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課》:當蠻荒面對倫理之時,你的親密關係究竟該何去何從?

影片《钢琴课》,由新西兰著名女导演简·坎皮恩编导。影片凭借着美妙的音符,对女性感触的细腻描写,以及压抑但却唯美的画面,狂扫各大电影节颁奖现场。

先是与《霸王别姬》同时荣获第46届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次年又拿下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原创剧本奖。

影片讲述了一个从6岁起就放弃讲话的英格兰单身母亲艾达,自远嫁新西兰的斯图尔特后,灵魂是如何被深深地禁锢,而她又是如何通过抉择,让自己逐步逃离这一切,一步一步由被动完全转变为主动,让自己从沉默到激情,并重新获得了自由的故事。

这部影片的情节看似平淡,但它通过女性视角突破了传统爱情片的主题,阐释了女性在亲密关系中的抉择与生命的意义,也因此被誉为表现"女性觉醒"意识的佳作。

《钢琴课》:当蛮荒面对伦理之时,你的亲密关系究竟该何去何从?

01

整个故事以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维多利亚时代的明显特征是:一是禁欲主义盛行的阴郁生活气氛,二是异常艰难的物质生活。

在那个时代,由于受宗教、道德伦理的束缚,婚姻是性的必要前提,有婚姻可以没有爱情,性的任务只是繁衍。婚姻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从性事中获得愉悦是可耻的,不贞的行为更将触怒上帝的威严。

电影开篇,女主角艾达用手指挡在自己的眼前,隐喻着她所处的禁锢状态。故事中的女主角艾达是一位英格兰的单身母亲,她就痴迷于弹钢琴,发誓再也不说话。

随着话语权的失去,艾达逐渐成为了男权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父亲没有征得艾达的同意,就把唯一的女儿艾达嫁给了素未谋面,远在新西兰的斯图尔特。

于是,艾达只能带着9岁的私生女和心爱的钢琴历经远洋颠簸,去新西兰和未婚夫一起生活。

《钢琴课》:当蛮荒面对伦理之时,你的亲密关系究竟该何去何从?

当艾达带着钢琴历尽艰辛抵达新西兰时,理性实际的斯图尔特,却以路途不便为由,拒绝花费人力、 物力、财力把钢琴搬回庄园。虽然艾达百般坚持,但斯图尔特最后还是不予理睬,把艾达心爱的钢琴遗弃在了海滩上。

《钢琴课》:当蛮荒面对伦理之时,你的亲密关系究竟该何去何从?

或许,这是导演设计的一个伏笔。

而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不好的开始。

导演之所以选择一个不会说话的女主角,各种感情的流露也全凭那张冷漠的脸加上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我想正是为了表达“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样一种用意。

《钢琴课》:当蛮荒面对伦理之时,你的亲密关系究竟该何去何从?

02

艾达虽然不会说话,但她能够听见任何一个人的说话。从6岁开始便拒绝说话的她,与其说是不会说,还不如说是她不想说。

对痴迷弹琴的艾达而言,钢琴就是她的生命,同时也是她表达情感的工具。从这个层面来说,这种设定反而比语言更生动,更丰富,因为无论是痛苦还是快乐,每一次感情的流露都能从多类变化的旋律中细腻地表达出来。

女主角的服装设计,是有着繁琐花边装饰的裙子,并在裙子里装一个像笼子一样的罩子,把整个人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其实也在无声地痛诉着那个时代对女性的思想禁锢。

婚礼仪式举行时下雨了,艾达一直担心被遗留在海滩的钢琴。后来,艾达去恳求邻居贝恩斯,带她和女儿去海边看钢琴。

《钢琴课》:当蛮荒面对伦理之时,你的亲密关系究竟该何去何从?

贝恩斯被艾达海滩上投入的演奏和琴声所震撼。

那个瞬间,他读懂了艾达的灵魂。

斯图尔特没有征求艾达的意见,就将艾达的钢琴和贝恩斯交换了80亩肥沃的土地。

艾达得知后,跳了起来。她在房间里来回走动,抓起茶杯和桌布猛然地摔在地上,不安与愤怒从她心中爆发出来。

艾达试图从沉默中发出声音,她愤怒地写下 "这是我的钢琴,是我的! "但在斯图尔特的强权下,她只能接受既成事实,并且不得不违心地去贝恩斯家中教授钢琴。

艾达意识到了自己的内在需求和存在价值,虽然她对世界充满了抗争,不愿顺从与屈服,但所有这一切,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却显得单薄无力。

《钢琴课》:当蛮荒面对伦理之时,你的亲密关系究竟该何去何从?

03

就这样,两人之间开始了奇特的“钢琴课”。

一开始,艾达鄙视贝恩斯外表粗俗,不识字,不成体统。

后来,当她在贝恩斯的小木屋里弹琴时,她发现自己被贝恩斯异样的目光所注视。

《钢琴课》:当蛮荒面对伦理之时,你的亲密关系究竟该何去何从?

这个时候,艾达发现自己其实也渴望能遇上一位知音,就好比注视她的贝恩斯。沉默已久的她开始欢笑,激情随之爆发,随着情感暗流在心中慢慢滋生, 感官的索取开始上升为心灵的交融。

斯图尔特发现了妻子的背叛,把她软禁在家里。

摆在艾达面前的,其实是道选择题:

斯图尔特,看似绅士实则野蛮至极,有时为了发泄愤怒他甚至会伤害所爱之人,在他的一言一行间,强烈的占有欲显露无遗。

《钢琴课》:当蛮荒面对伦理之时,你的亲密关系究竟该何去何从?

而贝恩斯,外表看似粗俗不堪,实则内心十分细腻,虽然他是外表粗野的土著居民,但他能够体会到艾达内心的渴望并帮之付诸实践。

《钢琴课》:当蛮荒面对伦理之时,你的亲密关系究竟该何去何从?

面对两个都很爱她的男人,艾达为什么最终会选择贝恩斯?

难道是为了钢琴,为了性,或者是为了爱?

有一篇评论是这样写的: "事实是她选择了一种生命的归宿,她倔强的性格有了归依,她不用再抗争,她不用再担心失去,她因为反抗这个世界,而曾经采取了沉默的方式,现在她找到了可以交流的理由,她找到了世界与她妥协的交点。整个的世界并没有改变,只是她的世界变了。"

在我看来,导演简·坎皮恩选取的这两个男人分别代表了生活中非常极端的两种人物,而她正是用这种强烈的对比来让观众感受到这种选择的力量,并不断地用画面语言阐述着选择的理由。

《钢琴课》:当蛮荒面对伦理之时,你的亲密关系究竟该何去何从?

结语

最终,艾达摒弃了一切,选择遵循自己内心的感受。

导演让艾达冲出了精神的禁锢,并从虚幻的情感世界回到了真实的现实生活,从而实现了情感的升华。

影片的最后,贝恩斯为艾达装上了假指。

艾达也开始学着开口说话,从此两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这部影片在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思想碰撞的同时,也启发着人们在面临伴侣以爱之名进行“我是为你好“的绑架时,要懂得通过抉择来破解亲密关系中的“去或留”的困境。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今日话题:

你支持影片中艾达的选择吗?为什么?欢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