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就业影响:薪水低、工作经验1-3年,服务业最易失业!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日前发布报告指出,受新冠疫情影响,一季度国内企业招聘职位数和招聘人数,都出现了较大比例下降,同比降幅均在27%左右。从薪酬职位看,薪酬越低的职位,职位数量同比下降比例越高。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日前发布报告指出,受新冠疫情影响,一季度国内企业招聘职位数和招聘人数,都出现了较大比例下降,同比降幅均在27%左右。

月薪越低,越易失业

从薪酬职位看,薪酬越低的职位,职位数量同比下降比例越高。

报告显示,月薪低于4000元的职位,职位数下降比例高达44%,而月薪超过15000元的职位,下降比例仅为12%。

“低收入人群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最大,这些低收入人群一旦失去工作,更不容易找到工作。”报告指出。

疫情对就业影响:薪水低、工作经验1-3年,服务业最易失业!


工作经验1-5年,易失业

此外,报告显示,职位数降幅和经验需求呈“倒U型”关系。

不需要工作经验的职位数和有较长工作经验(超过5年)的职位数均下降较少,

需要1-5年工作经验的职位数下降比例较大,降幅超过15%。

报告呼吁,国家在支持874万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同时,也应关注具有较短全职工作经验的求职者。

疫情对就业影响:薪水低、工作经验1-3年,服务业最易失业!


文体传媒、IT,易失业

报告指出,从行业来看,文化传媒和服务业受到的影响最大,招聘职位数较上年同期下降幅度超过40%

其次是文体教育、IT互联网、金融业和贸易批发零售业,降幅在30%-40%。

受影响最小的是政府非盈利机构和能源矿产业,职位数同比下降比例不到10%。

疫情对就业影响:薪水低、工作经验1-3年,服务业最易失业!


中小企业,易失业

从企业规模来看,规模越小,受疫情的影响越大。

雇员规模在10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职位数目下降超过30%;

雇员规模在100-1000人的企业,平均职位数下降比例在20%到30%;

雇员规模超过了1000人的企业,受疫情影响最小,但是职位数依旧下降了10%以上。

小微企业的招聘需求下降幅度最大,一部分来源于存活的公司减少了用工, 另一部分则来源于部分小微企业停止了招聘(数据无法证明这些企业是 否没有挺过这次疫情,被迫倒闭)。

疫情对就业影响:薪水低、工作经验1-3年,服务业最易失业!


国企、上市公司,不易失业

从企业所有权性质来看,

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大,招聘职位数同比降幅在30%以上。

其次是民营企业,降幅约为26%。

国企受到的影响最小,职位数量下降了约20%。

报告还指出,相对而言,上市公司受的影响也较小。

疫情对就业影响:薪水低、工作经验1-3年,服务业最易失业!


易失业的岗位

从职位类型来看,受疫情影响最大的五类职位分别是:采购贸易、广告会展、汽车销售、交通运输和销售行政类型的职位,职位数下降比例均超过了50%。

而受影响最小的五类职位分别是烹饪、技工、生产管理、银行和质量管理安全防护。

质量管理安全防护类的职位相比于2019年同期增加了25%,这可能与疫情期间的安全防护需求突然增加有关。

疫情对就业影响:薪水低、工作经验1-3年,服务业最易失业!


三资、外贸,需求下降

报告发现,在疫情暴发第7周以后,每周的职位数量和上年同期的差距在持续缩小,说明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企业招聘需求正在逐渐恢复。

不过,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恢复速度仍然有较大差距。比如,政府和公共事业类机构的招聘需求不仅已恢复到了去年同期的水平,还正在逐渐补偿前期损失的职位需求;而出口导向的制造业和消费服务业总体损失的职位数依旧在增加。

报告指出,如果没有政策干预,出口导向制造业的招聘需求还会进一步下降,在悲观情形下,这一行业的劳动力需求会下降37%。这是因为受疫情影响,国外企业可能会采取分散供应商或回归本土生产的方式缓解未来供应链破坏风险。

和合资/独资企业招聘需求下降的趋势结合,早期证据说明我国参与全球产业链可能正面临着挑战。

报告建议,对外贸企业的支持需要有针对性,对不同行业应该有不同的支持方法,使得这些企业能够度过长达几个季度的难关。

另外,同样重要的是进一步开放市场,打破贸易壁垒, 保持资本流动,避免产业链的转移,防患于未然。


2020高校志愿会不会因此有所影响?


工信部直属高校

容易去国企央企的高校会有涨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