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36.2萬貧困人口遷新居 26條舉措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

中新網太原4月20日電 (吳瓊)為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和搬遷群眾後續幫扶力度,確保2020年底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山西省推出26條措施,涵蓋完善安置區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產業培育和就業幫扶等7方面內容。

20日,山西省扶貧開發辦公室召開媒體通氣會,對《2020年山西省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進行解讀。

山西省扶貧辦副主任張玉宏介紹,整村搬遷是解決深度貧困的有效辦法。近年來,山西以3350個深度貧困自然村為重點,對居住在生存條件比較惡劣的貧困群眾,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有效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的問題。

截至目前,山西1502個集中安置點全部建成,36.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11萬同步搬遷人口,遷入新居。

根據《措施》,山西加強後續扶持用地支持,將大型城鎮安置區及配套教育、醫療、養老、產業設施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體規劃、一體建設,保障用地規模達標;下達教育現代化推進工程、全民健康保障工程投資計劃時,對集中安置比例高、搬遷任務重的項目縣予以傾斜支持,並加強貧困縣職教中心基礎建設,改善辦學條件,滿足搬遷群眾適齡子女接受中等職業教育需求,完善安置區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

在產業培育和就業幫扶方面,山西也針對各安置區的實際情況,多渠道支持搬遷群眾就業創業。城鎮安置區以就業安置為主,推動安置區配套產業園區建設和項目落地,推動扶貧車間投產達效,開發公共管理服務崗位和公益性崗位兜底就業,並預留安置區場地扶持創業;對3000人以上大型安置區開展專項幫扶,建立崗位信息推送機制,召開專場招聘會;對有就業意願和培訓需求的搬遷勞動力,開展針對性強的職業技能培訓。

對於農村安置區,山西引導農產品加工產能向安置區周邊集聚,傾斜支持、綜合提升安置區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水平。鼓勵安置區農產品加工企業組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在認定省級、市級示範聯合體時予以傾斜,通過貸款貼息、項目投資獎補等政策,解決融資難、人才引進難等問題;將有條件的安置區納入產業園體系,優先支持貧困縣申報創建國家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支持安置區配套產業開展綠色、有機、地理標誌農產品認證,減免認證登記費用。

另外,山西加強安置區社區管理,保障搬遷群眾合法權益,嚴格落實“一戶一宅、佔新騰舊”規定,加快拆舊復墾進度,加強遷出區農村土地流轉管理與服務。

與此同時,山西大力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餘指標支持易地扶貧搬遷相關政策。2020年後,允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增減掛鉤節餘指標在省域內流轉;貧困縣實施增減掛鉤規模指標不受限制,隨報隨審,及時審批。(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