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临水,从《诗经》时代就开始了。几千年的诗性文化濡养,我们血脉里温存着一份对诗中山水的独特喜爱。这不就有人问我这首诗中诗人到底要说啥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先将这首诗呈现给大家,这是明代文学家宗臣的古体诗《登云门诸山》:
山头月白云英英,千峰倒插千江明。
手把芙蓉步石壁,苍翠乱射猿鸟惊。
谁知云外吹紫笙,欲来不来空复情。
天风吹我佩萧飒,恍疑身在昆仑行。
一看题目,就知道这首诗是登山赏景之作。登山,当然要看风景。我们先看题目里面有没有风景。“云门”一词,有人可能认为是一个地方的称呼,没有风景可言,当然可以这样理解;但从欣赏的角度看又不能这样理解。既然是诗歌,一个地方的称呼名其实也是一种形象。我们的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形象,这是欣赏中国古诗必须拥有的一种思维。“云”,当然在天上,“云门”呢,也应该在天上了,这个词语,就形象地告诉我们,此地山高入云,此地风景不凡,诗人登山赏景的喜悦之情已经在题目上洋溢了。
开篇一、二句“山头月白云英英,千峰倒插千江明”就写山顶之景:山顶上空悬着一轮明月,轻盈的白云簇拥着山峰,无数青葱的山峰倒映在蜿蜒而去的澄碧江水中。有人会问,你怎么确定是山顶所见之景。人在山中能见“山头月白云英英”的景色?人在山脚能看到“千峰倒插千江明”?由此,可以推定这景象应该是诗人已经登上山顶所见。杜甫《望岳》开篇是“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从山脚望泰山,写出其壮伟的气势。李白的《蜀道难》一开篇用“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来直抒胸臆,写蜀山之高,宗臣开篇用山顶所见,写云门诸山的高峻壮阔又秀美的特点,还将其置于黄昏之时,使山水云月构成一幅巨大的山水淡墨图画,雄阔又宁静,可见诗人构思不凡。可能有人问,山顶之上不可能见到“千江明”呀,是不是太虚了。杜牧有名句“千里莺啼绿映红”,历史上已经有人问了,千里莺啼,你听得见吗?千里绿映红,你看得见吗?如果改成听得见看得见的诗句会如何呢?试着这样写“千尺莺啼绿映红”了,还有江南的无边春色之美吗?还有诗人那抑制不住的激动吗?
“手把芙蓉步石壁,苍翠乱射鸟惊”两句写登山途中的情景,我先描绘一下:诗人手攀住芙蓉树枝在陡峭的石壁边行走,手一松,被紧拉的树枝一下像射出的箭,直扑打着其他的树枝,旁边的树枝跟着剧烈的晃动,惊动了栖息的鸟儿,鸟儿发出惊慌的叫声,扑棱棱飞向远处。
这两句诗其实有几点让人有点迷惑。“手把芙蓉”这个情景可能会让人思绪纷然,有人可能会想到“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遗谁”的那种美丽动人的情景,并且移情于此,大笑说,这位诗人雅兴呀,登山还手拿着荷花;当然也有人说,屈原有“集芙蓉以为裳”,诗人在学习屈原,想表达自己的高洁。其实古诗里写的“芙蓉”有两种含意,一种是指荷花,一种是指木芙蓉。这里“芙蓉”,是指木芙蓉,一种木本植物,现在成了成都市的市花,其花语为纤细之美,贞操,纯洁。看来这种花树是可人的。 当我们读到李白 《对酒》中的“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里奈君何”、 牛峤 《女冠子》词中的“绣带芙蓉帐,金釵芍药花”这样的诗句,就不会认为“芙蓉帐”是绣着荷花的帷帐了,而认为是绣着木芙蓉花的帷帐了,因为这些诗句有浓重的世俗色彩,表现的是情爱生活,不是诗人的节操。
“步石壁”该怎样理解呢?不是诗人有高强武功,可以飞檐走壁了,是写诗人在陡峭的山路上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生怕有个闪失的样子。从这个细节处,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此时的紧张心情。还有别的含义吗?肯定有,除了直接写出了登山的艰难,从侧面突出云门山的高峻不凡。
诗句中的“苍翠乱射”具有惊人的想象力,一种颜色怎么可以射呢?这就是特别诗的语言。这是诗人在挑战我们的智力了,可不能随意发挥哟。结合前句一看,就豁然开朗了,这里是用颜色来指代“芙蓉”,“乱射”指树枝左右上下前后或俯或仰,剧烈晃动。还让我们感受到木芙蓉漫山遍野、满目苍翠的壮美景象。
“谁知云外吹紫笙,欲来不来空复情”写山上听山风的情景。云外”表明已至山顶,暗点山名“云门”。还是先从字面描绘这两句诗意:我登上山顶,身在云中,哪儿在吹紫笙?好美的仙乐!飘飘欲仙了呀!回头四望,原来是从白云外传来的!好像要吹奏给我听,可是这美妙的仙乐一下又没有了,哎,原来不是为我吹奏的呀,是我自作多情,还是你自作多情!这是写的我听音乐的感受。若果音乐是山中高士吹奏的,可理解为远离世俗,远离功名之类的意思;可是诗中除了写诗人外,没有写到任何一个人,而且还是从云外传来的,那么,“吹紫笙”就不是人在吹奏了,而是高山上的风吹起的声音,并且这山风声很柔美,这样的景象就表现出云门诸山亘古的宁静甚至神秘的趣意,这样的山景不值得流连吗?真实的景象是:风吹入岩穴,吹过树林,发出悦耳的天籁之音,时有时无,断断续续,欲来不来,让人又在一种飘渺恍惚之感。它不仅渲染出高山之巅,也表露了诗人身入云门,心想云外的情致。
再说一下“空复情”的理解。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有“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的诗句,“空复情”是指徒劳地地唱着,就是说,歌有情,人无心,李白无心欣赏美妙的歌声,以此表达对好友的思念之情。杜甫的《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中有“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之句,“空复情”是指徒劳地诉说情谊的意,杜甫与严公严武就此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满怀深情无法说尽,用比拟手法,借青山表达友情,可是青山在,人不还,青山又对谁说?王维《待储光羲不至》也有这样的诗句:“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这里的“空复情”,是指自作多情。与前两位诗人的“空复情”的含意是有差别的,为什么要这样理解?诗人王维此时明明知道朋友不会来了,但还是来到厅堂前来等候,他是在自嘲,因为他太想见到朋友了。宗臣这首诗里的“空复情”该如何理解呢?是诗人自己“空复情”呢,还是山风“空复情”呢?如果理解成诗人自己空有一番情意——为一会儿听到了仙乐般的风声高兴,为一会儿没有听到仙乐般的风声而惋惜,意在从侧面表现山风声的自在、柔美和时有时无的特点,让我们感受云门山宁谧的一面。如果理解成山风声空有一番情意,意在表现诗人听到山风声内心的那份喜悦,因为这句诗让我们听到诗人仿佛在说,我哪里需要你多情地来安慰我呢,我高兴都来不及呢。当然,无论怎么理解其实都是诗人在多情!我以为,兼而有之。这就是古诗语言独特的风流!诗语丰富着我们的想象!想象提升我们的生命体验!
结尾句“天风吹我佩萧飒,恍疑身在昆仑行”描写了诗人在山顶时畅快感受。“萧飒”,有形容风雨吹打草木发出的声音之意,按这个含意,“天风吹我佩萧飒”就重在描写诗人站立山顶,衣佩被天外之风得发出飒飒的声响的情景,表现山风很大;“萧飒”,还有萧洒自然之意,按这个含意,“天风吹我佩萧飒”就重在描绘出我的衣佩迎风飘飘,随意飘洒,好不自在的情景,表现诗人的神清气爽。这两种理解哪种更合理呢?我觉得还是后一种理解更合理。诗人登上山顶,饱览山景的激动之情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同时,与后一句“恍疑身在昆仑行”的幻觉更吻合,语意更连贯,将情感推向了高潮,令人神往。我们仿佛看见诗人迎风而立,衣带飘飘,恍惚恍若仙人。
结句的“昆仑”该如何理解?古籍记载,昆仑山是一座神圣的大山。李嘉诚在《浅论唐诗中的楚辞神话意象》 一文中认为:“秦汉魏晋诗人均将‘昆仑’视为仙境以及内心的理想世界,唐朝诗人亦将‘昆仑’比作人间仙境,喜欢‘昆仑’仙味。”诗人宗臣喜欢李白的诗歌,李白又喜欢仙游。无疑,这首诗的结尾表现了仙游的超脱感,凸显内心的飘逸自在。
这篇登临游览之作不刻意摹山范水,表现登山赏景体验到的情趣,还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不在乎个人得失,用超脱的态度对待困境的的思想感情。这首诗写于作者因为含冤而死的朝臣“当场解衣覆尸,为之收殓”而被当国者严嵩排挤,贬为福建提学副使时,诗人不仅不为自己被贬而悲而愤,反而乐山乐水,那是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怎样的生命境界!我以为诗人是借这首诗表达对严嵩贬谪他的不屑,这让政敌去痛苦吧!
补充一点背景,就更能够理解我的分析了。宗臣是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的后人,性耿介,清代学者王先谦在其《宗子相先生诗集序》盛赞其“有刚正不阿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