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聲療法能有效糾正異常的睡眠-覺醒模式導致的認知障礙?

睡眠-覺醒節律紊亂特點在於入睡時間或睡眠持續時間異常,與認知功能障礙相關。光和聲刺激的光聲療法在異常的睡眠-覺醒實驗中被證實是有效的。

中國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邢芳等的一項最新研究以手輕敲籠子、顛簸籠子、製造輕微噪聲以干擾居住環境建立節律紊亂小鼠模型。結果顯示,40 Hz閃爍頻率的藍光在小鼠相對覺醒期干預1 h顯著改善了由睡眠剝奪導致的24 h相位偏移和記憶缺陷。但是,40 Hz藍光在睡眠覺醒交界期和相對睡眠期的干預以及2 Hz藍光在這3個時間點(相對覺醒期、相對睡眠期、睡眠覺醒交界期)的干預沒有改善晝夜節律偏移和記憶缺陷。此外,相對覺醒期2000 Hz聲音干預也能改善24 h相位偏移和記憶減退,但是440 Hz和4000 Hz聲干預沒有改善小鼠節律。綜上,這些結果揭示了光聲療法能有效糾正異常的睡眠-覺醒模式,改善睡眠剝奪造成的睡眠-覺醒節律紊亂中的認知障礙。

文章研究成果發表在《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誌2020年6月第6期。

文章摘要:睡眠-覺醒節律紊亂特點在於入睡時間或睡眠持續時間異常,與認知功能障礙相關。光和聲刺激的光聲療法在異常的睡眠-覺醒實驗中被證實是能改變睡眠模式和改善認知行為。實驗目的是檢測光和聲干預是否能改善睡眠節律紊亂模型的睡眠覺醒節律紊亂和記憶缺陷。通過睡眠剝奪法建立睡眠-覺醒節律紊亂C57BL/6J小鼠模型,造模方法為手輕敲籠子、顛簸籠子、製造輕微噪聲5 h以干擾小鼠居住環境。在實驗過程中,我們利用Minimitter檢測小鼠每日粗大運動,以瞭解睡眠覺醒節律變化,利用條件恐懼實驗以瞭解小鼠認知情況。結果顯示,40 Hz閃爍頻率的藍光在小鼠相對覺醒期干預1 h顯著改善了由睡眠剝奪導致的24 h相位偏移和記憶缺陷。但是,40 Hz藍光在睡眠覺醒交界期和相對睡眠期的干預以及2 Hz藍光在這3個時間點(相對覺醒期、相對睡眠期、睡眠覺醒交界期)的干預沒有改善晝夜節律偏移和記憶缺陷。此外,相對覺醒期2000 Hz聲音干預也能改善24 h相位偏移和記憶減退,但是440 Hz和4000 Hz聲干預沒有改善模型小鼠節律。綜上,這些結果揭示了光聲療法能有效糾正異常的睡眠-覺醒模式,改善睡眠剝奪造成的睡眠-覺醒節律紊亂中的認知障礙。

文章關鍵詞:睡眠剝奪;晝夜節律;睡眠-覺醒節律;節律紊亂;節律偏移;認知損害;條件恐懼;光干預;聲干預;光聲治療

文章來源:Xing F, Fang X, Gong XD, Zhao X, Du Y, Ma ZL, Gu XP, Xia TJ (2020) Photoacoustic treatment mitigates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a model of sleep-wake rhythm disturbance. Neural Regen Res 15(6):1094-11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