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文化发展的载体,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如何促进大学的产生?

文:细说风云文史

引言

城市,是一个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职能的人类聚落。从十一世纪开始,西欧的一些旧城市逐渐有了复苏的迹象。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些手工业者和经商的人,逐渐脱离了农村,加上一些从村庄中逃出来的农奴,他们聚集在一起,进行生活、生产和各种物品的交易,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人类聚落。这就是西欧中世纪城市的雏形。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

“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在他们看来,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复苏和发展,正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结果。

一、中世纪的城市兴起,是文化发展的摇篮,也让人们对文化的追求空前高涨。再加上当时的政治环境、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的各种需求,也或直接或间接的促成了大学的形成

当人类的精神文明快速发展,智力和情感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有更多精神层面的追求,来充实自己的头脑。

城市是文化发展的载体,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如何促进大学的产生?

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这是人类这种高等智能生物发展所经历的必然阶段。在中世纪的中期,也就是十一世纪到十二世纪之间,一些高等教育就已经在某些地方存在着。于是“大学”这个词就出现了。

“大学”出现的初期,与我们现在所谓的大学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它来自于拉丁语,其实是行会的意思。很多手工业者,或者艺人和有思想的学者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

直到十四世纪,大学这个词才被用来指代我们意识中的那种学校。所以,我们无法追寻中世纪这些大学产生的具体时间,这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尽管很多大学都尽量将自己的发展历史说的年代久远,以彰显自己的厚重历史积淀。可是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西欧中世纪的大学,其实是在十一世纪到十五世纪这个时间段逐渐形成的。

  • 政治因素

在十一世纪到十四世纪期间,除了英国以外,欧洲绝大部分的国家,依然处在传统封建社会时期,高度的中央集权还没有完全产生,国家的权力四分五裂,被很多封地的封建领主瓜分,领主之间争斗不断,人民的生活十分艰难。

而这种条件下,宗教发展就显得十分迅速,在人们的心中,教会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教皇的身份要凌驾于国王之上。所以在权利争斗的过程中,王权逐渐败下阵来,神权再一次宣告了自己的至高无上。

城市是文化发展的载体,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如何促进大学的产生?

西方著名历史学家汤普逊曾经说过:

“中世纪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中世纪教会的历史。”

在教会的神权与国王的王权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国王所在的有行政功能的城市发展严重滞后,而在欧洲的社会各处,也因为封建制度依然是以土地为核心,所以人们的发展中心还是农业。

各种阶级矛盾主要还也是为了争夺土地,忽略了城市的发展。直到十字军东征,西欧的封建领主才大梦初醒。十字军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当时的封建制度,让传统的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落。却因祸得福,促成了城市的兴起,农业不再是人们生活的全部。

商品交易快速发展,让商人和手工业者开始增多,这些非体力劳动的民众,逐渐成为了城市的主导,占据了城市人口的大多数。

掌握了经济命脉的民众,开始逐步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了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管理者的一些职权,也逐渐落到了这些市民的手上。

这些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巩固和壮大自己阶级的实力,确保自身的利益可以长久的延续下去,于是他们开始着眼于组织一些行会。这些行会不但是一些具有共同目标、志同道合同伴的聚集交流场所,更多的是可以培养下一代接班人。

城市是文化发展的载体,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如何促进大学的产生?

在行会中,有经验的前辈充当老师的角色,他们公开的传授自己的知识,其他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听课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从而成长为下一代的商人或者手工业者。这就是大学的雏形。

当时的各式各样的行会,依然没有摆脱教会的控制。或者说正是教会属意他们不断发展,吸纳新鲜血液。所以这些初期的大学,很多学习内容是与教会息息相关的。早期的大学也是教会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对民众进行精神同化的一个手段。

  • 经济因素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已经很难跟得上时代的进步。各种矛盾在城市中逐渐显现出来。城市的手工业欣欣向荣,商品交易的影响面也越来越大。

当大笔交易不断发生,人们发现,落后的思想意识根本无法支撑他们,为这些商品贸易制定一个完善的规则。这就直接导致了贸易的纠纷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人想到去寻求法律的帮助。可是法律本身也并不十分的完善。

为了让人们的思想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匹配,商人们也开始思索,是否应该试试高等教育,提高民众素质,也为自己培养人才。有了商人的投资,大学发展的十分迅速。

  • 文化因素

十一世纪,十字军长达两百年的东征开始。不评价这次战斗的立场与历史背景,单看它的表象,最直接的就是瓦解了西欧传统的封建制度,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以农村为核心的社会结构,逐步向以城市为核心过度,从而直接促进了城市的壮大。

城市是文化发展的载体,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如何促进大学的产生?

在这种条件下,资本主义的种子已经种下,就等着时间的培育浇灌,发出新的萌芽。十字军的东征,还直接增加了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文化的交流,让人们的思维更加丰富,也更加开放。

人们更愿意去接受新的思想,在这种特定文化氛围的前提下,大学的产生就顺理成章,得到了很多普通民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大学雏形产生后,就与城市再也无法分割。大学依与城市而建立,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师资力量,或者是大学成员的后续发展方面,都要依赖于城市的支持

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对社会经济的要求相对较高。中世纪的欧洲,大学一般都会出现在比较繁华的城市。这些城市普遍拥有十分发达的经济,物质生活的满足会让民众对精神生活有更高的要求,才会想去学习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大学的存在才会更有意义。

  • 社会的发展,城市的进步为大学创造了物质条件

中世纪的大学,是依附于城市存在的。高度发达的经济,产生了很多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商人集团,他们为大学提供了启动资金。

而城市的繁荣,往往伴随着交通便利,人口的增多,这也为大学提供了稳定多样的学生的来源。这些学生的需求,也是大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有需求,才有供应,当人民有学习欲望的时候,大学才有存在的意义。

城市是文化发展的载体,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如何促进大学的产生?

最重要的一点,是大量教师的出现。他们最开始只是一群有经验,有阅历的人,分别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一些研究。而在大学的出现之初,这些教师更多的是与学生交流。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大学功能得到完善,这些教师就彻底脱离生产,变成了专门传道受业解惑的工作人员。

汤普逊在《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中提到:

“只有富裕的城市才能为创办大学提供大笔金费,解决广大师生的食宿问题,使大批不事生产、专门从事教学的人积聚一处。”

所以城市的发展为大学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物质基础,是大学能够长久发展壮大的关键。

  • 城市为大学的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生活保障

人们对大学的需求,除了对精神文化的向往以外,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学习,可以为自己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随着西欧传统封建制度瓦解,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涌入城市,他们的涌入加速了城市的发展,这些后来的居民也意识到,想在城市长久的生活下去,必须要提高自己,跟随城市人学习各种知识,才能让自己有更好的发展。

而城市这个巨大的机器,想要运转起来,对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当大学的学生学成毕业后,城市有很多的空位去接纳他们,让他们为城市工作,为他们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让毕业生得到生活保障。

三、城市孕育了大学,为大学提供了很多必要的条件,而大学也反过来为城市提供了很多帮助和贡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城市与大学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帮助的共生关系

大学作为文化的交流中心,它的存在,对于其所在城市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纵观那些世界顶级学府,他们对城市的改变,不仅仅局限于几个宏伟高大的建筑,不只是外观的一种优化,也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巨大进步。

城市是文化发展的载体,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如何促进大学的产生?

大学不只能促进城市民众的整体文化水平提升,为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多的指导。更为城市鉴定了文化基础,培养了许许多多的能人和大师,为城市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综上所诉,大学与城市的互动,可以说是一个良性循环,城市孕育了大学,而大学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所以西欧中世纪的大学兴起,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它是西欧迈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大学让西欧的文明更加闪亮,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教育的依赖,让教育从宗教转变为更偏向实用性,培养出城市建设需要的人才。

这是文化发展的一个巨大进步,大学的宗旨,从来都不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奴化人民思维而存在的。只有让教育用之于民,为城市服务,大学的价值才会得到最大的体现。

参考历史文献: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世纪经济社会史》

《欧洲中世纪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