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之前:原油供給新秩序能否重塑?

吳秀波搭檔林永健聯袂出演的諜戰片《黎明之前》,劇情跌宕起伏,反轉不斷,堪稱經典。而從4月2日~12日的十天內,國際原油市場圍繞減產上演了“黎明之前”式的博弈, 9日的歐佩克+初步減產意向、10日的G20(二十國集團)能源部長會議將這場大戲推向高潮,12日歐佩克+正式減產協議的達成則畫上了一個不太圓滿的句號。

如果說3月6日俄沙價格戰最大的直接輸家是美國,美股和全球流動性危機讓全球都成為間接輸家,那麼這次深層博弈的上半場歐佩克+會議和下半場G20能源部長會議,美國都是最大的輸家,但油價繼續暴跌,讓全球也再次成為間接輸家!

上半場:為何歷史性減產反而繼續暴跌?

北京時間4月2日22:35,美國總統特朗普發推特稱,沙特和俄羅斯已經達成協議,估計會大減產1000萬~1500萬桶,油價爆拉40%。但隨後兩國紛紛出來闢謠,但美國WTI 5月原油期貨、布倫特6月原油期貨單日漲幅分別達到24.67%和21.02%,均創史上最大單日百分比漲幅。三天的暴漲致使國際油價創下了歷史最大周漲幅,真可謂“一頓分析猛如虎,漲跌全靠特朗普”。

北京時間4月9日晚10點,包括美國、俄羅斯、沙特在內的多個產油國就減產協議事宜進行談判,繼續上演“黎明之前”式的諜戰,國際油價隨著紛繁複雜的“諜報”繼續“刀鋒起舞”,國際媒體分別聲稱會議“將討論”減產2000萬桶、歐佩克+國家正在討論共1700萬桶/天的減產配額,三大油價出現了大幅飆升、大幅回落、小幅反彈的巨震,在10日早上發佈初步減產意向後,國際油價迅速暴跌。大家肯定更迷惑了,為何達成了史無前例的大減產,國際油價反而暴跌?

從歐佩克+會議初步意向剖析,筆者認為未來國際原油市場或將出現反彈幅度低、震盪幅度大的趨勢,短期內存在繼續下跌空間。

一是衰退程度深,從減產協議的時間維度看,2020年5月~2022年4月兩年跨度,足以看出全球原油需求將長期萎靡不振。無論經濟學家如何爭論,實業界真真切切地感受和應對困境的決心可以反映實體經濟的蕭條程度,對全球經濟的信心十分脆弱,這是國際社會對全球經濟衰退趨於長期蕭條的一個最直接的體現和表徵。

二是反彈高度低,從減產協議的幅度來看,本次協議雖然已經是歷史最大減產規模,但仍未達到市場預期,這將制約國際油價後續的反彈高度。歐佩克預計全球原油需求在4月下滑2000萬桶/天,2020年5~6月最大減產幅度僅為1000萬桶/天,全球原油供需失衡仍將無法根除。

更為悲觀的是,所謂的1000萬桶減產協議,是嚴重注水的減產幅度。一改3月6日的針鋒相對,本次沙特和俄羅斯很默契,贊同以4月份增產後的產量1100萬桶/天減產23%至850萬桶/天,而3月份兩國產量僅為1000萬桶/天。

三方博弈原本是均衡的,但是當看到3月30~4月5日美國石油鑽井數量從562口大幅被動下滑至504口,比今年1月的673口大幅下滑25%,整體石油消費下降了17.1%,其中汽油下降了近30%,俄沙兩國則打起了太極,共同承諾減產23%,但真實減產僅15%,美國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但是資本市場投資者還是會用腳投票,這也是協議達成後油價大幅跳水的關鍵原因,後續也會制約國際油價的反彈高度。

三是震盪幅度大,從減產協議的正式執行時間看,距離2020年5月開始正式減產還有20天,4月中下旬全球原油庫存必將快速累積,庫容將面臨極限考驗,油價或繼續大幅震盪。估計全球有將近10億桶原油庫存冗餘,尤其是全球一半的可用庫容原油在美國,空間上分佈極不均勻。但是我們也要發現危中之機,這20天是諸多機構開始低吸高拋、增強原油資產配置的重要階段。預計5月開始國際油價或將震盪上揚至30~40美元/桶區間,畢竟減產比不減產更好。

下半場:為何半路殺出個“墨西哥”?

美國特朗普、俄羅斯總統普京和沙特王儲小薩勒曼都是狠角色,都深諳“談判的藝術”,4月9日減產程度的談判十分艱難,沒想到半路殺出個“墨西哥”,接過了沙特手中的衣缽,對減產協議持否定態度,而10日的 G20能源部長會議自然成了博弈的下半場。

國際原油市場可謂三分天下,第一梯隊是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第二梯隊是俄羅斯、伊朗和委內瑞拉的“反美別動隊”,第三梯隊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美三劍客”,然而墨西哥小弟居然跳出來反對。

上半場墨西哥是目前唯一不同意這項協議的國家,而下半場G20能源部長會議上,歐盟加入了墨西哥的反對陣營,G20原油協議一度被擱置。

上週,美國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攀升至660萬的歷史新高,三週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達到驚人的1600萬。在此背景下,4月9日美聯儲又宣佈了總規模高達2.3萬億美元的一籃子信貸支持的政策舉措,以應對疫情對於企業現金流和整體經濟的衝擊。

全球的目光聚焦在墨西哥和美國身上。各國政要開始輪番施壓,小薩勒曼、普京、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沙特能源大臣、印度石油部長、俄羅斯能源部長都非常焦急。

特朗普終於成為全球原油市場的救世主,也是美國自己的救世主。於是乎,特朗普大手一揮,承諾將為墨西哥完成30萬桶減產額度,最終推動G20達成共識。

2018年12月才就任墨西哥總統的洛佩斯終於緩了口氣。2019年剛剛提出計劃5年內把墨西哥原油產量提升45%,以提振陷入衰退狀態的國有石油工業,2020年就慘遭打臉。之前他叫苦墨西哥已經連續減產14年,2020年只同意在5至6月間將日均原油產量削減10萬桶,減至日均168.6萬桶。

值得關注的是,G20能源部長沒有達成一個明確的減產目標,沒有硬約束,只是被動減產。美國能源部長丹·布魯耶特在會上僅表示,2020年底前美國原油產量將下降約200萬桶/日,並未明確對原油減產做出承諾。根據歷史經驗看,需求大幅萎縮將會迫使非歐佩克+國家被動減產,2016年就出現了5%~7%的減產幅度,但毫無紀律性可言,也是歐佩克+國家的心頭大恨。

在此利好下,沙特主持召開的歐佩克+緊急視頻會議趁熱打鐵,於北京時間4月13日凌晨正式達成了歐佩克+機制成立以來最大規模減產協議。與會各國同意將墨西哥的減產份額降至每日10萬桶,美國將代表墨西哥削減30萬桶/日,因此與10日初步意向的不同之處,就是三個階段總減產數量下降30萬桶/日、30萬桶/日和20萬桶/日,其中沙特和俄羅斯兩國的減產以每日1100萬桶為基準,而其他國家的減產則以各自2018年10月的產量為基準。減產協議將在2022年4月30日到期,但將在2021年12月評估該減產協議的延長問題。

黎明之前:原油供給新秩序能否重塑?

懸在全球原油市場上空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終於避免了最致命的補刀。2020年二季度原油供求失衡主因並不是產油國減產協議不給力,而是疫情持續大幅抑制需求,且進入消費淡季,再加上庫容日趨緊張,油價萎靡不振是必然趨勢。

2014年美國頁岩油革命至今,從2014年歐佩克大放水試圖淹沒美國頁岩油廠商,到2016年歐佩克+機制成立、大幅減產對抗頁岩油產量激增對於油價的打壓,歐佩克與美國頁岩油你死我活的爭鬥經歷了“七年之癢”,兩個巨人都無法將對方KO。在超低油價、不確定性極大的背景下,本次歐佩克+引領的全球原油供應新秩序,是否能維持兩年?

歷史上看,歐佩克+減產協議通常在初期三個月之內具有產量約束力,而隨著油價逐漸回升,部分國家傾向於增加產量,並最終導致減產協議破裂。2017年1月1日,歐佩克+達成的180萬桶/天的減產協議正式生效,初期減產紀律基本維持在100%,但俄羅斯減產紀律較差,僅完成減產配額的30%。這也是沙特3月6日與俄羅斯鬧掰的重要原因。

估計在全球經濟迎來戰勝疫情的黎明之前,全球原油供應新秩序的重塑,需要鐵一般的執行紀律,否則這種囚徒困境難以達到均衡狀態,而國際油價仍將繼續在刀鋒上翩翩起舞。

溫馨提示:WTI原油週一跳漲8%後轉跌3%。具體操作請關注金投網APP,市場瞬息萬變,投資需謹慎,操作策略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