上,自己工作生活需要,能力允許的範圍內是可以考慮的,如果是經濟能力不穩定,又想有車繃個面子,那才是真正的苦逼。汽車是負資產,普通家庭買起,養不起,虛榮心在作祟!汽車只是個代步工具,為了虛榮心,讓自己成為車奴!揹負著沉重的負擔!得不償失,資源浪費!唉!可憐的中國人,不捨得吃,不捨的花,還死要面子活受罪,相當一部分人買車,其實都是面子的事,平常根本開不著。

其實說到底,買了車後悔只有一原因,那就是錢。如果你的收入足夠高,買什麼車都不用擔心加重負擔,只要收入高,買車養車都不成問題,而且像什麼停車問題,保險、油費、高速費等等,都不在話下,買了車,生活質量也根本不會打折扣,這就不存在什麼後悔不後悔的問題了。


汽車觀察家


很榮幸能回答你的提問!

“中國式”買車風其實主要說的是目前國內汽車市場還不如一些發達國家成熟,所以在買車時會有的一些誤區,往往是在買車以後才能發現,而汽車做為生活中的大件不是說換就能換的,這樣就不可避免的有些後悔的感覺,那麼今天就重點說幾個誤區,給還沒有買車或者即將買車的朋友做一個參考。

不要盲目的追求“大”,現在很多人買車喜歡要一個大,很多汽車廠家也是充分的利用了這一點,不斷推出各種加長版車型,加長其實就加大,而且消費者也願意為此買單,總之車尾加上一個“L”就會更加好賣,雖然車內空間大了實用性和舒適性會增加,但是車身長了以後會增加油耗降低操控性,所以空間夠用就行了。



對SUV的選擇要理性,現在買車時選擇SUV幾乎成為了一種潮流,首先就是因為看起來更“大”,但是與同級別的轎車相比油耗會更高,至於所謂的空間大主要在頭部空間,腿部空間有些並不見得能大多少,舒適性和行駛穩定性也不如同級轎車,尤其是一些買車以後主要在市區上下班代步的,真的不建議選擇SUV。

不必太在意一些電子配置,買車之前很多配置看著用起來很方便,而實際上後期基本用不到幾次,而且各種配置多了還會增加出現故障的可能,一般情況下選擇中配車型就可以了,很多車型的高配都不太建議購買,買車時多看一看安全配置,例如有沒有ESP、有幾個安全氣囊等等。

如果買車不是出於生意上的需求,那不要和“面子”關聯到一起,因為現在生意場上面子文化比較濃厚,既然不能改變那買一臺面子車還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就是簡單的家用,買一臺適合自己的就可以了,這時再為了面子而花錢買難受的話就很不理性了,汽車只是一個代步工具而已。

希望以上分析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汽車實說


大家來幫我參考下我到底要不要買車,家住四線城市,有一套房月供1700,孩子一歲半,目前是老公月入9000,我沒上班,雙方老人暫時還無需我們贍養,每月生活費控制一點可以穩定在3000左右,加上房貸,每月大概可以剩餘3千到4千,我身邊所有走的近的朋友都買車了,家裡親戚也都有車,家裡地段很好,出門5分鐘超市,菜場,銀行,商場等,交通非常方便,我老公在外地工地工作,一個月回來2,3天,工作時住工地無需用車,我平時很少遠距離出門,一個月打的錢都不超過100,其實我家的情況真的沒必要買車,可是曾經發生過以下幾件事情讓我有點動心想買車:

第一,我身邊所有親戚朋友全都有車!他們出門都是自己開車,我還需要去求他們蹭車。

第二,生孩子那天,夜裡12點多肚子發動了,寒冬臘月大過年還下著雨,被出租司機拒載,那一刻我老公陪我淋著雨蹲在大馬路上,真的很絕望!

第三,曾經被親戚當眾譏諷過沒車。

所以我真的有點糾結,到底要不要買,大家幫我參考下

另外,我目前存款5萬,想存一年的錢,買輛吉利帝豪GL,落地10萬出頭,大家覺得可行麼?


巧克力愛炸雞


我是2015年買的車,因為工程做大了,錢也賺到了一點,認為買一輛車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吧!因為有車符合我現在的身份,也有面子!所以趕緊去學車報名,因為太急,科目二補考了三次,科目三補考了一次!一得到證,第二天就提了一輛新車,全保險交了五千多,因為是新手,所以不知道買保險有返現規則!第一年新手上路,撞了六次,最嚴重就是跟公交車撞了,一年報六次保險,第二年全保挨七千塊!每五千公里保養一次,每次一千多塊錢,到4S店,因為那時候笨不知道在外面保養便宜點!剛得到新車的小夥子一到週末就跟女朋友到處自駕遊,第一年就開了三萬公里,油費六毛一公里,換了兩個輪胎,再加上過路費,還有路上消費,罰單等等,說了那麼多就是想告訴大家,光養車我每年大概要花三四萬多塊錢!這真的是跟養個小孩子沒有區別啊!(三線城市)

第二年不敢浪了,但是除了保險,油費,停車費,包養費等等一起還是差不多兩萬一年!所以說能買得起車的人非常多,全國人都能買,但是養得起的就看看你的工資有多少了!別衝動買車,後悔的人多了去了!

我老弟也買了輛長安的車,但是平常都用不到,一個月才開一兩次,除了過年過節開車,有面子,我都不知道他買回來幹嘛!他上班地點離公司走路十分鐘,可能是因為見到小夥伴們都買車了,他也想買,死要面子,現在活受罪了,想買出去二手車又不值錢了,但是買回來不開,整天丟那裡,真的太浪費了!而且還要花錢去養它,光停車費每月380元,一年就四千了,他真的後悔莫及了啊!

所以買車要三思而後行,養得起,用得到再買!





莫郎兮兮


近幾年,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收入的增加,汽車相對來說,卻是越來越便宜了,大部分年輕人也都可以靠自己買上車了。但是,在提車回家之後,很多人都開始各種後悔了,到底是為什麼呢?原因不外乎是以下幾點,所謂的“中國式”買車風!

超預算買高配

本來預算十來萬,買車就是為了代步,買乞丐版的配置也夠了,再高價位的更別說了。但是有些車主,看到高配車上的配置貌似很高大上,也不管實不實用,即使超了預算也一股腦的就買了。

新車提回來只會,才發現很多高配的功能簡直是扯淡,什麼自動泊車,自動啟停,HUD抬頭顯示等等


追求大排量

平時用車對動力要求比較高,經常在路況較差,上坡多的道路行駛,或者頻繁一家子出行,那多加點錢選擇大排量車型也未嘗不可。但往往有些消費者對動力並沒有太大的需求,只是日常代步,卻也盯著排量大的車入手。

眾所周知,排量越大,油耗就越高,正常行駛都比小排量耗油,更別說堵車的時候了,一個月的油錢夠你受的。
跟風買車

跟風現象在生活中太常見,不少人買車都是衝動消費,根本沒有考慮到養車會給自己造成較重的經濟負擔,就直接刷卡提車。有些甚至沒有用車的需求,不會開也買一臺放在家裡,說鄰居們都有,自己面子過不去。中國很多注重所謂的面子,而事實確實只是面子而已!關鍵還都是分期,壓的自己喘不過氣,吃也沒人家吃的好,玩也沒人家玩的瀟灑,所謂的生活質量就是如此,何必呢?

堵車、停車難

買了車自然是要花錢的,車位,管理費,出門的停車費,油費以及不小心剮蹭的修理費等等,花錢能解決的事情還是小事。在一二線城市,停車位如此緊張,每次出門都得花上半個多小時來找停車位,萬一碰上堵車,就不是錢能解決的問題了,那時候你絕對會坐在車裡羨慕那些坐地鐵,開電動的朋友們。總結:要知道,買車不僅要考慮性價比、開車習慣、用車需求、個人愛好等等,還要考慮養車費用和保險等費用。特別是對於資金相對緊張的消費者,這些買車前一定要綜合考慮清楚,不然後悔是絕對的!


車早茶


初次購車用戶一般都有如下特點:

1.盲目性:對自己需求不瞭解,品牌忠誠度低,在品牌、配置的權衡上搖擺不定,往往選車的時候缺乏主見,偏重道聽途說和現場實車觀感考察;

2.側重性:對油耗、價格比較敏感,性價比放在第一位;操控方面大部分注重日常易用性,多數抱著夠用就好的心理;

3.不定性:用車頻率多變;有比較高的,如日常市區代步;有比較低的,如節假日、週末出遊或者應急用車;

4.技術差:新手多,駕駛技術不熟練,很多人希望有自動擋,容易操作,卻囊中羞澀。

由於10萬這個價格區間有限,需要控制權衡的因素非常多,不同廠家的車型設計考量因素不一樣,追求也不一樣,有的追求利潤率,有的追求市佔率;有的在硬件上投入重金,有的在配置上毫不吝嗇。古人有云:“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因此挑車時不要在某些方面貪多求全,要懂得均衡。


車域無疆


車子只是一個代步工具,無奈總有人把它看的太重。於是購車的時候也是好高騖遠,甚至存在盲目攀比跟風的問題,日後問題慢慢暴露出來,於是開始後悔。那麼"中國式"買車風,存在哪些誤區呢?

跟風

身邊不乏有這樣的朋友,對車子需求並不大,但是眼看別人都買車了,覺得自己沒面子或者低人一等,於是也買了車子。由於很少開,放在家裡佔用空間還要繳納各種費用,也是覺得比較的後悔。


超預算購車

現實中有些朋友荷包明明只能買飛度,偏偏提了CRV。於是開始了車貸生活,忽然有一天需要用錢車貸成了問題,東借西湊追悔莫及。車子只是一個代步工具,為什麼不尊重自己的錢包呢?

盲目求大

國人購車,以大為美。大汽車比較的場面,開起來也是倍有面子。但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其中的不便也只有自己清楚。停車調頭不方便出現刮蹭很心疼,且傷錢。並不是建議購買大汽車,還是那句話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車子只是一個代步工具,坦然面對。大多數消費者都說比較理智的,能夠清楚需求和預算。有錢買個好點的無可厚非,但是沒錢還想買豪車,就裝13的嫌疑了。


小強說說車


中國式買車風,很多人真正買了車之後就想去買後悔藥了,為什麼?



買車後悔的根本原因:就是費用的支出沒在預算範圍內。


死要面子活受罪,家庭總收入不達到10萬元不建議買車,除非有外援,一臺車的綜合費用至少2萬元,是你總收入的五分之一,如果坐公交或者偶爾打一次車,我想一年五千元都用不了,尤其是大城市,開車上下班或逛街不但車堵,心都堵,還沒有坐公交、地鐵來得快,還有一筆不小的開資,就是違章罰款,到處都是電子眼,可以問問司機朋友們,有幾個沒被罰過的,再加上停車費等等諸多費用問題,所以有人買車後悔。對於收入較高的人就無所謂了,這些車的費用根本就不是問題。有的人說買車後悔原因是選車沒選對,我覺得不是主要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

1、費用問題。

買車後,跟車相關的各項開支就來了。

買車後,你開不開,每年保險、保養費、停車費得花。


偶爾鬧幾個罰單之類的,都是開銷。



2、安全問題。

沒車時雖有些小小的不方便,但不用擔心酒駕,疲勞駕駛等個人安全問題。


買車後,不但擔心司機本身安全,還怕引起別人的不安全,或碰磁之類。而且自己小心,萬一別人主動撞來,也是防不勝防。總之,買車後心不安了。



3、借車使用問題。

你有車,別人來借,你疼車不借,得罪人。

借給別人,出了事故有連帶責任。甚至被借車人家屬責難。


現在公共交通這麼發達。沒車出門打的也很方便,租車、拼車等方便而且節省資源,從環保角度說,不買車也減少了大氣汙染。

有苦自己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