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聊一聊为什么不能在孩子面前吵架,这是我见过最真的答。

前几天女儿的幼儿园做亲子活动,一个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们一起聊一聊为什么不能在孩子面前吵架,这是我见过最真的答。

孩子们围着老师玩游戏,一片欢腾中,一个小男孩孤零零地靠着墙角,两只小手紧紧地拽着一条破旧的浴巾。

这一天的亲子活动时间,他都是安静地待在角落,乖得让人心疼。

后来和小男孩的妈妈聊过一次:有次给孩子洗澡时,她和丈夫吵架吵得很凶,孩子就抓着浴巾一直哭。

从那之后,他就离不开浴巾了。

大人吵架,无辜的孩子却成为了受害者。

-01-

曾经有一个对3000名学龄儿童的心理调查,有一条是:“你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

回答最多的一条是:我害怕爸爸妈妈吵架,他们吵架的样子好凶!

网上有个热门话题:夫妻吵架,孩子是什么感受?

其中有几个高赞回答是:

“每一分钟都是煎熬,让我想逃离,爸爸妈妈经常吵得面红耳赤,甚至在我面前大打出手,这么多年了,我还是经常会被父母吵架的梦吓醒。”

“性格存在缺陷,严重缺乏安全感,由于长期被恐惧和紧张折磨,整个人很容易暴躁,甚至有暴力倾向。”

“自卑、敏感、胆小、怯懦,因为从没有感受过家的温暖,对待亲情也异常淡漠。”

成人的争吵不管谁赢了,输掉的都是孩子。

有了孩子之后,夫妻吵架就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两败俱伤,更是孩子眼中恐怖的画面。

-02-

在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里,武艺说起自己的父母经常吵架。

武艺经常在半夜睡梦中被父母的吵架声吵醒,他心里非常害怕。

武艺妈妈坦言:“因为家庭关系的缘故,武艺的性格比较内敛,在不认识的人面前一句话都不讲。”

我们一起聊一聊为什么不能在孩子面前吵架,这是我见过最真的答。

父母吵架带来的伤害,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心理专家表示:孩子们的心理问题,75%是由家庭环境引起的,其中父母吵架是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一项因素。

朋友小敏的童年,就是在父母的吵架中度过的。

有一次父母吵架把厨房里的餐具都砸了,在满地狼藉的碎片中,爸妈一人拉着她的一个胳膊,问她要跟谁。

小敏随手拿一块碎片划向了自己的手。

这次受伤竟然让一家人心平气和地过了段日子。

一段时间之后,父母仍然吵架。

即使现在她已长大成人,小时候的阴影却一直伴随着她,甚至患有轻度的抑郁。

孩子想要的是正常和睦的生活,他们本是爱的结晶,不是恨的替罪羊。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在家庭不和睦的氛围下,孩子的身心健康会受到伤害,出现性格缺陷和心理问题,更严重的甚至有自杀倾向。

父母在满是硝烟味的家庭里相爱相杀,最受伤的是那个负重前行的孩子。

婚姻里的痛苦,最后都会由孩子来买单,别让婚姻里的坎坷,摧毁了下一代的幸福。

-03-

美国心理学家卡明斯说:“孩子会非常关注父母之间的情感互动,并以此来作为判断家庭环境是否安全的依据。”

父母能给孩子做的最好示范,就是相亲相爱。

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观察力,只有相爱的父母才能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就像文坛伉俪钱钟书和杨绛的婚姻,直到现在仍有借鉴意义。

钱钟书曾经给过杨绛一个最高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在异国的早晨醒来时,一张小桌已经支在了床上,钱钟书煮了鸡蛋,热了牛奶,还烤了面包,杨绛幸福地说:“这是我吃过最香的早饭。”

这样充满温情的生活,让他们的孩子从小就知道了什么是幸福。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过:“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如果父母相爱,孩子会充满幸福感。”

父母恩爱的小孩,真的很幸运。

因为他见过好的感情是什么样的,从而拥有了对爱的敏锐嗅觉,也知道怎样去爱。

-04-

家庭和谐美满是我们大家期待的,但是再恩爱的夫妻,偶尔的争执可能也在所难免。

当吵架不可避免,面对无辜的孩子,怎样才能把伤害减少到最小?

● 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

不敢想象一个未成年的孩子,面对父母吵架时声嘶力竭的场面,他的内心会有多么无助。

陈小春和应采儿都是一点就着的暴脾气,但陈小春在一个采访中说过:“我跟应采儿从来不在孩子的面前吵架。”

夫妻的负面情绪需要宣泄,但是千万不要让争吵发展到不可控的地步,有可能的话,还是要尽量避开孩子。

● 如果孩子无意看到了父母吵架,要向他做解释

孩子其实很敏感,很多孩子在父母吵架后,变得特别懂事。

如果孩子看到了,就不要刻意隐瞒孩子,自然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有不同意见,声音可能有点大。

当然夫妻最好还是能好好说话,很多时候沟通就能解决的问题,会因为争吵变得更加糟糕。

● 告诉孩子,吵架并不是他的错

电影《怦然心动》中有一段关于父母吵架后的处理方法,可以给我们一点启发。

朱莉看到父母在饭桌上吵了起来很难过,后来在朱莉的房间里,父母分别过来安慰她。

爸爸告诉朱莉“这不是你的错”,妈妈说“大人的事情会有解决的办法,而且爸爸妈妈会一直相爱,并且爱着你。”

朱莉很快从悲伤的情绪中走了出来,并且觉得自己更爱父母了。

● 记得为孩子疗伤

有时真正影响孩子的不是吵架本身,而是吵架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孩子害怕父母吵架,根源在于害怕被父母遗弃。

父母对孩子的爱的表达,能减少争吵带来的负面影响。

孩子是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的,他们别无选择,但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美国家庭治疗大师维吉尼亚·萨提亚说:“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只要他家庭和睦,便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一个和谐有爱的家,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孩子是用来爱的,不是用来伤害的,愿每一个孩子都能被父母温柔以待。

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