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資深心理導師解密青春期:別讓你的評判毀掉孩子的一生!

今天来谈一个比较严肃的话题。还记得去年4月份的17岁少年跳桥事件吗?少年在学校里和同学起了争执,母亲在回家路上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不曾想少年情绪失控拉开车门,毫不犹豫地从高架桥桥上跳下去。

对此,网友们的意见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现在的孩子太偏激了,动辄轻生,丝毫没有考虑父母的感受”。另一派则是为少年发声:“父母在一味责备孩子的同时,可曾有过丝毫考虑过孩子的感受?”

剑桥大学资深心理导师解密青春期:别让你的评判毁掉孩子的一生!

青春期情绪失控导致的人间惨剧,时刻在上演

这样的人间惨剧并不是个例,青少年因情绪失控导致的自杀或伤人的事件,在世界各地都在不断地发生。

就在今年的3月15号,一个情绪失控的19岁少年,把屠刀伸向了公园里一个年仅两岁的小女孩。女孩的母亲是刚从前线回来的抗疫人员,家人从还没从团圆的喜悦中恢复过来,就又陷入了和孩子天人永隔的悲痛。而远在泰国,也有一个19岁的少年因为情绪失控,用手枪自杀在父母的面前。

不管网友们怎么想,青少年情绪容易冲动、难以把持自己的行为,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些少年的区别只是在于被愤怒控制了之后,是选择把矛头对准自己还是他人。

每一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那么到底怎样的赞扬与责备才是青少年能够接受的?如何评价自家的青春期少年,才不会让这样的人间惨剧发生在自己和孩子身上呢?

剑桥大学的资深心理导师特丽·阿普特,对此进行了长达30年的研究。她在《赞扬与责备》这本书中,详细揭示了“赞扬与责备”的评判机制是如何在亲子关系中间运作的。

剑桥大学资深心理导师解密青春期:别让你的评判毁掉孩子的一生!

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容易情绪失控?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情绪失控,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青春期的大脑还未发育成熟

《赞扬与责备》中把青春期的大脑,比作“一片未修建的灌木丛浓密而堵塞”。这种大脑的不成熟,阻碍了青少年在面对冲突时,做出理性的判断。前额叶皮质是我们大脑的执行官:控制冲动,长远计划以及情绪调节等。但是青少年的大脑,因为分叉未经修剪,他们的前额叶皮质在给大脑输送传递“镇定”的信息时,往往速度过慢。

所以青少年会过快地跳起来,防御任何被他们视为责备的行为。一个会被成人看作不安或恐怖的面脸部表情,在青少年眼里,就更可能被解释为愤怒,看做一种激动地反对自身的态度。青春期大脑会更倾向于做激动和负面的诠释,也就是说他们的大脑现在就像一张“过热的电路板”,所以青春期少年往往会过快、过于激动的评判他人。他们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慢慢恢复到镇定、自省的正常状态。

剑桥大学资深心理导师解密青春期:别让你的评判毁掉孩子的一生!

只有等我们成长到24岁时,大脑的才会剔除多余的连接,让前额叶皮质得以高效运转。所以父母要清楚青少年大脑发育的这种不完善,才不会对青少年的情绪控制做过分的苛责。

2、青春期独特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的少年希望让自己以崭新的自我站在舞台的中央,他们不断地反抗父母,就是想要提醒自己的父母,自己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不让父母继续以为自己家的少男少女还是他们以前认识的那个小孩。

但是在这一时期,他们的心里又是极度矛盾的。他们一面依然非常的渴望父母的认同,一面又在心底里极度排斥自己对父母的这种依赖。这时的青少年,即便面对父母的赞扬也会感到烦躁和不满。比如当父母夸赞他时,他经常会针锋相对:“你根本不了解我!你不配评价我!”在这种情况下,更不用说针锋相对的责备了。

剑桥大学资深心理导师解密青春期:别让你的评判毁掉孩子的一生!

而且青春期的少年,会对他们刚获得的批判性思维兴奋不已,他们也会不断利用自己的评判力,去挑战以前非常尊敬的家长,并通过这个过程,挑战已有的平衡、公平和理性。

父母要知道这个过程虽然有些矛盾,甚至有些“可笑”,但对于稚嫩的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青少年和父母一起努力度过这一阶段后,青少年才能养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人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

将“侵入式”的家庭模式改成“回应式”的家庭模式

非常可惜的是,大多数父母都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面对日益叛逆的青少年,父母往往会采取暴力镇压的态度。殊不知这种暴力镇压就是悲剧的来源。

台湾著名的两个导演杨德昌和吴念真是多年的好友兼同事。有一回,杨德昌想让吴念真的儿子出演他电影中的角色,所以他请吴念真出面说服自己的儿子。可是吴念真婉拒了,他说:“我们家的沟通方式是从来不强迫孩子做什么,你要不要自己跟他说一说?”

吴念真并不会因为他觉得参演杨德昌的电影是一件好事,就强迫自己的孩子按他的想法去做。而是让杨德昌和自己的儿子直接交流,因为他尊重自己孩子的意见。而从小到大,吴念真和儿子也是这样沟通的:每当儿子有什么奇奇怪怪的想法,吴念真都不会直接的反对,而是对儿子说这样三个字:“说服我”

剑桥大学资深心理导师解密青春期:别让你的评判毁掉孩子的一生!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吴念真的家庭评判制度是回应式的。在这里,孩子的挑衅是可以接受的,他们会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断与父母辩论,甚至通过模仿并修改家长的解释,让家长为自己以前制定的规则提供解释。

但在侵入式的家庭中,孩子却会因为挑衅而被责骂,家长的潜在态度就是:“我才是真正能做评判的人,你的评判毫无意义。”毫无疑问,家长这样的强硬态度会激怒青少年,并且随着双方的愤怒积累地越来越深,青少年情绪失控的几率也就越来越大。

从这5个方面审视自己的家庭评价制度

要想让自家的青少年远离情绪失控带来的危险,《赞扬与责备》提出,首先要做的就是刚才所说的:审视自己的家庭评价制度是回应式的还是侵入式的?经常反思自己的家庭评价制度,能够减少我们由于过分严格控制自己孩子的内疚感,也可以给孩子创造更加宽松的家庭生活环境。

其次是检查自己对孩子的态度是严格的还是通融的?孩子是否有机会为自己的行为做解释?家长是真的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说只是为了发泄父母自己的情绪,而对青少年原有的愤怒火上浇油?

剑桥大学资深心理导师解密青春期:别让你的评判毁掉孩子的一生!

接下来是观察自己对孩子的评价:是只针对他的具体行为还是针对他的品质?如果只是针对他的具体行为,那么孩子会知道这是可以改变的。可是如果是针对孩子的品质,那么这样的评价往往会让孩子陷入一种“无法改变”的无力感。

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对孩子的批评或者赞扬需要带有“引导”的意味,而不是只是给他贴一个标签、下一个定义。

最后,如果你的家庭有两个或以上的孩子,那么你对孩子的赞扬就不能吝啬。因为如果赞扬是有限的,那么被赞扬的孩子,很有可能会因此产生一种“抢了别人的感受”的负罪感,会错误地认为弟弟妹妹的痛苦是由自己造成的。为了抵消这种负罪感,他常常会启动自我攻击或自我毁灭的机制,从而对自己的成长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其实不管是儿童还是青少年,本质上都还只是未发育成熟的孩子。父母的赞扬和批评对他们来说都至关重要。既然我们作为父母,是一个成熟的个体,而且对他们的责备的出发点是也因为爱,那么我们就要更加注重爱的方式。

剑桥大学资深心理导师解密青春期:别让你的评判毁掉孩子的一生!

父母是孩子的天,尤其是内心敏感矛盾的青少年,对“天气”的变化尤为敏感。对他们最好的爱的方式,就更加耐心地了解自家“言不由衷、身不由己”的青少年,给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宽松、包容的家庭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