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资产过千万:普通人和高手的区别就在于“决策模型”

01 高手之所以是高手,原因在他们的决策模型

我们常常认为高手,那些成功的人,一定智力过人。

但《认知突围》的作者蔡垒磊说,成功是一件极其“复合”的事情,90%的事情并不需要什么高智力。

连续创业者,31岁资产过千万的朱国勇,笑称自己小时候特别笨,外号叫“二废物”。不管是换个煤气罐还是干点别的事,一干就砸。他认为成功和智商并没有关系。

《好好学习》的作者成甲是一个跨界专家。主业是景区设计咨询,2009年联合创办了北京京都风景生态旅游规划设计院,任常务副院长,精通知识管理。

他认为学习的目的是学习高手的“心理表征”,也就是学习高手的决策模型

他做过一个实验:

他在工作中发现,有些员工进步迅速,有些则迟迟得不到突破。他开始思索:如果让普通员工学会像厉害的员工一样思考,那么普通员工是否也能快速成长呢?

他迅速开办了学习会,他要求优秀的员工不仅仅事分享经验,更主要的是分享他们做决策时的思考过程。

最后的结论是让人欣喜的,普通员工开始迅速成长。

31岁资产过千万:普通人和高手的区别就在于“决策模型”

02 90%的决策来自于自动思维

我们做决策和判断其实分为两个模式,快思考和慢思考。在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著作《思维快与慢〉中,详细的阐述了这两个模型。

慢思考是逻辑型思考,而快思考是直觉型思考。我们生活中90%的情景会使用快思考模式。因此,快思考,也就是“自动思维”才是普通人和高手的关键差别。

在我所教的学生当中,有非常多聪明的孩子成绩不太好。他们和成绩优秀的学生比起来,最大的特点就是习惯性的依靠直觉来答题,很少去审视答案的逻辑性。

成绩优秀的孩子当然也会犯错。如同丹尼尔教授的发现,很多专业的逻辑学教授会在简单的概率问题上犯错。

只不过,高手通常会自己质疑和审视自己的决策模型并且去修正它,而其他人则很少动用审视力,因此常年陷于低水平勤奋。

31岁资产过千万:普通人和高手的区别就在于“决策模型”

03 修正决策模型的ABC法则

下面我来跟大家介绍一下ABC法则。ABC法则最开始被用于心理治疗,也就是认知治疗。A,adversity,表示不好的,错误的事。C,consequence,后果,而最重要的是B,belief,指对事件的理解,想法。

在对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惊恐症,抑郁症,认知治疗的效果甚至超过药物。

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用ABC法则来防止青少年抑郁症,颇具成效。

第一步,“捕捉思维”

当你看了一篇文章,看了一部电影,或者仅仅是和朋友聊天时有触动到你的时候,要尝试指认闪现过脑海的想法。

也许不太能够感知,但这种想法(自动思维)其实对你的生活非常关键。这项技能叫做“捕捉思维”

如果你觉得太困难,想法一闪而过,很难抓住,你可以找个机会把你和朋友的对话录下来。最好是选择你们在为了一个观点辩论的时候。记录下你常常使用的短语和词组,即你的口头禅

这些词组和句子特别重要。还记得我们刚刚讲过的快思考吗?你的直觉。对的,你常常使用的短语其实就是你的快思考模式。

日常生活90%的决策都是由你的快思考模式完成的,所以如果能捕捉到你的快思考模式,相当于你已经掌握了自己的决策模型。

马丁塞利格曼教授在《教出乐观的孩子》一书中写到一个例子:

莉迪亚每次送孩子上学都感觉要奔溃了,每次都是以她的大喊大叫结束。她常年抑郁,不知原因。

应用捕捉思维后,她发现在叫骂后,自己对自己说,我的叫骂会贻害他们一生。这种潜意识的思考,加重她的心理负担。

31岁资产过千万:普通人和高手的区别就在于“决策模型”

第二步,评估

重新审视你的口头禅。有必要的话,去查阅一下资料。你要知道,我们常常用来做决策的模型未必是正确的。

比如莉迪亚,她认为自己是个坏妈妈,这个假说有什么依据呢?如果她确实有做的不够好的,那么有没有依据证明她不是那么坏呢?

另一个例子,是因果关系的思考。

我常常听说的一句话是: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于是很自然的,我们把吃苦和成功看作是因果关系。

我仔细的查阅了因果的定义。因果关系指的是如果A事件发生后B事件总会发生,我们就把A叫做因,B叫做果。

那么很显然,吃苦并不是成功的因,两者也并没有必然联系。成功是一个概率,仅仅把高手的成功归结于吃苦,会有什么问题呢?

会让人沉溺在错误的自我惩罚中。

吃苦本身是一个被动概念。车间的工人苦不苦?田间的农民苦不苦?996的码农苦不苦?

我在印尼旅游的时候,看到火山边的挑山工,每天在悬崖峭壁上讨生活,一天工作16个小时,倒班。工作内容就是把火山边的岩石挑到山脚下去卖掉,一天的工资是人民币15块。

但显然他们的生活离成功的标准差的太远。

所以,看看你的口头禅,去查一下背后的含义,适当的挖深一点,也许你的口头禅根本不是你以为的那个意思。

31岁资产过千万:普通人和高手的区别就在于“决策模型”

第三步,更正思维模型

你找到了口头禅,查到了他们的内涵,现在可以使用你修正过的思维模式了。

一开始的时候,你可以找出3-5个口头禅,查到背后的意思,当你发现自己的“自动思维”错了的时候,你会用新学的正确的思考模型来取代它。

不用担心你的大脑,它可以快速处理大量信息,一旦形成新的链接,很快你就不用再花精力去思考,你的大脑会自动做出正确的结论。

另一方面,你学会了如何挑战自己的“自动思维”。

比如爱发火的妈妈莉迪亚,总是自我暗示自己是个失败的妈妈。但等她捕捉到她的思维时,莉迪亚开始考证这个结论。

莉迪亚发现自己只是不喜欢早起,其他的时候,她都是一个受孩子喜欢的妈妈。领悟到这一点,她对自己说:“只是不喜欢早起,就决定自己是个失败的人是不合理的。”

这样一来,莉迪亚发现自己心情改善了,而早晨的时光也不是那么让人难以忍受了。

曾经在网上看见一个案例,讲的是破釜沉舟。我们常常用这个词来激励自己背水一战。但查阅了大量文献后,作者发现破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不给敌人留供给,同时把大量失去生产工具的后勤人员变成战斗人员。

这个理解颠覆了我的认知,同时也让我思考,不给自己留后路并非好的策略,通常在没有后路的情况下,反而会失去斗志。

31岁资产过千万:普通人和高手的区别就在于“决策模型”

4,重新组合

一开始的进展是缓慢的。但只要开始做,你会立刻看见变化。

在查阅资料,更新自己的自动思维模式后,你可以试着把它们两两组合。这样一来,你的思维模型会大大增加。比如你选取了5个口头禅,每个有3层含义,两两组合后,你就有了15个思维模型。

我们常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其实指的就是思维模型的叠加。

思维模型的叠加带来的是认知的指数级成长。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中说,判断一个人聪明与否,一是看他脑海是里是否有足够多清晰、正确的概念,二是看他脑海里这些概念之间是否有足够清晰、正确的联系

ABC法则正是更正概念的绝佳途径。

我们总结一下:

高手之所以是高手就在于他们的自动思维模式。普通人和高手的区别一个是思维模型的正确与否,另一个就是思维模型的数量。

想要打造完善的思维模型,可以采用ABC法则:

1,记录自己的口头禅

2,查找口头禅背后的含义

3,运用新的模型并有意的将模型进行组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