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偽裝”是成年人的必修課,這又是為什麼?

小敏寶媽生活


我覺得說偽裝不合適,也不妥當,人是一個社會性動物。

你在社會中的角色身份很多,你是兒女,你是妻子或者丈夫,你是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你是好朋友知己死黨,你是他人眼中的同事,領導,你是媽媽或者爸爸。

每一種角色你所調動的情感都會不同包括你的處事方式因為角色不同也發生變化。

比如作為兒女你可能比較孝順,對父母說話溫聲細語。作為妻子,丈夫說話做事親密且相互尊敬,在個關係裡,你的處事方式,說話語氣不同於作為兒女的角色。

作為媽媽,爸爸對待孩子又是另外一種態度,語氣方式。在公司又是一種狀態,你能把作為兒女,妻子,丈夫的相處某事用到工作上去嗎?

顯然不可能啊,分清在不同的角色中需要處理事情的方式,這是一個人基本的素質跟生存技能,那些說偽裝的,我就不明白了,還沒搞懂偽裝的辯證認識,就隨便下定義。

成熟的人知道在什麼情境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舒山有鹿


客觀上贊同觀點,一直看到有說人越長大,朋友圈動態發關於自己的內容越少,甚至是不發,不難發現,其實自己的圈子就是這樣,從初中玩的QQ,高中玩的微信,那時候都是一字開頭的年紀,有什麼想法想說的都直接發了,評論你的都是同學和親戚,而現在在學校委屈了不能發,這些負能量的東西只會給別人一種你就屬於那種怨天尤人的人,生活中遇到什麼事想跟爸媽說,爸媽也只是告訴你,吃虧是服,我不是吃不起虧,而且想向你們傾訴這件事,自己心裡委屈擺了,隨著自己的長大,就明白了奶奶那時候總是說,爸爸在外面過怎麼樣,不管好不好,也都是隻會報喜不報憂。所以成年人都是“偽裝長大的”



我要藏起來吧


偽裝是成年人的必修課,為什麼?

  • 即是成年人,就代表了要承受很多的社會壓力,家庭壓力,經濟壓力等等。在這些重壓之下還要在人前過的輕鬆自在,還要努力的讓家人生活質量得以提高,不偽裝肯定是做不到的。

一,什麼人才要“偽裝”自己

不僅僅是成年人要裝,只要有了思想意識的人,都要偽裝才可以。就連小孩子也要偽裝成大人喜歡的樣子,學生要偽裝成老師和家長喜歡的樣子,員工有時要偽裝成老闆喜歡的樣子,就是夫妻有時候也要偽裝成對方喜歡的樣子,還有父母有時候也要偽裝成孩子需要的樣子,說白了,“偽裝”就是有了迎合的意思。

二、為什麼“偽裝”自己

  • 什麼是“偽裝”?顧名思義就是“假裝”的意思,而且想盡辦法來把自己的真實感受掩蓋起來。

把自己的真實感受掩蓋起來,就是要增加人設,讓自己“人見人愛”。

我的兩歲的小孫女,每次需要誰了,就跑過去抱著誰說“我喜歡你,我愛你”,讓人無法拒絕,幼兒園的老師都喜歡她。她雖然小,但是就覺得需要大人喜歡她,就會做些乖巧的動作來偽裝自己。

記得有段時間,老公下班回來經常就是板著臉也不說話,我給他說話他也是愛理不理的,做家務的時候就默默地做。幾天後,我就對他說,“你不想做就算了,別板著臉”。看我生氣了,他才說出原因“我每天上班要說很多話,愛說不愛說的都要說,還要笑著說,對所有的人都是客客氣氣的,感覺很累,回家了就感覺想放鬆一下,想讓心情休息一下”。這就是偽裝自己。

  • 當你們愛人或者父母工作回到了家以後,其實是需要有適當放鬆的地方。

三、撕下“偽裝”,輕鬆度日

人只要有了思想,就會去“偽裝”自己,迎合別人,讓別人認可自己。

其實認真的去理解,“偽裝”其實是壓力所需,每個生活在現實社會的人,都不可能為所欲為的生活,都需要為生活付出,都需要為人情世故而應付。

在生活中不可能長期“偽裝”,更不可能長期隱忍,都有需要揭開他的時候。我們做怎麼才可以釋放壓力?

【珊桃shant】建議:

1、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

一週有兩天週末,可以去瑜伽館,聽著溫馨的音樂,做運動是個很好的享受,出一身汗過後,全身心都得到了放鬆。可以去游泳,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等各種自己覺得適合的運動。

2、和朋友聚會。

這也是個很讓人“解除偽裝”的辦法,和自己的朋友聊聊輕鬆話題,釋放心裡有糾結的困頓問題。去農家樂聚會,兩天讓大家都不會有經濟壓力而且還可以增進友誼。

3、看書

這是現在很多的白領喜歡的項目。平常大家都是繃緊了的上班加班,難得休息。正好兩天假期可以讓自己既平復了心情又增長了知識儲備。試想一下:在家裡一杯清茶或者咖啡,放著自己喜歡的輕音樂。坐在陽臺上,曬著太陽看著窗外的綠色,這是何等的愜意。

生活要靠自己調節,“偽裝”過後,還要學會放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