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獵人:讓下一個人有車可騎

共享單車獵人:讓下一個人有車可騎

goalblue

本週話題

一說起共享單車,你首先想到什麼?今天,為藍想跟大家聊聊單車背後一個特殊的人群——單車獵人。

中國需要多少共享單車?上海突破了百萬輛,成都平均5人攤1輛。

單車多得撲了出來,擠佔人行道阻礙交通……

一直致力於維護文明秩序的單車獵人們也連連呼籲“忙不過來”。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從2016年開始,“共享單車”成為了許多城市裡的一道風景線。一個APP,幾塊錢的費用,解決了人們“最後一公里”的痛點。

與此同時,它又成為了一塊人性試金石,單車“墳場”、惡意佔有等現象開始出現。“單車獵人”由此而生,用個人的力量默默維護共享單車的秩序。

共享單車獵人:讓下一個人有車可騎

2017年4月,北京海淀區一小區內,一位市民騎著共享單車,從被人為堆在一起的共享單車車堆前駛過。車堆足有一個人高,其中包括摩拜、ofo、bluegogo的共享單車。據附近一位燒鍋爐的師傅介紹,共享單車被人疊起,或與其在小區內亂停佔道有關。

共享單車獵人:讓下一個人有車可騎

著力解決人們出行“最後一公里”的共享單車企業,自去年拉開市場大戰。如今這些赤橙黃綠色的單車,在為大眾提供便利的同時,其亂停亂放也佔用了公共空間和資源,擾亂了城市秩序,與其“綠色出行、減少交通擁堵”的初衷相去甚遠。

共享單車獵人:讓下一個人有車可騎

共享單車獵人:讓下一個人有車可騎


今年2月,交通部部長李小鵬在新聞發佈會上,肯定了共享單車是解決“出行最後一公里”問題的好方案。

與此同時,共享單車競相進軍二、三線城市,整個行業加碼競爭、無序投放的亂象,卻與其初衷漸行漸遠。

單車獵人的出現解決了一部分問題,但更多的問題,還需要使用者和企業共同去規範整個市場。

關於一個社會問題的解決,為藍低碳發展促進中心的創始人兼執行長子雯曾提出:

  • NGO的角色是培育社會基礎,提出社會和環境問題,倡導公眾關注和改變。

  • 商業公司能夠提出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案,也只有商業的介入,才能加快產業的進步,吸引更多公眾關注。

  • 有了社會基礎,商業解決方案,政府也願意提供政策支持,在NGO、商業和政府三方聚力的時候,一個社會問題才有可能最有效的得到解決。

共享單車的出現的確給城市生活帶來了方便,尤其在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上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方法。在共享單車這條競技之路上,早已不是由市場範圍和投放數量來決定企業的生命。希望共享單車企業能夠在投放的同時,也能有更好的單車管理機制,不浪費社會資源,不給地球增添負擔,採用更有效的商業模式方能走的更遠。

關於共享單車和單車獵人,你想說點什麼?

本文素材來源於澎湃新聞、騰訊新聞,為藍整理,公益發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