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老来得子,孩子的教育问题?

教育一站台


不顾原则溺爱孩子:

老来得子固然令人喜悦,不过算一下,等他们的孩子上小学,他们却60左右了,孩子大学没毕业时,他们已经70了,孩子恋爱时,他们估计也有80了,孩子们结婚生子时,他们可能已经在喜悦背后,与孩子过大的年龄差距,其实也带给这些父亲们不少忧虑。

代沟较大沟通不容易: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年龄的差距还是会给父母带来不少困扰。现今的 小孩 接受的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就算父母自我安慰“我有一颗年轻的心”,恐怕最后也会力不从心。

而在带领孩子去探索未知的旅程方面,虽说这些父亲们现在还“老当益壮”,等再过上几年,也许就会力不从心了。

为了养家四处奔波:

为了养家拼了老命都值得,这话听起来很感人,但也让人感觉到一丝心酸。想起那些天王巨星,为了嗷嗷待哺的小孩,一把年纪了还在舞台上又唱又跳,都快累岔气了。

过分溺爱恐致后悔莫及:

深知得来不易,所以老年得子的父母对孩子比普通父母更加宠溺。但过度的宠溺,也有可能产生“恃宠而骄”的问题

出入校园要有心理准备:

这个忧虑有点多余,但“老来得子”的父亲们,去学校接送小孩或是开家长会时,估计都会面临老师或者孩子同学突然来一句“你爷爷来接你了”的尴尬状况,请先做好心理准备。

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

“感觉越来越没法知道他的小脑瓜里在想些什么?”、“他偷偷拿钱买内裤和时尚杂志,是不是青春期到了?”。这是许多“老爸”最焦心的事。遇到这样的问题,“老爸”们的普遍第一反应是:是不是我和他(她)的年纪相差太大?

“老爸”们能保持良好心态,掌握适当的方法和技巧,跨过年龄障碍并不成为问题。首先,孩子欢迎的是内心充满青春活力、永不衰老的爸爸。不管自身的生理年龄有多大,爸爸都要保住一颗童心,善于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和孩子成为朋友。所谓年轻心态,和外形的英俊潇洒全无关系,指的是能终身保持学习的动力,向自己的孩子学习,向不断进步的时代学习

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往往“病因根植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青少年问题专家宗春山认为,如果一个“老爸”只关心孩子的分数、学习、工作,那么这是一个无能的“老爸”。父亲和子女间的沟通应该更为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话不谈。同时,针对孩子成长中的特点要重点对待,尤其是青春期中的孩子,他们往往因课业压力、渴求独立、无法与家长顺利交流、与朋友相处出现问题等,出现叛逆等现象。家长要多体谅,善加对待。



沪漂早点日记


我觉得会是两个极端。

如果爸爸是一个善于观察社会,善于总结经验的爸爸,他会把自己学到的社会经验和道理全部教给孩子,孩子会少走很多弯路,这样的孩子容易获得成长优势。

如果爸爸是一个,只会溺爱孩子,不会跟孩子讲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得失,不严格要求孩子的爸爸。那么,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变成废人的几率还是蛮大的。大家了解一下两位著名歌唱家的儿子,最后坐牢的故事就明白了。


睿爸育儿记


不请自来,老来得子教育问题,我太适合回答了

我的弟弟就是父母老来得子,明明可以做孩子爷爷奶奶辈了,一定要做孩子父亲母亲。以前总是纠结爸妈这件事做错了,可现在他们也为自己种的因尝着果。我也接受并尊重他们的决定。

老来得子首先教育理念已经跟不上,再是一个不爱学习,或者不懂如何学习家庭教育,那对孩子无疑就是一个灾难。是把孩子养废掉了

我的弟弟由于老来得子,被养成手不能提,肩部能抗,也无法承受学习上的苦,总是想方设法的翘课。

不懂的体谅父母的辛苦,跟父母零沟通 除了吵架说话,很少说话,说话就是跟父母要钱。

嫌弃父母给不了他想要的生活,从来不让父母亲去开家长会。整天沉迷游戏,因为父母没法理解他,陪伴他,不能带他说:“儿子咱踢球去”

老年生子一定要内心足够强大,还得与时俱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现在孩子不再是吃饱喝足穿暖就可以了,不再是70年代,80年代放养就可以。他们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的理解。他们需要父母给他们精神上的营养。

因为当你不能与时俱进,你不能走进孩子内心,孩子没法与父母连接啊。

这便是我的一点看法,弟弟现在经常跟着我,父母总是说,你教育他。天哪,青春期的孩子是那么好影响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