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孩子的成长能缺少父母的陪伴吗?

小桔子从小到大


最好不要缺少父母的陪伴。尤其0-3岁,父母一定不要缺席。

研究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李玫瑾教授认为,孩子的童年至关重要,是孩子获得安全感和被父母无条件接纳和认同,形成健康的心理及性格的关键时期。为什么很多孩子一到了青春期家长就管不了?孩子为什么叛逆,自卑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在孩子童年时期的遭遇找到答案。

0-3岁,是父母和孩子建立亲情链接的关键期;3-6岁是孩子习惯和性格养成关键期。如果父母在这个时间段缺席,把孩子交给老人或者保姆照顾,那么等孩子大了,问题也会显现。孩子的心理发育有滞后延迟的特点,所以小时候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但是等问题出现了,父母基本上是无法解决的。

所以,尽量在孩子小时候多多陪伴,父母是其他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毕竟孩子来到这个世间是奔着父母来的,不是奔着爷爷奶奶或者保姆来的。事是干不完的,钱是赚不完的,但孩子的关键期就那几年,任何事业上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对孩子教育上的缺失。


洛芸梦


  • 先说说我自己的故事:

大宝出生后一直都是我自己看孩子,后来在孩子5个月时,受不了精神压抑有些抑郁,迫不得已出去找工作转移注意力才获得新生。

之后一直是我妈妈白天帮忙看孩子,下午下班后我便自己带孩子,晚上陪着娃睡觉,所以孩子跟我的感情一直都还好。

但是孩子慢慢长大后我发现,我并不能完全理解孩子想要表达的意思,导致我经常误会孩子。

后来在孩子一周半时我辞职了,孩子又是我自己一个人带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孩子跟我越来越默契,他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我都能知道他想要做什么,孩子也更粘我了,也很听我的话,这在之前完全是不可能的。

  • 为什么父母要陪伴孩子?

因为陪伴能带给孩子安全感,在孩子处于依恋期时,建立起父母与孩子之间不可分割的依恋关系。

犯罪心理学李玫瑾教授说过:

孩子在1岁前,甚至是3岁以前,最好是由母亲抚养。人在生命早期是很无助的,认人是最早的情感依恋,父母才能给孩子安全感。

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很重要,只有孩子对你有依恋感,才会思考你对他的教育,不然在你教育孩子时,他就会跑去找照顾自己的那个人。

老人会教育的还好,但如果遇到不会教育的老人,孩子就容易走歪,比如:会被宠坏自私自利,被老人常训斥就容易胆小自卑。

隔代教育还容易出现家庭矛盾,所以不建议老人带孩子。

  • 如果不得已,父母要上班工作,那该怎么办?

建议上班的父母,白天可以把孩子交给老人,但是晚上一定要陪伴孩子,陪孩子玩,陪伴孩子入睡。

而且,晚上孩子跟谁睡觉,是一个建立依恋关系最好的时间与方式,不陪孩子睡觉,就相当于把孩子推开给别人。

周末的时候,父母要尽量腾出时间陪孩子一起玩,跟孩子多交流,多倾听孩子的语言,多一些耐心才能多一些理解,还有益于加深父母与孩子的情感沟通。

钱是挣不完的,但是孩子的陪伴是必须要给的。就算父母有一天家缠万贯,但是没有一个好孩子,这些钱真的是不够花。


夜上透


我要肯定地回答:孩子的成长不能没有父母的陪伴!

陪伴是家庭教育的一剂良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