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理的陰暗面大多是童年的記憶造成的,成年後影響小,你怎麼看?

天涯問教


人很多潛意識的東西確實大多是在童年的經歷埋下的,成年之後相對小一些。潛意識就像海平面下巨大的冰山,平時很難覺察到,不意味著,這些就是陰暗面。

當一件事情發生,人們需要應對做出反應的時候,大腦往往在很短的時間裡需要做出決斷,不僅僅是思考怎麼對話行動,還需要很快的找到一條思維方向的路徑或模式。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會這樣思考,這個速度非常快,非常難以覺察,甚至已經習慣不覺得有問題。這就是反應式思維,他在幫助我們快速調動起潛意識的內容去應對外界,他出現在分析式思維之前。

分析式思維是理性的,合理化的,隨著人們的成長慢慢學習完善的。還是孩子的童年期,理性的分析式思維比較少,更多的是反應式思維,餓了想吃,困了想睡,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就笑。

在童年期,反應式思維獲得了非常多的經驗與記憶,慢慢形成習慣的穩定的調動潛意識的路徑與模式。更有趣的是,分析式思維會幫助反應式思維合理化,讓人不會對自己的決定產生懷疑,保持自我人格的穩定。

長大了之後,反應的模式也會因為經歷過的事情產生變化,但是人們有了分析式思維更加的理性,覺察到的東西更加的多,放在潛意識需要反應的東西也就相對變少了。

當然成人被情緒控制,沒有活在當下,覺察到的東西少的時候,反應式思維就會更多的跳出來幫助人們應對外界,從而更新經驗模式。


張麗芳說兒童心理


常規來講是你說的那樣,因為童年感受性強,對人的影響掩藏得很深,即使具體的事件不記得了,事件造成的感受依然在內心深處,所以心理學家都在挖掘童年。

但是,我認為人不僅僅有什麼樣的經歷就只能是有其相對應的樣子,我們不是巴普洛夫的狗。

總有人童年過得不幸,成年後變得很好,童年經歷對成年後的影響是個充分不必要條件,因為我們有看穿這個伎倆的能力。

對自己深入的瞭解,你能看清自己的問題和狀態,當內心深處被“看清”它不就不能不知不覺的影響自己了?真正的“看清”,人不就覺醒了?

覺醒的人不會被記憶和習慣掌控。


誠心開始


人心理的陰暗面大多數是童年甚至是嬰幼兒時期形成的,用克萊因的客體關係理論來看,早年母嬰關係模式是個人今後友誼、事業等方面發展的基礎。

一個充滿愛的母親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Ta在困難挫折面前遊刃有餘,在人際交往中侃侃而談,毫不退縮。

再來看看那些不被看見、被責罵的孩子會形成什麼樣的性格與關係模式。

一、自卑:否認自己;

本來自卑是一種正常的情緒,但對於那些缺乏安全感與愛的人來說,自卑變成了生活中主要的情緒。常見的表現:總覺得別人比自己厲害、在他人面前抬不起頭、迴避社交、覺得自己無能、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充滿敵意與焦慮;

嬰兒在表達慾望的同時也發出了攻擊,幻想或真的對母親進行施虐(常常用咬表達攻擊)。嬰兒害怕母親會以同樣的方式來報復傷害自己,用焦慮的情緒表現內心的不安。此時的母親如果沒有安撫嬰兒,而是以嫌棄回應,證實了嬰兒的害怕。常此以往,今後時刻謹防周圍人對自己的迫害。(即常把人想的特別壞)。

三、討好:犧牲自己;

另一個是早年獲得了這樣的體驗:壓抑自己的需要,滿足父母的需要,可以獲得父母的認可與關注。發展到後來變成了我們所說的討好型人格,因為自我價值是通過他人滿意的態度來確認的。如果他人不高興或者拒絕他人,意味著自己要失去了愛的人,自己也要“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