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簡史 暨 中國佛教簡史,趣生活歷史觀

干货、少图、慎入╮( ̄▽  ̄)╭


印度佛教简史 暨 中国佛教简史,趣生活历史观

第一节 印度佛教简史

佛教:是公元前6至前5世纪由释迦牟尼在古代印度创立、后逐渐传播到世界范围、形成许多不同派别的世界宗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世界三大宗教。


一、印度佛教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原始佛教(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中叶)

原始佛教时期是指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传其教义的时期。这一时期佛教学说统一于释迦牟尼的佛教思想,没有发生分歧。

1,创教

相传约在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之间,北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净饭王的儿子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

(1)背景

释迦牟尼生活的年代,是一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社会动荡不安、新旧思想交替和宗教生活盛行的时代。与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非常相似。

战争频繁——思想争鸣——种姓制度

2)创立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约公元前565至486年),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是族称,悉达多是古印度释迦族人;“牟尼”是明珠,喻为圣人。释迦牟尼即指“释迦族的圣人”,这是后人的尊称。他成道后,称为佛陀,略称为佛。

四门游观——出家成佛——初传佛法

2,传教

(1)涅槃

成佛后便开始宣扬自己的学说,发誓济渡众生。此后45年中四处奔走,其中25年在舍卫城的祇园精舍。80岁在末罗国的拘尸那加城外的娑罗双树林逝世。

(2)舍利

舍利即佛骨。佛去世后八国争夺舍利,平分八份,修八座舍利塔。后阿育王时期,开启舍利塔,将佛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分送各地。舍利成为后人信仰崇拜的直接对象。

(3)第一次结集

佛去世后,为将佛的教导汇编起来作为僧团的行动指南,大弟子迦叶在阿阇世王的大办支持下,选了五百人进入灵鹫山七叶窟结集佛陀之说。具体方式:大家依次推选一位博闻强记的大比丘上台,由他根据自己的回忆,将他听到的佛陀的教诲复述出来。复述时先要说佛的这番教诲,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对哪些人讲的。然后参加集会的其他人共同审定。所以常见“如是我闻”之句。释迦牟尼的遗教于是有了正式定稿,但还是口头的。


(二)部派佛教(公元前4世纪中叶——公元1世纪)

1,分化

释迦牟尼去世100多年后,社会的发展,佛教流传的广泛,口头传播的不利,于是产生对于原来的戒律和教义的理解上的歧义,并逐渐分化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系。上座部强调严守原始教义与戒律,大众部强调革新教义与戒律。后来上座部又分为10部,大众部又分为8部,共18部。形成诸派争鸣的局面。

2,论争

(1)有神与无神:上座部系统坚持历史性的佛陀;大众部则宣扬佛陀的神性特征。

(2)有我与无我:上座部主张众生没有独立的自我;大众部则认为众生心识相续的活动中,有一种永恒的内在本性,就是众生的主体。

(3)实有与假有:上座部侧重谈有,即认为宇宙万物的本体是永恒存在的。大众部侧重谈空,即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是假象。


(三)大乘佛教(公元1世纪——公元7世纪)

1,大乘的兴起

一世纪中叶,在印度南部地区,出现了一个撰造佛教新经典的运动。一批佛教徒因对当时佛教僧团因循守旧、门户森严的现状严重不满,借释迦牟尼的威望,以“如是我闻”的形式,把前三个多世纪以来各部派佛教的新思想集中起来,重新加以组织贯通,创造出一批佛教新经典(《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维摩经》等)。这些新经典的编撰者们及其拥护者自称经过加工的佛教新理论为大乘佛教,而把部派佛教及原始佛教的思想贬称为小乘佛教。

2,大乘与小乘主要区别

(1)佛陀观:历史人物;神性人物

(2)追求理想:个人解脱;普渡众生

(3)修持方法:隐遁禁欲;面对现实

(4)理论学说:固守原始教义;自由发挥。


(四)密教(公元7世纪——公元13世纪初)

公元7世纪,印度佛教再次出现了一次大转变,大乘佛教逐渐走向衰落,代之而起的是一种印度教、大乘佛教和民间信仰相混杂的秘密宗教形式,佛教史上称之为密教。

1,原因:

大乘佛教倾向于空洞的理论论证,难以为一般群众理解和接受;印度教日益兴盛威胁佛教势力。佛教为争取群众,而进行变革。

2,特征:

主张身、口、意三密相应行,以求得出世的果报。

即双手作各种姿势,这种手势称为“身密”;

口诵真言咒语,常用“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称为“语密”;

心作观想佛尊,称为“意密”,三者相应,即身成佛。

密教奉行咒术,教理通俗,仪礼简单易行。理论贫乏,走向神秘主义说教。

3,灭亡

公元11世经开始,建于阿富汗一带的伊斯兰教国家对印度进行周期性的侵略,绝对排斥异端的伊斯兰教,特别反对偶像崇拜,佛教、印度教都是它破坏、摧毁的目标。佛教受到沉重打击。公元12世纪,阿富汗穆哈马德君主统一阿富汗后,大举入侵印度,佛教遭到毁灭性打击。1203年,佛教最大的寺院超行寺被焚毁,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标志,宣告了佛教在印度本土的绝迹。


(五)外传:

(1)北传:又分为两条,一条是经中亚地区传入中国内地,再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地;一条是先传入西藏地区,形成藏传佛教,再北传蒙古、苏联,南传尼泊尔等地。以大乘为主。

(2)南传:向南传入斯里兰卡,再由此地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以小乘为主。


印度佛教简史 暨 中国佛教简史,趣生活历史观


——————————————————————————————————


第二节 中国佛教简史


佛教传播路线两条:

条是陆路,由中亚传新疆,再深入内地;

一条是海路,由斯里兰卡、马来半岛、越南到达广州。

发展阶段:

(一)汉魏西晋——传入期

1.传入汉地

佛教最早传入内地的准确年代已难确定,历史上说法不一。最主要两种说法:

(1)学术界:西汉哀帝时传入说。《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西戎传》载,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伊存向西汉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

(2)宗教界: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说。《四十二章经序》记载,明帝夜梦金人,于是派人赴西域访求佛教,在大月氏国遇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邀请他们来汉,并用白马驮着佛像佛卷共还洛阳。明帝又建白马寺供两位僧人居住。

综合两说,一般认为佛教传入中国在两汉之际,约公元1世纪时。

有的说释迦牟尼是老子的弟子,还有的说孔子就知道佛教,超过了中国的三皇五帝和夏商周三代的开国明君,有的甚至传说三代以前,公元前10世纪的周穆王那个时候佛教就传入中国。这些说法不可信。

总之,公元1世纪印度大乘佛教时期传入中国是比较靠谱的。

2.佛经翻译

(1)东汉时期:本是安息国王太子的安世高(小乘,如《安般守意经》)和月支国的支谶(大乘般若学,如《道行般若经》,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把大乘般若学传入汉地的僧人)。翻译中用儒道思想、术语比附佛教的方法就叫“格义”。

(2)三国西晋:祖籍为大月支的支谦《大明度经》(即《道行般若经》的改译)、《维摩诘经》等。当时流传一个说法:“支郎眼中黄,形体虽细是智囊。”康僧会《六度集经》,主要继承发挥了安世高的小乘禅学思想。

3.依附黄老

黄老强调清静无为,劝善止欲,与佛教有一定的联系。佛教徒于是有意识地将佛教教义与之联系。另外东汉神仙方术很流行,佛教也多与之相联系,以求发展。老子化胡说,“佛与老子,无为志也。”(汉末三国的牟子《理惑论》,最早提出三教合一的思想)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佛教的接受态度。


(二)东晋南北朝——发展期

1.东晋:走向兴盛

(1)玄佛合流

魏晋玄学的产生为佛教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攀缘而上的机会。从此佛教开始进入上层社会,逐渐成为主流文化之一。僧肇“每以老庄为心要”,东晋名士孙绰《道贤论》以佛教七道人比附“竹林七贤”。

(2)罗什来华

鸠摩罗什(344——431),西域龟兹人。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迎罗什至长安,设立译场,请其译经。八方僧众,齐集长安。弟子3000,出了一批对中国佛教影响巨大的理论家。如僧肇、竺道生等。译经具有外来语与汉语调和之美的文体。

(3)西行求法:

求经、学梵、交流。罗什来华前,东晋道安是中国第一个定立寺院规则的人,主张“乃以释命氏”。

2.南北朝:走向繁荣

(1)帝王提倡

梁武帝即位第三年,即发愿舍道归佛,四次舍身同泰寺,然后由群臣花巨金再把他奉赎回宫,以此自立功德,又充实寺院经济。他还严守戒律,重视译经,亲自说法,著书立说。

(2)寺院经济

宋1913所36000人;齐2015年32500人;梁2846年82700人;陈1232所32000人。杜牧诗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排佛论辩

范缜:神灭论。竟陵王和梁武帝两次论争。

北魏武帝、北周武帝灭佛事件。灭佛:三武(北魏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后周世宗)

(三)隋唐时期——繁荣期

1..三教合一:

佛教南北融合,唐代统治者抬高道教,儒家的绝对统治地位。国家政权对佛教控制的制度化。

2.佛经翻译:

重大成就,国家主持,译经大师玄奘、义净、不空等。共译372部,2159卷。玄奘翻译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260字。

3.学派林立:

(1)天台宗:创始人智顗,隋初创于天台山(浙江天台县),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又称法华宗。

(2)唯识宗:

玄奘创立,因宣扬“万法唯识”的理论而得名。

(3)华严宗:创始人法藏,依《华严经》立宗,故名。

(4)净土宗:善导创立,因专修阿弥陀佛净土法门而得名。

(5)禅宗:因主张以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心而得名。北方神秀主渐悟,南主慧能主顿悟,故有南宗北宗之分。

(6)律宗

以研习戒律而得名。道宣创立。近人弘一法师修的就是律宗.

(7)三论宗

龙树《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为经典的宗派。主张诸法性空,又名“法性宗”。隋代吉藏创立。

(8)密宗

也称密教,密教本是印度大乘佛教一些派别与印度教结合的产物,传入中国形成的宗派。主张“身”“口”“意”三密。

口诀:天唯华净,禅律三密。

(四)宋元明清——衰落期

1,诸宗融合

以禅净合一为中心的各派大融合。

2,调和儒道

宋代儒学——理学与佛教融合,形成儒道释三足局面。

3,融入文化

已被中华文化接受认可,成为传统文化一部分。

宋朝佛教:

宋太祖派人去印度求法,中国历史上官派留学生最早最多的一次157人。宋徽宗反佛,使佛教道教化。宋朝禅宗、净土宗流行。宋代佛教文学艺术高超。说唱为主的“宝卷”在宋代出现并在明清盛行。

元代佛教:

皇帝崇奉喇嘛教,规定皇帝受帝师戒再登基。

明代佛教

明太祖朱元璋17岁于濠州(安徽凤阳)皇觉寺出家,25岁投入白莲教徒郭子兴部下,加入打着佛教旗号的农民起义行列。他也目睹了元代崇尚喇嘛教所生的诸多流弊,以致成为腐败亡国的因素之一,因此,他对佛教内幕及其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深有所知。即位后,对佛教基本采取既利用又整顿,着重在控制的方针。

从总体上看,明代佛教仍然以禅宗和净土宗为最流行,思想理论上则甚少创新。

清代佛教

清帝室也不乏对佛教表示兴趣的君主。

清世祖曾先后召憨璞性聪等禅师入内廷说法,并分别赐号。曾考虑弃位出家。

康熙帝六下江南,凡至名山大寺,往往书赐匾额。他又将明末高僧逐一引入京师。

雍正对禅颇有研究,自号“圆明居士”,撰写序文20余篇。他提倡用“周孔”思想指导禅学,从而统一佛教。

“我本西方一衲子,奈何落入帝王家”是清朝顺治皇帝所作的诗句。


印度佛教简史 暨 中国佛教简史,趣生活历史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