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如何理解?

語文紅寶書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儒家一向主張以德治國,且以為道。試答:

孔子說:“關於如何實行以德治國,人們多少都瞭解一些,如果政治家要施行這一方針,卻沒有找到廣大人民群眾能夠接受和認同方法,那麼就不可能有效地推進社會改革,從而使國家得到正確發展。”


琴簧汗舞


邀請創作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翻譯如下:

孔子說:“仁道不會遠離人世眾生。先知先覺的人(君子、賢人、聖人)在傳播、實行、弘揚仁道的過程中如果疏遠眾生,這樣的人是不可以傳承並發展仁道的。”

理解上述句子的難點在於句子中的“人”含義並不相同,第二個人指“先知先覺的人”,指君子、賢人、聖人,而前後兩個“人”指眾生、百姓。《論語·第十六章·季氏篇》中有這樣的句子: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先知先覺的人”即為“生而知之者”。

有人將原話簡化成“道不遠人,遠人非道”,簡則簡矣,而情味和含義大變。

“道不遠人,遠人非道”陳述的對象是“道”,指出了道和人生社會水乳交融的親和關係:道,源於社會又服務社會,指引人生。

而孔子論述的重點是君子如何傳道弘道,其前提條件是尊重人,親近人,如此才能引導人,教育人,使他們向道、明道、行道。

原文可以想見孔子和藹可親的仁者形象,改句雖富含哲理卻顯得冷漠生硬,像高蹈雲端的學者。


語文紅寶書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出自《中庸》。意思是:道並不遠離人們,時時刻刻都在我們的身邊。如果有人修道卻又遠離他人,那就違背了修道,也就不可以為道。

中庸是一種深刻的哲學思想,領會其中的含義,有益於人們生活中的為人處世,讓我們的人生更加豐富而有意義。中庸之道是一種人生大道,這種大道與人密不可分,是建立在各種人際關係的基礎之上。

道不遠人,道最公平合理,對待任何人都一樣,不親近哪一個,也不排斥道哪一個。但是道卻每時每刻都在每一個人的身邊,用以指導人們的言行舉止。道與人不可分離,離開了人的存在,道也體現不出它的價值與意義。

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道作為一種智慧與哲理,是與世間的芸芸眾生息息相關,緊密相連。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沒有主動去接近大道從中吸取智慧與精神營養。順其大道,人生無處不春風。背道而馳,無知愚昧遭碰壁。人之為道是修道,修道的同時又遠離他人,這是適得其反,這就不是修道,而是離道甚遠,當然不可以為道。

道不遠人,人自遠。道並不是遠在天邊,高不可攀,其實近在眼前。要想得到這種人生的智慧與哲理,其實也並不難,難就難在持久地用心去觀察,用理性去思考,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於道。這樣就能夠深刻地領會到道的存在以及真正的內涵,並且在行動中沿著道的方向去努力發展,從而獲得自己的人生大道。道具有抽象性,不易人們所覺察,也不易人們所理解,很容易造城“道不遠人,人自遠”的現象。

中庸之道作為一種最高層次的人生智慧,又是無法觸摸形而上的哲理,但是這種大道的表現方式卻是極其平凡而又常見。存在日常生活之中,體現在我們周圍所發生的大事和小事上。真正的悟道者,是把它當作一種永恆的心靈法則來修養。

人生在世,要講仁道,要大行其道,要走光明正道,幾十年如一日,才有自己的星光大道。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