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山是武當七俠中天賦最高的人,如果他沒有死,日後他的武功會是什麼水平?

英姿颯爽段延慶


首先,張翠山張五俠的武功比較偏門,綽號鐵劃銀鉤,他的路數和書畫能夠完美結合,故而在王盤山上勝了金毛獅王謝遜。


他的路數其實和朱子柳、黑白子差不多,都帶有強烈的藝術天賦。

其次,據張三丰自己親口承認,張翠山最適合繼承他太極拳的衣缽。

我們從屠獅大會上可以看出,殷梨亭和俞蓮舟的太極拳都已經非常高明,可以接住峨眉派的霹靂雷火彈。

公正的評價,殷梨亭的太極劍法可能還在俞蓮舟之上,他的太極拳和二師兄的差距也不會很大,所欠的主要是功力差異和臨敵經驗。


所以張翠山如果要活著的話,他的太極拳應當在俞蓮舟之上,普天之下除了張三丰和張無忌之外,他的太極拳應該算是最高的了。

第三,那麼精通太極拳的張翠山武功能到什麼級別呢?

參考武當山之戰,張無忌代替張三丰用太極拳對戰阿三,張無忌可以輕鬆擊敗西域金剛門的大力金剛指。

那麼張翠山後期也是可以做到的,只不過他的內力遠沒有兒子張無忌深厚,勝的會相對艱難一些。


他毫無疑問的可以勝過阿三,達到少林方丈空聞的水平,和明教雙使相差無幾。

但是,也不能太過神話張翠山,他雖然最適合繼承武當太極拳,但是綜合實力能夠達到俞蓮舟的修為也就不錯了。

所以,綜上所述,張翠山如果不死,可以憑藉太極拳的精湛修為,和俞蓮舟大體相當,武功可以達到超一流強高手的級別,在少林以及明教,都是頂尖的存在。


孫少俠品金庸


黃老邪解讀金庸武俠,點擊關注閱讀系列內容!

武當派祖師張三丰生平一共收了七個弟子,即“武當七俠”,分別是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巖、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七人。

張翠山在師兄弟中排行第五,江湖人稱“張五俠”,人送外號“銀鉤鐵劃”。他文武雙全,乃武當七俠中天賦最高之人,被張三丰定為衣缽傳人,有意讓他傳承、發揚武當一派武功,只可惜他英年早逝,讓張三丰痛惜不已。

五年之前,恩師九十五歲壽誕,師兄弟稱觴祝壽之際,恩師忽然大為不歡,說道:‘我七個弟子之中,悟性最高,文武雙全,唯有翠山。我原盼他能承受我的衣缽,唉,可惜他福薄,五年來存亡未卜,只怕是凶多吉少了。’……(新修版《倚天屠龍記》)

如果張翠山不死,日後武功會是什麼水平呢?

筆者個人認為,以張翠山的條件,如果不死,日後有望達到絕頂高手之境。當然,這不是短時間之內可以一蹴而成的,他想要達到絕頂之境,最少也要五十歲之後。


張三丰的七位弟子,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他們的人品、資質皆是上上之選,因此七位弟子入門之後,無一不成大器。

張翠山的天賦屬於上等拔尖,相比其他師兄弟,他的優勢在於悟性,以及文武雙全。比如他能一夜之間學會“二十四字倚天屠龍功”,可見他的文化修養和悟性不凡。

武當一派武功是道家武學代表,最看重悟性,與全真教武功相似,像張三丰所創的“太極拳”和“太極劍”,都是道家頂級武功,想要練到最高境界,非是悟性超高之輩不可。

有人認為張翠山天性善良,性格軟弱,兒女情長,且不務正業,沉迷於書法,即便天賦高、悟性好,日後也不會有太高的成就。

其實這就有點冤枉張翠山了,他天性善良,性格軟弱並不影響他武功進步,而且武當派武功講究後發制人,以靜制動,屬於被動型的武功,其實最適合宅心仁厚的張翠山、張無忌父子。

再說兒女情長,張翠山和殷素素相愛,二人相濡以沫,夫唱婦隨,但這並不影響他武功進步,比如郭靖和黃蓉,同樣的情況,郭靖不會因此拉下武功,張翠山自然也不會。

最後再說沉迷於書法、不務正業,有些人的觀點在下實在不敢苟同,且不說張翠山練武在先,學書法在後,就說練習書法會不會影響其武功,很明顯不會,因為在金庸先生武俠小說的設定中,很多東西都是和武功相輔相成的,比如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奇門遁甲、佛法、道法等等,書法自然也包括其中,可參考《神鵰俠侶》中的朱子柳。

而且張翠山學書法、讀詩書是在習武之後,主要是為了讓自己“銀鉤鐵劃”的外號名副其實。只不過他後來真的喜歡上了書法,並且將書法融入了武功中,自成一派,與百年前的一燈大師高徒朱子柳武功有異曲同工之妙。

張三丰一生識人無數,所收的七個弟子個個不凡,他既看重張翠山,自然不會看錯。

張翠山文武雙全,悟性奇高,而且從小習武,根基非常好,如果他不死,日後繼承張三丰衣缽,成就不可限量。


當然,雖說張翠山資質極好,武當派武功博大精深,且他從小習武,但想要達到絕頂高手之境,也非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的。

武當派武功是道家武功的代表,與全真教武功同出一源,而道家武功有一大特點,前期紮根基進展緩慢,越到後期進展越快。

我武當派內功越練到後來,進境越快。我在王盤山之時,與義兄內力相差極遠,但到冰火島分手,似已拉近了不少。當年義兄在洛陽想殺大師哥,那時大師哥自然抵擋不住。但義兄就算雙眼不盲,此刻的武功卻未必能勝過大師哥多少。再過十年,大師哥、二師哥或許便會在義兄之上了。……(新修版《倚天屠龍記》)

《倚天屠龍記》中,宋遠橋、俞蓮舟等人年紀與明教“左右光明使”、“四大護教法王”差不多,資質也不相上下,但是在四十五歲之前,他們幾乎都不是明教六大高手的對手,之所以會這樣便是因為武當派武功前期進展極慢。

不過後期的宋遠橋和俞蓮舟武功進展越來越快,逐漸達到了明教六大高手的水平,甚至有反超之勢,而張松溪、殷梨亭等人的武功也已不弱於明教六大高手。

相比絕大多數江湖一流高手,武當七俠更具優勢,日後成就上限也更高,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武當派武功博大精深,少林派也是同理,這也是為何滅絕師太想要得到倚天劍、屠龍刀中武功秘籍的原因,因為僅憑峨嵋派傳下來的武功,難以與少林、武當兩派競爭。

屠獅大會時,俞蓮舟武功相比明教六大高手只強不弱,當時他尚未繼承張三丰衣缽,還要很大的上升空間,而且他日後的成長速度,遠超常人,不出十年,應當便可穩穩勝過明教六大高手。

張翠山條件很好,相比俞蓮舟更具優勢,四十歲之後應當便可達到一流高手之境,五十歲之後應當就能超過一流高手水平,逐漸達到絕頂高手之境。


綜合上述,張翠山乃是武當七俠中天賦最高之人,被張三丰定為衣缽傳人,他資質極好,悟性奇高,且文武雙全,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四十歲之後他便可以達到一流高手之境,五十歲之後便能超過一流高手水平,逐漸邁入絕頂高手之境。當然,絕頂之境不是那麼容易達到的,張翠山也只是有可能達到而已,不過以他的條件,想要達到準絕頂高手之境應當不難。

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綺羅堆裡埋神劍,簫鼓聲中老客星。堅持原創,我是卓爾不群黃老邪,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卓爾不群黃老邪


武當七俠的名字連起來就是一副唯美的山水畫卷,宋遠橋,於蓮舟,俞岱巖,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其中天賦最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天分最好的就是小五張翠山,張無忌的老爸。可惜英年早逝,這讓張三丰無比痛心,經常為此嘆息。再往後排以張松溪武功最高,都說宋遠橋得真傳,功力以達張真人的十之七八,我看根本達不到那水平。這就是說這個人天資差點,努力又不得要領,基本上就這樣了,白費勁,張老道也看透這一點了,也很無奈。

如果張小五不死,也未必超過張松溪。因為這個人不是把這個看的很重,好似淡泊明利之人。他關心的是文學藝術,愛好這一方面的東西。雖然天賦高,但人家後期不學,不鑽了,就算牛鼻子老道一廂情願非逼人家學,也不好使,心不在此,沒招。就老道這幾個寶貝徒弟,一個比一個擰,個頂個的擰種,都有點小脾氣兒。所以說就算他年輕時是什麼“鐵畫銀鉤”,江湖上有一號,就這綽號一看就是衝他那兩筆毛筆字得的,沒什麼了不起。人家張松溪那是真刻苦,真鑽,所以就算張五俠不死,也不見得就能得真傳,高到哪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