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老是降准,却不降息?

万事皆空70


当前的货币政策,在未来很一段时间对于经济增长其实是无效的。

首先货币政策本身就是"有效的刹车,无效的油门",对于促进增长他是很乏力的。

其次就是众所周知08年四万亿计划,在当时西方经济体一片悲观的时候四万亿确实发挥了他的刺激作用,我们国家经济并没有像欧美国家一样迅速衰退,但是这也同时导致了一个问题,杠杆率高启,杠杆率高,企业资产负债表质量势必不良,风险性很大。

而贷款利率其实已经不是央行直接给定的了,13年开始央行只规定一个政策利率,各商业银行对于贷款给企业的利率有一定的选择权,一般认为贷款利率=基准利率+通货膨胀+风险溢价。前两个不用管,重点就是风险溢价,前面说了,极高的杠杆率使得企业资产负债表质量不佳,风险很大,所以商业银行目前不愿意把资金贷给企业,这里的企业一般是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因为国有企业默认政府背书,即使杠杆率高也认为他偿债风险不大。

所以现在不是降息不降息的问题,目前其实货币环境很宽松了,大企业贷款利率并不高,因为他们风险不大,风险溢价低,但是小微企业不同,他们风险溢价高,贷款利率就高。

我个人看法,此轮降准的目的其实是为了保证货币环境不紧缩。在前几年,我们国家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双顺差,又因为我国是强制结汇,为了保证货币环境不至于大规模放水,加准备金率是正常的,换句话说,加准备金率是为了锁住那一部分外汇。现在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外汇储备大规模减少,笼子里鸟都没了,留着锁也没用了啊,降准也是正常。


由灰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各专业银行在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以便各专业银行有资金放贷,以此促进经济发展!


古涯


为何老是降准,却不降息?先降准后降息,在全球发达国家零利率环境下,我国利率同样是下行趋势,降息预期升温。

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是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抓手,是国家宏观货币政策的最重要工具,根据经济运行状况,逆周期操作,其目标是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减少波动,防止经济运行大起大落。

为什么老是先降准。一是从需求端分析,企业总是先保正常运行,再降低成本。降准可以增加流动性,优先解决企业运行难题。二从供应端分析,央行在降低存款准备金方面还有空间,政策操作性比较容易,不太受其他政策约束。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全球经济冲击背景下,全球央行首先是给市场注入流动性,让经济能运行。

再来分析降息。降息比降准政策难度更大,因为我们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降息要考虑的问题很多,要达到平衡。一是目前央行利率与民间利率差距很大,打通民间利率与央行利率需要时间。二是降息与存款利率有相关性,贷款利率通常高于存款利率,而存款利下调与百姓密相关,二者要平衡。三是降息与汇率有相关性,与吸引外资有相关性。利率太低,外资易撤离,汇率太贬值同样外资易撤离,保持汇率稳定和利率比较优势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因此,利率调整就相对考虑的因素多一些。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仍处于巨大的不确定性之中,中国抗疫和复工复产都走在世界前面,在降准的基础上,加大降息力度,时间窗口期巳经来临。宽松和积极的央行货币政策,有利于中国经济快速恢复,重构全球经济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