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藝術生和文化生區別大嗎?

楓葉4766


我覺得高中前期不大,中期次之,後期最大。為什麼呢?前期不大的原因,是因為這個時候的藝術生更多是以興趣愛好為主,還沒有形成專業特長,加之學校對所有學生的培養都是以文化基礎為主,所有學生文化基礎差別不大。

到高二開始,文化生逐步建立起文化分數優勢(特別是每次考試的分數),加上很多高中都單獨開辦了特色的美術班、音樂班、舞蹈等藝術班,他們對藝術生的培養方式也相對不一樣。一部分文化學起來比較吃力但有興趣愛好的學生,就開始選擇藝術的發展方向,成為藝術生,這時候兩者的差異就開始加大了,藝術生除了正常的文化課程外,在週末和還寒暑假要進行相關藝術專業培訓,在這樣兩線學習的情況下,文化生和藝術生的差別就顯得更大了。

高二的暑假開始,藝術生就會進行長達三個月至半年多的相關專業集訓,其他文化生都在拼命秉燭夜讀,頭懸樑、錐刺股,不斷刷題攻讀文化科目時,而藝術生也忙著各種專業上的衝刺。每年的十二月至來年三月份,藝術生要參加各自省市的聯考和其他省市的校考。這樣,藝術生丟下的文化課程就更多了,需要加倍的努力來實現自我全面提升。

回到題主問到的區別,我覺得更多的是對高考通過方式不同的解讀,更多的是對未來各自人生規劃的解讀。不管是文化生還是藝術生,別想著有什麼捷徑可言!對自己的高考,你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氣;對自己的未來,你要相信,未來可期!謝謝。



WENT溫特


楓葉朋友您好!我是小小曲兒,很高興和您一起討論問題!

您所提到的高中藝術生,,應該是在高中分開文理科以後,有一些有特長或者有天賦的同學報考的藝術類,他們需要首先通過高考的專業加試,取得專業合格證以後再去參加全國的高考,按照各不相同的錄取分數或者錄取方式進入高校,再進行專業的學習和訓練。這專業大概包括音樂,美術,舞蹈,表演,編導,攝影,播音,主持,書法等等。

在90年代的時候,藝考生人數較少,競爭不太激烈,現在來看也是升學的一個不錯的方式。但是近十多年來,藝考生越來越多,升學率已經大大降低了。

其次藝考學習專業的成本也是比較高的,請老師,買材料,做輔導,去加試,這些專業在集訓的時候都會很燒錢。一般的家庭承擔起來是有一些難度的。

本專業的天賦也是必不可少的。

藝考生錄取的時候是要看專業加試成績和高考成績的不同的加權分值,綜合計算的。文化生就很簡單,要麼是文科,要麼是理科,最後參加高考。高考成績就是最後的分數。

不知道有沒有講清楚。但願對您有所幫助!



小小曲兒


高中的藝術生和文化生,屬於高考中不同類型的考生,而且他們未來各自走的路是不同的,所以,不能用一個標準去衡量,不能衡量孰輕孰重,也就不能說他們的差別有多大。

對於文化生來講,文化課的學習是他最重要的任務,因為他的未來憑藉的就是文化課成績。所以,他們需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提高成績,來增加競爭的籌碼,提高自己的競爭優勢。除此之外, 他們別無選擇!

藝術生的考試對於文化課的分數比文化生要低很多,但是對他們的專業課要求比較嚴格,所以,他們面臨著雙重任務,既要學好專業課,又要顧及文化課。任務繁重。而且對於國家一流的藝術院校,要求的文化課的分數也不低。這也給藝術生提出了更高更難的要求。其中的壓力可想而知。

因此,不管你屬於哪一類學生,努力,是你們共同的行為。唯有努力,刻苦,奮鬥,你們才能夠給自己闖出一片天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