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那么多炮灰,是较多人没坚持下来还是考研真的难?

一场悲剧灬主角有我


你好,我是中公考研的一名老师,针对于你这个问题,我有几点看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往年的考研数据,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报名人数达290万,较上一年增幅达21.85%。继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高涨之后,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再次打破记录,达到341万人,较2019年增长17.59%。而每年的录取比率大概都是在30%左右。(详细看下图)

所以说,参加考研的人数虽然很多,但录取人数却是不多,这是考研炮灰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研究生考试初试大部分会考四个科目,两门公共课,政治和外语(大部分是英语),两门专业课,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考试的科目虽然看起来不多,但要复习的内容却是非常的多,所以大多数人会在考试前一年开始准备。这是一个比较长久而又枯燥的过程,一部分人因为忍受不了就中途放弃了,也有一部分人复习一段时间以后,感觉复习效果不是很好,也是放弃了。还有一部分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参加考研,复习的也不是很充分,这种人考上的可能性很小。这是考研炮灰多的第二个原因。

然后,考研难不难呢?答案是肯定的,考研很难,考一个好的学校更难,为什么一些好的企业在招人的时候会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一方面是因为研究生学习的知识更多,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学习能力很强。只有学习刻苦,并且学习能力强的考生才有更大几率通过研究生考试。那什么能体现学习能力呢?当然是考试的难度了。所以说,考研是真的难。我曾亲眼见过几个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情绪崩溃,大哭大喊,不禁让人心疼。这是考研炮灰多的第三个原因。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考研初试以后,还有一个复试,复试考查考生的口语,综面,以及专业课。如果考生初试成绩没有达到院校的复试分数线或者复试考核不通过,考生只能选择调剂,但有很多考生不愿意调剂,或者对调剂的院校不满意,这意味着这次的考研是以失败告终。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李老师谈考研


19级393分上岸工科学姐回答:

考研与其说拼智力,不如说是拼耐力

19年我们这一级考研的时候,可以说坚持下来的人,哪怕你觉得复习的很垃圾,绝大部分过了国家线。

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在接近冲刺阶段就放弃了,在接近冲刺阶段的时候就不去学习了,在宿舍里玩手机或者躺着睡觉。最后这样的人连最后四门考试都很难坚持下来。

坚持下来的人,也有很多的突发情况

我一个学弟,考试前一天接到电话,妈妈出了车祸,考试都不想去了,在朋友的再三安慰下,去考了第一门考试,结果因为心不在焉,把答题卡戳破了,后面申请再要一张浪费很多时间,题目没有做完,然后政治就没有过线。他是我很看好的一个学弟,十分聪明,也努力。

还有一个学弟,考试第二天发起了高烧,烧的都迷糊了,但是仍旧坚持下来,最后2020年考研考了380多分,数学二考了120多分,他说还好,虽然没有达到预期,但是没有辜负他的努力。

跟我同一级的一个姑娘十分努力学习但是对数学不太敏感,19年考研的时候数学就做的很差。考研失败。

还有另有一个学弟,他是我认识的学弟里面,感觉基础不太好的,当初我们在讨论谁能考上的时候,都觉得他是有点悬的,可是到最后他却是他们中考的很好的一个。

怎么说呢?

考研失败有多种可能,但是坚持下去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

没有炮灰,坚持考试下来的人都牛批。

我是桃桃学姐,觉得有用记得点个关注


桃桃学姐


我觉得是较多的人没有坚持下来。


我参加考研的年份是2019年,那一年有290万人报名了考试,截至目前而言,被称为考研史上最难的一年。(2020年考研人数虽然变多,但是录取人数也相应的增加了,报录比总体来说下降了)。我就来讲一讲我身边发生的事情吧。


我本科是2019年毕业的,所以在参加考研的时候,我是应届毕业生。现在的大学生你懂的,绝大部分毕业的时候要么考研,要么考公考编,要么就去找工作了。而在我的班级之中,有超过1/3的人选择考研。


而最后考上研的人,只有1/9


我来讲几个我身边没有考上的那些同学,他们都是怎么考研的吧。

A同学:嘴上说着自己要考研,但是从来没有认真的看过书,在大部分考研的学生都跑图书馆认真学习的时候,他每天逍遥自在,自得其乐。最终参加了考试,落榜。


B同学:准备考研的初期,确实有认真的在学习,但是对于很多学校的学生来说,大四的时候会面临着实习的这一障碍,在实习的时候白天要去单位实习,看书的时间只有晚上相对来讲比较紧张,于是她选择了放弃,没有参加考试。


讲了两个典型案例,再讲一讲我身边一些先天不占优势,但是通过努力考上研的例子吧。


C同学:极度偏科型选手,英语底子非常差,大学英语4级没有过。考研期间认真学习英语,最终英语2考试得分71分。


D同学(我自己):跨考型选手,专业课从零开始自学,最终稳扎稳打考上了研究生。


或许我举的例子样本量比较少,没有一些共性,但是我想表达的是,大部分的人经过努力都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研究生考试固然有一些难度,但是大部分的竞争对手,他们并不会坚持到最后。虽然每年教育部考试中心不会公布缺考的人数,但是我相信这个数字一定不会少。


最后分享一句我非常喜欢座右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