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操盤手的自白,投機的起點與終點《股票做手回憶錄》

關於作者

傑西·利弗莫爾(Jesse Livermore),被《紐約時報》評為“百年美股第一人”。他從5美元開始入市,經過幾起幾落,曾經多次暴富,也多次破產。

埃德溫·利非弗(Edwin Lefevre),華爾街財經記者。他在利弗莫爾口述的基礎上寫成本書,隨後聲名大噪,成為知名的財經作者。

這是由巴菲特索羅斯彼得林奇等人推薦的投資聖經,巴菲特甚至說你讀了多少本書,都未必能在投資市場取得成功,但如果這本書都沒讀過,那麼基本上就不可能成功。

天才操盤手的自白,投機的起點與終點《股票做手回憶錄》

關於本書

本書為華爾街“投機之王”傑西•利弗莫爾的傳記小說。書中回顧了利弗莫爾從14 歲入市的幾起幾落的過程,解析了金融市場的遊戲規則,總結出投機者的生存法則。作為一流的投資經典著作,本書不僅激勵了無數代投資人,也因為對人性的深刻描寫,被稱為“不炒股的人需要讀的唯一一本跟股票有關的書”。

核心內容

作者將利弗莫爾在幾十年股市沉浮中總結出的經驗教訓,總結為股市三大生存法則:

一、華爾街從來沒有新鮮事,因為人性永不變。

二、市場從來沒有錯,要與趨勢為友,順勢而為。

三、犯錯的永遠是自己,要與自己為敵, 克服人性弱點。

投機像山嶽一樣古老

“投機像山嶽一樣古老”《股票作手回憶錄》上最讓心頭為之一振得一句話,雖然短短的一句話卻道盡投機市場的百態,彷彿看到在漫長投機長河中掙扎的人們,也包括作者投機失敗後的飲彈自盡,投機把戲的本質不會變,人的本性也不會變,貪婪、恐懼、絕望、狂喜,而結局常常在開始的時候就已經註定。

如果遵循以中線波段操作為投機者的定義,並採用順勢而為的交易方法,那結果就不會是那樣的結局。那些整天試圖以憑藉自己小聰明戰勝市場的想法,早晚會被市場無情的吃掉。只有真正懂得與市場共存共振的投資者,最終才會成為市場長期的贏家。

傳奇人生

先來解釋一下“作手”這個詞,本意是能手、行家,這裡指以交易為生的大戶,是金融市場裡呼風喚雨的人物。本書書名裡說 的“股票作手”就是傑西·利弗莫爾。利弗莫爾出生於1877年,活躍於19世紀末到 20世紀30年代的華爾街。在1999年《紐 約時報》發起的公眾投票中,他高票當選 為“百年美股第一人”。

被他PK下去的包 括股神巴菲特、金融大鱷索羅斯,以及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經理彼得·林奇等等。

利弗莫爾到底有多傳奇呢?小學畢業之後,14歲懷揣5美元入市,15歲賺到1000美元,29歲就成了百萬富翁。52歲時,美國股市發生1929年大崩盤,大部分人虧得破產,他卻靠做空股市,幾天內賺了1億美元,相當於現在的上百億美元。

然而不到5年後他就破產了,這也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次嚴重破產。又過了幾年,他開槍自殺身亡。只上過小學的利弗莫爾,如何成為華爾街的傳奇?這麼厲害的人為什麼會破產好多次, 最終甚至自殺?答案就在這本《股票作手回憶錄》裡。

本書是華爾街財經記者埃德溫•利非弗(Edwin Lefevre )在利弗莫爾口述的基礎上寫成的,1922年開始在報紙上連 載,並於第二年結集出版。作為傳記小說,這本書既真實記錄了利弗莫爾的經歷,也有一部分是作者創作的。不過,這本書仍然被公認是瞭解利弗莫爾生平及其投資思想的最好資料。

華爾街從來 沒有新鮮事,因為人性永不變。

我們知道,華爾街集中了美國金融行業得頂尖公司。從一百多年前,華爾街就成了美國乃至全球金融市場的代名詞,也見證了無數精彩故事。

可利弗莫爾卻說:“投機像山嶽一樣古老。股市上今天發生的事,過去曾經發生過,將來也會再次發生。”

不管是在利弗莫爾那個年代,還是他之前幾十年的華爾街,又或者是今天的全球金融市場,牛市熊市循環往復,眾多金融巨頭崛起或倒下,一代代股神起起落落,賺錢的總是少數人,每天上演著大喜大悲的故事,只是轉換了地點和名字而已。可以說,沒有一個地方像華爾街一樣,歷史能夠這麼頻繁地重演。

因為市場是由人組成的,而人的本性與生俱來、從未改變。無論什麼時候,市場的變化,其實都是人性的貪婪、恐懼、無知和希望引起的。

“我用行動證明了這一點,每次按自己的規則交易都會賺到錢,但只要頭腦一發熱做出愚蠢的操作時,一定會輸錢。我偶爾會讓衝動壓倒理性,我不是聖人。”。

以有效的交易系統為前提,如果每次都能夠按照自己的交易系統來操作,那麼能夠做到穩定獲利,但只要是人就會有衝動壓倒理性的時候,但不能因為衝到導致失控性交易,所以平時做交易更多靠的是心態的修煉,只有心態磨得很平,才能做好交易。我有時很衝動進去了,很快被掃止損,回頭想想,總是沒有嚴格按照規則來做。如果做一筆交易之前,如果出現的虧損你是不能接受的,那麼就不要去做。

人的這幾種天性,在投資領域中會成為致命的弱點。每個人進入股市,本心都是出於投機的心理、為了賺錢,可股票每天都有上漲和下跌,你賬上的財富在不斷變化,情緒就會隨之波動。當市場對你不利時,你每天都希望這是最後一天虧損,守著不賣, 反而虧得越多。當市場對你有利的時候,你會害怕第二天利潤就沒了,於是著急退出,因為心存恐懼,你損失了本該賺到的錢。

這樣的貪婪與恐懼不斷上演,所以金融市場也就沒什麼新鮮事。所以利弗莫爾認為,要想在股市中生存,就一定要從歷史中學習,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

利弗莫爾剛入市不久就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學會在股市裡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最好的辦法就是賠光。賠錢不可怕, 怕的是沒在裡面買到教訓。

當時牛市就要接近頂峰,利弗莫爾看出市場將向下走。他把所有資金用來賭一隻股票下跌。這隻股票果然直線跳水,但因為跌得太快,報價嚴重延時,100多塊的時候下的單,成交時卻已經到了80塊。而他看到已經跌過頭了,反過來又想賭上漲的時候,又同樣因為報價延遲,成交價高了 15塊。這一來一去,很快利弗莫爾又一次破產。

兩次破產,幾乎是完全相同的原因。年輕的利弗莫爾明白了,市場是有自己規律的,如果不瞭解規則就盲目交易,一定會虧得一分不剩。

以上就是利弗莫爾的第一個股市生存法則:華爾街永無新鮮事,因為人性永不變。因此,利弗莫爾從歷史中去學習,總結出了一套股價預測算法,又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開始升級完善自己的算法。

市場從來沒有錯,要與趨勢為友,順勢而為。

股市交易中,一般中小股民不想費勁、懶得思考,只想知道哪個股票賺錢,熱衷於別人推薦的股票、打聽內幕小道消息。賺到錢就會覺得都是因為自己聰明,一旦虧錢又會說都是被別人害的,抱怨有人搞鬼、市場太糟糕。

而利弗莫爾恰好相反,他從不抱怨市場、 責怪別人,而是時刻在反省自己的錯誤, 並且從中學習,升級自己的交易策略。他說,“凡事都有兩面, 可股市只有一面。市場沒有錯,錯的只能是人。”多年的經驗告訴利弗莫爾,有人可能打敗某隻股票,但沒人能打敗市場。

“在空頭市場中我發現,不失去自己的部位的確很完美,但研究盤勢、判定適於操作的時機更重要。如果一開始就是正確的,你就不會看到自己的利潤遭到威脅,也就不會感覺堅持下去有什麼困難的。”

簡單的理解是:如果你的單子一進場就盈利的話,那麼你的心態就會很好,比較容易把單子拿到止盈,因為心態好。所以做事情第一步就要做對,但第一步就做對不是很簡單的事情,所以還是要嚴格按照自己的交易系統來操作,因為好的點位不好等,但一旦等到就要堅決進場。

在利弗莫爾的一次破產中。不滿30歲的利弗莫爾已經在市場裡摸爬滾打了15年,也能夠穩步盈利了。這一年股市交易火爆,利弗莫爾卻預測經濟環境變差、市場發生錢荒,難以支撐牛市走下去,一場股災在所難免。於是他開始大舉做空。雖然他預測對了,但是又一次破產了。原因就是,他比市場早了一步,沒有等到市場的轉折就出手,在趨勢的大潮上被一浪拍死了。

利弗莫爾這次又收穫了教訓:很多人都能預測對,這算不了什麼,難的是在正確的時機採取行動,把錢賺到口袋裡。只有耐心等待市場趨勢來到你這一邊,才能事半功倍。

等到第二年,利弗莫爾終於等到了市場崩潰的信號,靠著從證券公司借來的錢,大舉做空,成功賺到了100萬美元。股市崩盤哀鴻遍野,以至於當時的金融泰斗JP摩根也不得不專門跟利弗莫爾打招呼,請他高抬貴手、停止做空。

“市場不會在光芒四射的至高點上結束,也不會在形態的突然反轉時結束,市場經常在大多數股票下跌之前很久就已不再是多頭了。”

利弗莫爾強調不要盲目的去博市場的頂或者底部,因為行情爆發會有慣性衝高或者下跌,如果主觀臆斷的去預測那麼很容易被打止損,所以應該避其鋒芒,等待其趨勢走弱再做行動。

股民中經常有傳言說,市場大漲大跌,是被利弗莫爾、索羅斯這樣的大作手給控制的。但利弗莫爾本人明確否認這種說法。 他認為,沒有誰能控制市場、打敗市場。 大作手們本身不造勢,而是根據市場已有 的趨勢操作,把市場當做盟友,才成了大贏家。你可能要說,我也知道要順應大勢,可實際操作太有難度了,如何判斷趨勢、利 用趨勢?這裡利弗莫爾有兩個訣竅。

第一個是判斷趨勢的訣竅:要尋找最小阻力方向。

眾所周知,股價是由買賣雙方共同交易的結果。多空雙方哪邊資金更多、力量更強,股價就走去哪邊。換句話說,股價就像流水,哪邊阻力小、走起來省力,就往哪邊走。

比如一個股票已經跌了很久,已經很便宜了,外界環境也一片大好形勢,這個時候,該賣的人已經賣光了,剩下的人也已經不願意賣出了。即使出了壞消息,股價也沒怎麼下跌。可只要出現好消息,就有人大筆買入,股價會很明顯地上漲,這種情況下,股票的最小阻力方向就是上漲。 尤其要關注一些關鍵點位給出的信號,比如10、100、130這樣的整數關口、歷史最高價等。一旦價格突破,就會吸引更多的人和錢進來,股價就會加速上漲,短短几天的漲幅遠超過之前幾個月甚至幾年的。

我們來看一個利弗莫爾在小麥期貨上的案例。當時,別人問他對小麥走勢的看法,利弗莫爾說,現在要做的就是觀察等待,等價格超過1.2元再動手。就有人問:“現在是1.14元,不是更便宜嗎,為什麼要在更高的價格買呢?這樣利潤不是少了嗎? ”利弗莫爾回答,現在價格是低,但不能確定會上漲。與其盲目下注, 不如等待趨勢形成,少賺點沒關係,我要的是更穩妥的利潤。接下來幾個月裡,小麥期貨一直在1.1到1.2元之間波動。終於有一天超過了 1.2元,利弗莫爾才開始買進,價格果然快速上漲,他也隨之一步步增加買入,擴大利潤。

一般人信奉“低買高賣”,而利弗莫爾喜歡高價做多,低價做空,看似不合理,實際上他是在明確了趨勢的方向後,搭上便車穩穩地賺大錢。

第二個是利用趨勢的訣竅:牛市做多,熊市做空。

利弗莫爾曾經遇到一個老頭,這個老頭有點像武俠小說裡的掃地僧,看上去其貌不揚,平時話很少,從不打聽內幕消息,也從不抱怨,據說在股市裡賺了很多錢。有一次,一個年輕股民給老頭推薦了一個股票,過了幾天,年輕人興沖沖跑來說,已經漲了7個點了,快點賣掉吧。可老頭笑眯眯地擺擺手,淡定地說:“如果我賣出了,我就丟了我的倉位了。這是牛市啊, 你懂的!” 利弗莫爾認為,這是他接受過的最好的一課,那就是:賺大錢不能靠細碎的波動, 而要靠大趨勢。很多小股民在牛市裡“只賺指數不賺錢”,原因在於不斷地買賣、 換股,老想趕上每一次上漲,迴避每一次 下跌,反而錯失了大牛股、大波段。其實 牛市的最佳操作策略,就是買入並持有。

股價的趨勢是由市場資金和情緒共同推動的,趨勢一旦形成,雖然中間有波動反覆,但仍然會在一個階段裡保持一個大的方向趨勢。即使發生一些意外情況,也跟趨勢同步。因為在牛市中,大家眼裡只有好消息,壞消息會被忽略,甚至壞消息也會被解讀為好消息;在熊市中,壞消息則會被放大,好消息會被忽略。

犯錯的永遠是自己,要與自己為敵, 克服人性弱點。

華爾街作為最賺錢的地方,匯聚了全球的精英。那是不是說要想做好投資,就需要高智商高學歷呢?可如果是這 樣的話,世界上最有錢的人應該是大學教授。事實並不是這樣,反而,很多高智商的人,投資做得還不如平均水平。例如大科學家牛頓,曾在一次股市泡沬中鉅虧, 損失了2萬英鎊,相當於現在的幾千萬元人民幣,最後說出了那句名言:“我能算得出天體運行的軌跡,但無法計算人性的瘋狂。” 反而是利弗莫爾這樣只上過小學的人,成長為了一代股神。著名基金經理彼得·林奇說過:“要成功投資,你只要可以做五年級的數學題就夠了。” 這當然不是說,知識和文化不重要,而是說,決定一個人投資能否成功的要素,不是智商,而是心理。要想在股市中成功, 必須克服貪婪、恐懼、無知這些人性的弱點。利弗莫爾甚至說,一個正常人進入股市,本身就是個錯誤。

探究錯誤的原因遠比研究自己的成功有益得多。但人有逃避懲罰的天性,把一些錯誤和失敗聯繫在一起,你不會希望發生第二次。所以,股市裡的所有錯誤都會傷害你的兩個敏感的地方----你的口袋和你的虛榮心。

我們需要經常覆盤,覆盤是提高交易的水平的一個有效途徑,可以通過覆盤來尋找自己的交易中的錯誤,就像打仗一樣,平常多流汗,打戰少流血。覆盤雖然枯燥費時,但很有效,覆盤和下棋的打棋譜是一樣的,上世紀90年代的圍棋,韓國棋手在世界各項大賽中奪取冠軍頭銜是最多,為什麼?是因為他們的棋手每天的覆盤時間都超過10個小時。

我們在大部分領域,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須找專家、高手指導,甚至需要完全按照 他們說的做。看病要找醫生,打官司要找 律師,車壞了要找修車師傅。

可在證券行業,這條法則卻失效了。股票投資並不像治病、打官司、修車一樣,權威和經驗並不意味著正確。哪怕是上市公司的老闆,掌握了公司所有信息;哪怕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熟知經濟運行規律,也不一定能在股市賺到錢。股市有自己的邏輯,除非你能從股市中持續賺錢, 否則永遠稱不上專家。就算這樣的股市高手,有一套賺錢心法,可要是讓他判斷一個具體股票明天的漲跌,也不會比一個大猩猩拋硬幣的準確率高多少。

總結

我們總共講了利弗莫爾的三條股市生存法則:

第一個法則:華爾街永無新鮮事,因為人性永不變。股市的背後都是人與人的博弈,投資者需要從歷史中總結規律,也要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教訓。

第二個法則:與市場為友,順勢而為。投資者可以通過尋找最小阻力方向來判斷趨勢,牛市做多,熊市做空,忽略小波動,著眼大趨勢,賺取穩健的利潤。

第三個法則:與自己為敵,克服人性的弱點。要想在市場中長期生存,就不能像一般人那樣想著“天上掉餡餅”,而應該始終保持獨立思考,拒絕聽信權威專家和內幕消息

最後,我們再說說利弗莫爾這個人。他的結局非常悽慘:在1929年大賺一億美元過後,他開始變得過於自信,再次違背自己的交易原則,甚至想控制市場走勢,結果財富又一次快速蒸發,五年後宣告破產。 同時,利弗莫爾又先後經歷了精神患病、 婚姻破裂、兒子殘疾等打擊,一步步走向崩潰。1940年,63歲的利弗莫爾,在一個酒店的衣帽間開槍自殺。經人清點,他死後名下財產約500萬美元,距離巔峰時縮水95%。

他留下的遺書意味深長,有一句話是:“我的一生是一場失敗。” 利弗莫爾一生中在市場中反覆經歷暴富和破產。每次破產,無一例外都是因為偏離了自己的原則,比如受人干擾、輕信別人、貪戀更多的財富和勝利,甚至妄圖去 控制市場。知易行難,就連這位熟知股市生存法則的大作手,也一次次敗給了市場和人性,何況我們普通人呢?今後,當你到重大決策的時候,不妨再來回顧一下利弗莫爾留下的這些原則,理性判斷,順勢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