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15位退休老人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奔走多年

在清镇,有这样一群平均年龄70多岁的老人,长期奔走在家乡脱贫攻坚第一线,他们虽鹤发暮年,却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用白首之心诠释着对家乡发展的初心和使命,用行动在故乡这片土地上写下了最生动的一页又一页。

清镇15位退休老人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奔走多年

15位老人“应召”回老家
这群老人就是清镇市麦格乡观游村脱贫攻坚老年帮扶团。他们的故事要从一个电话说起,那是2014年10月的一个周末,退休在家的老校长秦永泽,接到了老家驻村干部胡元贵的电话:“老校长,我是老家观游村的胡元贵,现在又来驻村,想请您为家乡脱贫攻坚出出点子。”
打这样的电话,胡元贵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他没想到的是,一听是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不到一个月,秦永泽等15位散居在各地的“老观游人”回来了。他们中有曾经的乡镇干部、中学校长、临床医生……年龄最小的55岁,最大的87岁。
他们怀揣一颗助力家乡发展的赤诚之心,成立了“观游村脱贫攻坚老年帮扶团”,决定以1936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贺龙、萧克率领红二、六军团长征过观游留下的故事为切入点,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整合富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将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使观游红色文化变成既具有精神内涵,又具有经济价值的“活资源”、“硬资本”。
四处寻访谱写“村故事”


说干就干,2015年春节还没过完,帮扶团成员就迫不及待地分工辗转清镇、贵阳、安顺、修文等地,总行程500多公里,采访40余人次,写下了5万多字的红色笔记,拍摄图片上千幅。其中,87岁的余大志,拄着拐杖与大家一起穿行在探寻家乡旅游资源的路上,红军抢过猫跳河、古渡索桥、溶洞、古迹等旅游资源地,到处都留下了他们考察的足迹和汗水。
红军长征过观游的历史,最终被他们整理成《侦察部队过索桥》《家乡的红军井》等12篇文稿,以文字的形式将这段珍贵的红色记忆留存下来。“五大娘造饭”“村民志愿入伍”“寒冬怕扰民宁卧杉树林”“石三娘摆渡”等民拥军、军爱民的故事被更多的人熟知。
此外,还把每年的正月初三定为“迎军节”,为红色精神注入新时代灵魂,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把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当前脱贫攻坚的发展优势。
出力出钱建设家乡
2016年10月,观游村石龙洞景区1000米长的观光旅游公路建设开始施工,挖掘机、破碎机震醒了沉睡的山谷,村民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为修这条路,老年帮扶团64岁的余光云带头捐款1100元,还主动上门动员村民支持旅游开发,无偿献出土地修路。

为支持索桥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帮扶团87岁的余大志带头捐出300元,此后秦永泽、胡元银、屈元祥、余光云、秦永富等纷纷捐款献爱心,老年帮扶团共捐款3000多元。捐资修路、寻古访史、整理红色笔记、拉项目、找资源,不拘一格发挥余热作贡献。不仅没领过一分钱报酬,还捐资5万多元。帮扶团的奉献,处处温暖着众乡亲。
为考察村里的旅游资源,身患重病的余光云组织40多人,带着弯刀、镰刀、锄头等工具,冒着近30摄氏度的高温,钻进荆棘杂草丛中砍路,累了靠在土坎边休息一会,渴了喝一口山泉水。接连苦干两天,砍出了一条5000米长的山路,便于外人了解观游村独特秀美的自然风光。
2014年10月,余光云、胡元军、杜华国、杜华林等10多人,带着矿灯,划着橡皮船,探险石龙洞旅游资源。进洞后约1公里,有一隘口,钟乳石形成的石崖与水面相接,无法前行,大家只得返回。2015年3月,老年帮扶团的秦永泽出资1000元,请人凿掉石龙洞内隘口处的石崖,凿出了一段5米长、1米高、6米宽的通道,人只能匍匐在橡皮船上才能通过。大家再次进洞内探秘,发现暗河两侧的钟乳石琳琅满目,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美不胜收。老年帮扶团组织的这次溶洞探险,花了9个多小时,但是从此将洞内风光让世人知晓。

打造6个旅游风景区
老年帮扶团的积极奔走与无私付出,引起了省、市各有关方面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村支两委乘势而上,如今观游村作为清镇市村级农业嘉年华示范村、清镇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清镇市委党校党性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特色农业产业初具规模,各种旅游业态应运而生,开始接待外地人观光游览。2018年,猕猴桃、优质红米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旅游资源性资产达到157万元,全村提前两年整体脱贫。
观游村的旅游开发前景就在眼前,将打造红军长征徒步体验的红军路;种植既有经济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9种花、果、药产业带;建设红色教育、种养殖、民族民俗文化展示等三个特色基地;打造索桥古渡、溶洞群开发、峡谷漂流及原始森林观光、猫跳河露营、宗教文化、田园风光等6个旅游风景区等。
本是退休颐养天年的银发老人,却自觉扛起助推家乡脱贫攻坚的历史责任,在家乡这块土地上继续谱写着新篇章。

编辑:王健 来源:天眼新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