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擴大核酸檢測範圍:重點人群應檢盡檢、其他人群願檢盡檢

北京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北京將擴大核酸檢測範圍,對重點人群實行應檢盡檢,對其他人群實行願檢盡檢。

據介紹,北京將加強對所有居家或集中醫學觀察人員的管理,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解除醫學觀察的人員要納入社區健康管理。

徐和建表示,當前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但保持疫情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彈的任務繁重,對新增本土境外輸入關聯性確診病例,北京市將加強流行病學調查,及時發現其中暴露出來的防控問題,加固薄弱環節,補上短板漏洞。

【新聞鏈接】

京津冀區域實行健康狀態互認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昨日,北京市召開第八十五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連日來,社會非常關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北京如何推動復工復產問題。對此,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素芳介紹,本市五部門研究制訂了《關於做好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並對有關工作優化和調整的內容進行解讀。《通告》提示,北京實行京津冀區域健康狀態互認,津冀地區來京人員、本市往返津冀地區的人員,來京(返京)後可以通過“北京健康寶”進行京津冀行程記錄驗證,申請“未見異常”健康狀態。另外,不再要求“人員密集的企業員工到崗率不超過50%”。

健康寶不能替代

小區出入證和登記要求

《通告》原文:各單位要運用“北京健康寶”,做好員工、顧客、訪客、服務提供商、居住人員等的防疫健康信息查驗。對持有“北京健康寶”健康狀態為“未見異常”的人員,進出商務樓宇、商超、餐館、工廠、工地、公園景區、各類門店等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進出社區、村等開展復工復產活動,無需提供其他與防疫相關健康證明材料。

解讀:《通告》對“北京健康寶”的使用場景進行了拓展,推進一碼通行,為引導健康人員有序流動提供“技防”支撐。

李素芳介紹,針對市內生產經營場所和社區空間相對獨立、管理嚴格,造成進出“碼上加碼”、通行不便等情況,《通告》第1條明確,各單位要運用“北京健康寶”做好人員防疫健康信息查驗。這意味著,市域內公共區域、公共交通、社區(村)復工復產可以憑碼通行。

“需要強調的是,憑碼並不能替代小區出入證和登記要求,快遞、外賣、鮮奶配送、家政服務、房屋中介等服務行業從業人員進入小區,要遵守現有社區管理政策。”李素芳說。

實行京津冀區域健康狀態互認

《通告》原文:津冀地區來京人員、本市往返津冀地區的人員,來京(返京)後可以通過“北京健康寶”進行京津冀行程記錄驗證,申請“未見異常”健康狀態。低風險地區來京出差人員,持有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在有條件的酒店接受核酸檢測,接受入住酒店健康管理,可以申請辦理“北京健康寶”,本市出差返京人員可參照執行。

解讀:李素芳說,本市人員已實現赴津冀地區通行無障礙,北京也明確“居住在河北省廊坊市北三縣等環京地區的在京工作人員,上下班往返屬於日常通行,不做硬性要求,但進出京要接受例行檢查”。“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各區、街道和企業掌握尺度不一,給三地人員生產生活帶來不便。”李素芳說,從輿情情況看,約三成網民評論都在呼籲三地儘快實現互通互認。

考慮到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區域產業和人員聯繫緊密,且津冀地區已連續多日無本地病例,京津冀區域將實行健康狀態互認。

據介紹,“北京健康寶”已經實現了與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的功能對接,京津冀進出京人員通過在“北京健康寶”上提供行程記錄,經國家平臺驗證無誤並符合北京市防疫政策規定後,可獲得“未見異常”狀態。

此外,為便利商務出行,《通告》中明確“低風險地區來京出差人員,持有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在有條件的酒店接受核酸檢測,接受入住酒店健康管理,可以申請辦理‘北京健康寶’,本市出差返京人員可參照執行”。按照北京市外地來京人員入住酒店相關政策,“北京健康寶”與酒店健康管理及防疫相關政策保持銜接。

網吧、影劇院等仍暫緩復工

《通告》原文:除國家和本市根據防疫情況公佈的復工復產限制措施外,對復工復產不設置前置審批審核,各單位在遵守防控要求的情況下,可以自主決定復工復產。

解讀:李素芳說,從12345市民服務熱線企業訴求來看,約八成是諮詢復工復產流程,有的區、街鄉,甚至物業企業自行設立了前置審核要求,造成了部分企業開工難、開工慢,部分百姓身邊的生活服務行業復工受阻。對此,《通告》第2條明確:“除國家和本市根據防疫情況公佈的暫緩復工復產行業外,對其餘行業復工復產不設置前置審批審核。”這意味著,《通告》明確簡化流程,取消不合理審批審核。

“這裡暫緩復工的行業,主要集中在文旅領域。”李素芳說,重點是一些空間密閉、通風條件差、易引發人員集聚的場所。比如演出場所、歌舞娛樂場所、網吧、影劇院、博物館、不符合開放條件的室內景點等。此外,大型體育活動、線下展覽展會等也按照有關要求暫不開展。對於前期已經自行設立的流程,要抓緊清理取消,為企業復工復產清障除礙。

“需要說明的是,手續不審批,不意味責任無監管,各經營單位必須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對照防控指引要求,在落實防控措施的情況下,方可復工復產。”李素芳表示。

不再要求企業員工

到崗率不超50%

《通告》原文:滿足員工辦公間距不少於1米、每人使用面積不少於2.5平方米要求的單位,在做好對人員數量較大的單一空間防疫管理的前提下,可以正常安排員工返崗復工。

解讀:2月下旬,結合當時的疫情防控形勢,為降低商務樓宇疫情風險,本市要求“員工辦公間距不小於1米、每人使用面積不小於2.5平方米,人員密集的企業員工到崗率不超過50%”。在具體執行過程中,部分基層單位對“50%上限”要求“一刀切”,影響了員工到崗率和企業正常運轉。

此外,根據商務樓宇內企業意見,對已有物業統一管理的綜合性場所,不再對入駐單位進行重複的防疫措施要求。同時,各單位只要落實好防控要求即可,無需簽訂疫情防控相關責任書、承諾書等文書。

釋疑

如何幫助企業解決復工達產中的現實困難?

李素芳在發佈會上透露,最新監測顯示,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規模以上工地和重點商務樓宇基本實現“能復盡復”。但是目前生產型企業復工率高於服務型企業,大型企業復工率高於中小型企業。例如,前期摸排的近39萬中小型服務型企業的復工率為53.6%,小門小店復工復產進度相對較慢。

部分行業復工復產進度不夠理想,有多重原因。比如,受政策因素影響,空間密閉、人員集聚場所按要求是不能開工的,還有一些雖沒有明令禁止,但基層操作中設置了一些審批審核的門檻,也影響了企業復工;還有部分企業是出於產業鏈、成本、資金等多重因素考量,本身復工意願不強;再比如受市場需求影響,餐飲行業比較典型,即使開工短期內需求也很難回升至正常水平。

中小型企業點多面廣,復工進度慢,不僅影響群眾生活便利性,也不利於穩經濟特別是穩就業。李素芳表示,2月以來,北京市先後出臺16+9條針對中小微企業的政策,加上日前研究制訂的《通告》,將形成政策組合拳,目的就是努力促進中小型企業恢復生機。

“當下,最重點的還是加快促進市場需求恢復和信心恢復。”李素芳說,應該看到,目前的困難是暫時的,並不會改變經濟社會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因此,要支持和引導企業適應防控常態化形勢,創新經營模式,開拓市場,創新服務,激活需求,促進企業恢復造血能力。社會經濟運行是個循環,環環相扣,促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就是要努力讓這個循環重新運轉起來。

此外,要抓精準服務,改審核為服務,各級政府部門要靠前服務,幫助企業落實防控要求,解決企業復工復產中的現實困難,落實好精準幫扶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促進企業增強發展能力。

發佈

集中隔離解除後

應再居家觀察7天

在昨天下午的發佈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劉曉峰表示,當前本市疫情雖然處於低發態勢,但境外輸入仍帶來零散病例,存在較大隱患和風險。特別是近期還因為個別境外輸入病例引起了聚集性關聯病例,又一次敲響了警鐘,防控工作仍然存在嚴峻性和複雜性,市民朋友切不能掉以輕心,零病例並不是零風險。本市仍要繼續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策略。按照市委市政府“防鬆勁、防漏洞、防反彈”的要求,切實精準科學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在日常活動中仍應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戴好口罩,注意個人防護,注意手衛生,堅持將各項防控舉措融入日常生活。

劉曉峰再次提示,具有疫情高發國家和地區旅居史、確診病例接觸史等流行病學史的人員,更應密切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一旦出現異常症狀應及時就醫排查。對於集中隔離人員,在14天隔離期滿解除隔離後,建議繼續居家觀察7天,居家期間繼續做好個人防護,保護自己、保護他人。

對此,劉曉峰還做了幾點健康提示:儘量單獨居住或單間居住,保持居室通風,必須單獨用餐,有條件時使用專用廁所,並及時清潔消毒;建議由親朋協助提供生活必需品,避免外出和聚集性活動,減少與他人接觸,尤其遠離年齡較大或體質較弱的高危人群;單獨居住可不戴口罩;在進入和家庭成員共用空間時保持一米以上距離,雙方均應佩戴醫用口罩,口罩被分泌物弄溼或弄髒時,立即更換;勤洗手,每次洗手時使用肥皂和流動水並持續至少20秒;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口罩或手肘遮住口鼻。

同時,每日至少一次使用溼抹布、溼拖把對房間進行清掃,以保持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每日至少早晚各測體溫一次,密切關注自身是否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或其他相關症狀;若出現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時,即使十分輕微,也應立即向社區工作人員報告,佩戴醫用口罩前往就近的發熱門診,並主動告知醫生旅行史、接觸史和隔離觀察情況,便於及時診斷,不存僥倖心理。

欄目主編:張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