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那么哪些文物可以被评为华夏第一国宝(含未发现的)?

旅人在哪里


我心目中的第一国宝的标准,是“××之最”,比如体积最大、目前发现最早、工艺最复杂;或者是承载了某一种文化或见证了某一文明的文物。

陶器类: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

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的文明,距今有四千多年的时间。这件黑陶杯厚度仅有0.2毫米,故称其为蛋壳陶。四千多年前的制陶工艺该是有多么的精湛,才能制作出如此高难度的器具,它能保存下来,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瓷器类:元青花瓷器

青花瓷从唐朝开始产生,至元朝呈现繁荣,再到明清达到顶峰。而元朝因为统治时间短,再加上是游牧民族的统治,他们的性格偏向于粗狂和豪放,所以就导致精美的青花瓷很少。再加上后世人为的破坏,所以现在全世界元青花的存量不足400件,其中大半部分在国外,所以元青花是很珍贵的文物。

青铜类: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是商后期铸造来祭祀的鼎,它是目前已知的我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代表了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也见证了一个历史时期的发展。

玉石类:秦始皇开国玉玺

我们都听说过一个典故,叫“完璧归赵”,其“主人公”是价值连城的和氏璧。此玉色泽温润,体型很大,在当时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物。后来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了全国,他命李斯在和氏璧上篆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用来作为传国玉玺。这块玉玺后来也成了正统统治的象征,成了历代统治者争夺的对象,它见证了一个个政权的兴起与凋落。后来在战争中几经沉浮,至五代后唐时期最后一次出现,就再也没出现过。



书画类:《游春图》和《平复帖》

我国现存最古的国画,是隋朝展子虔画的《游春图》;最早流传有绪的书法作品,是晋朝陆机所书的《平复帖》。此两卷作品在历史上辗转易主,最后都到了我国近现代收藏大家张伯驹的手里,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拼尽全力保护,才没有使它们落入日本人的手里。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无偿捐献给了国家,它们终于有了最好的归宿。


小先生348


如果论宝物的珍贵程度,传国玉玺、九鼎这些都是国之重器,象征的华夏几千年的文明传递!但是这样“宝物”象征意义更大,如果让我选择,我会选择《永乐大典》,先秦诸子百家著作,还会选择《三坟》,不是说《黄帝外经》《青囊书》不珍贵,而是前面几部书代表我们的历史,填补历史的空缺!

三坟:伏羲、神农、黄帝,这三人都可以堪称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上古三皇,而《三坟》传说就是记载这三位圣皇的,如果三坟重新现世,上古三皇时期的画面在我们面前展现出来,任何一位华夏子孙怎能不心潮澎湃?

永乐大典: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号称明朝版大百科全书,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3.7亿个字要记载古代多少珍贵书籍?也许好多失传已久经典书籍就可以流传下来!这些都是先祖们就给我们的财富!

先秦诸子百家:在那个百花齐放的年代,各种思想激烈的碰撞,绽放璀璨的火花,但是遗憾的是留下来的非常少,更多的都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想想都觉得心痛!儒家、道家、商家、墨家……流传下来的思想多精彩就不用赘述了,但是失传的绝对也很精彩!

宝物固然珍贵,但是历史知识是我们的民族的根民族的魂!


雪流星落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期间许多国宝文物遗失,让人无限唏嘘。

说到文物的价值,肯定是文献类的为最高等级,以下是我认为的最希望看到的华夏重宝,我相信这些文献肯定也在等待世人的发现,希望能重回华夏文明之途。

《连山易》、《归藏易》、《黄帝外经》、《乐经》、《六国史书》、《青囊书》、《山海图经》、《鲁班书》、《永乐大典》、《兰亭序》

《连山》《归藏》

《周礼》有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一曰《归藏》,一曰《周易》”,而此说认为《连山》为神农时代的筮书,神农也称“连山氏”,《归藏》为黄帝时代的筮书,黄帝也称“归藏氏”,后夏用《连山》,商用《归藏》,西周所用之书则冠以“周”字,名为《周易》;

《连山》是以四季六气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为吉凶判辨之坐标,以三元九运为时空转换,其以艮(山)为首。而《归葬》的易卦图也不同于《周易》,在万物取象上更加具体。古人曰,这三本易书组合到一起,才能算作真正的易经。如今在王家台秦墓中挖掘出了疑似《归葬》的易占简,学者仍在研究中,真希望始皇陵里面藏着完整的两本书。

《黄帝外经》

《黄帝外经》顾名思义,相传是一本总结中国远古时期外科医术方面的书籍,与《黄帝内经》相搭配,一主外一主内。古人认为它最开始是俞跗所著,又由后世医者断断续续补充,最终形成《黄帝外经》。不过由于保管不善,整本书毁于一场大火。实在让人痛惜!

后世所传的《黄帝外经》皆为明朝时的陈士铎所写,完全不是那回事。

《乐经》

乐经为先秦六经之一。可惜在秦后失传,导致后世只有“四书五经”。《乐经》收录了很多先秦时期祖先们总结下来的纯乐理内容,里面音阶和音律都十分讲究。可惜却毁于一场大火,让华夏的音乐文明戛然而止。

《青囊书》

《青囊书》为华佗所写,这本书倾注华佗毕生心血与行医经验,记录着华佗最为神奇的医学外科方面的精髓。但却由于徒弟的保护不周,成书不久便惨遭焚毁,当时只抢救出了记录着“五禽戏”与“麻沸散”等等寥寥几页,实在让人惋惜。

《山海图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主要记述了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山海经》原来是有图的,叫《山海图经》,魏晋以后已失传。现在的图都是后人凭想象伪造的,完全失去了本意,也让山海经成了神话故事,让人遗憾。

《六国史书》

《六国史书》是记载关于六国历史的一本丛书,但是由于秦始皇时期,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就将很多关于六国历史的书籍烧毁,导致现在的人看六国的历史就太简单了,让春秋战国的历史失去了色彩。

《鲁班书》

《鲁班书》是中国古代一本关于土木建筑类的奇书,据传为圣人鲁班所著。上册是道术,下册是解法和医疗法术。不过真正的《鲁班书》已经在历史的跌宕中无迹可寻,现存的很多版本真假难辨由于是禁书,所以不说也罢。

永乐大典和兰亭序还在墓里面静静地躺着,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其真正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