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半的寶寶,不聽規則不按照指定要求做,是不遵守規則還是不會呢?有什麼引導方法?

蔓兒媽媽


我很鴻雁育兒,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3歲的寶寶已經有了自我意識,喜歡按照自己的意思做事,但是這時候還沒有規則意識,規則意識是需要生活中父母或幼兒園老師對其鍛鍊和培養的。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呢?

1、規則要少,簡單易懂

不立規矩,無以成方圓。對於孩子來說,讓孩子明白和遵守自然規律、社會常見規則,不做危害社會的事情就行了,給孩子立太多的規則,一是孩子容易有逆反心理,二是可能會阻礙孩子自由探索世界的興趣,所以給孩子立規矩要簡單明瞭。

比如,一開始給孩子定下定時定點吃飯的規則,在吃飯的時候,孩子只要能做到餐桌前半個小時吃完飯就可以,至於他喜歡吃什麼菜、用什麼餐具吃、是不是細嚼慢嚥,這些都先不用規範孩子。等孩子學會遵守定時定點吃飯的規則後,再給他立其它的吃飯規矩:比如如果有客人必須等客人入座後才能開始吃飯、吃飯的時候不能看電視、吃飯不能用手抓要學用餐具吃飯等。

2、共同遵守規則

在很多家庭裡,規則不用來幫助孩子成長,二是家長用來管教孩子用的。很多家長立的規則,只是針對家長一個人。孩子不能玩手機,家長卻可以無限制的玩手機,想讓孩子遵守規則,家長必須自己先做到,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當規則成為一家人不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時,孩子遵守規則,就會變成一件很自然的事。

3、有規則就要有後果

立規矩時,很多家長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是:只會嘴上耍狠,卻沒有實際行動。比如當孩子不遵守規則時,家長常說:“再不聽話,就讓壞人把你抓走。”第一次聽到的時候,孩子會很害怕,可能就遵守了規則,兩次三次之後,孩子就不聽大人的話了。

所以,規矩要想有效,後面必須跟著結果,如果不遵守規則就要讓孩子承擔後果,否則就只是嚇唬孩子的把戲。比如孩子在遊樂場打人了,給他講道理、逼他道歉都是沒多大作用的。在孩子第一次打人的時候就要明確告訴他:“再打人就不能再玩了,立刻回家”。孩子如果再犯,就立馬帶他回家,任他怎麼求饒,都不能心軟妥協。這樣孩子就會明白,爸媽是說到做到的,孩子失望的體驗比家長說一百遍威脅的話都有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後果一定要合情合理,而且和孩子犯的錯有關係,不能是隨心所欲的懲罰,更不能傷害孩子的心理健康。當然如果孩子做對了,要及時的給予鼓勵,強化孩子好的行為習慣。

4、使用獎勵機制

當孩子想要某個東西,比如想要某件玩具的時候,不馬上滿足他,二是對他提要求,比如當他堅持遵守某項規則三次後,就可以得到他想要的玩具,不遵守規則,再怎麼哭鬧也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一段時間之後,孩子就會養成某個好的習慣,自律性也就強了,以後就是沒有獎勵,習慣還是會保留下來。

5、讓孩子當監督員

就像我們上小學的時候,老師會讓最調皮的孩子當紀律委員,孩子要想把監督員做好,自己需要先遵守紀律,別人才會聽他的管教,所以調皮的孩子就會有所收斂,變成遵守紀律的孩子。這樣的方式在家庭中也是適用的。

先給家庭成員制定規則:比如吃完晚飯後,爺爺奶奶鍛鍊身體、爸爸媽媽讀書看報、孩子寫作業。讓孩子當監督員,不遵守規則的家庭成員都要服從孩子的管教。有生活的案例表明,半年後,孩子表現很棒,回家就寫作業,不但自己做的很好,隨時還監督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媽,就連爺爺奶奶的習慣也變好了。

讓孩子當家庭監督員,通過角色的轉變幫助孩子自律從而遵守規則。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記住:我們給孩子立規矩,是為了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濫用家長的權利或者是發洩情緒。尊重孩子,用合理的規則,幫助孩子養成規則意識。祝家長再培養孩子規則意識的時候,取得優異成績。


鴻雁育兒


你好,我是醬紫媽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提問[微笑]

有句老話叫做“無規矩不成方圓”,還有的說“

三歲看老”,三歲以前是建立規則的重要時期

,許多行為習慣和人格特點都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孩子自身的規則意識是模糊的,他們往往不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即便自己做錯了也不知道錯在哪裡。人生活在社會上,會受到各種規則的制約,如果能讓孩子從小建立規則意識,知道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規則的約束,不能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尤其在孩子三歲以前,那麼孩子長大了做任何事情才不會逾規越矩,不至於做錯事情。

要想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父母們要做到下面幾點。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首先要自律所謂言傳身教,“父母的教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要將孩子培養成講規矩的人,父母首先要從自己做起,父母要求孩子做到什麼,自己就必須首先做到。比如希望孩子不要看太多動畫片,父母就不要沉迷於手機。父母做什麼,孩子就會跟著學什麼,你自己都做不好,又怎麼去要求孩子呢?

構建一個和諧活躍的家庭環境

在一個和諧而充滿活力的家庭中,家庭成員之間和諧共處、充滿愛意、積極向上、井井有條,在這樣家庭環境成長的孩子,內心也會積極向上,充滿愛和溫暖,懂得是非觀念,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相反,如果家庭關係僵化、互相敵視,甚至惡言相對,會讓孩子也變得冷酷、暴躁、不守規則。

自由與規則相結合父母在與孩子相處時,通過建立規則維護秩序,建立的是規則而不是事事都要干涉。父母要在一定規則範圍內給予孩子更多的自由,讓孩子懂得自律。比如,可以規定孩子在一定時間內自由玩玩具,只要事後自己收拾好,不要在孩子玩的時候不停指導孩子什麼玩具該怎麼玩,或者嘮叨孩子把玩具弄得到處都是。如果孩子長期處在父母強力的管制下,要麼被管得逆來順受,沒有主見,內心壓抑;要麼出現逆反心理,受不了父母的壓制,幹一些出格的事情。

讓孩子體驗規則

三歲以前的孩子還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往往難以區分什麼行為是對的,什麼行為是錯的,更不能理解不遵守規則將會帶來什麼後果。父母可以在生活中通過一些實例來講解,也可以通過遊戲模擬場景或者講繪本故事等方式,讓孩子在反覆體驗中加深印象,逐漸意識到規則的重要性。放手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現在我們周圍的環境,存在較多的危險因素,父母生怕孩子受到傷害,會出於保護的目的包辦很多事情。比如,過馬路的時候,怕危險直接抱著或拉著孩子走;玩戶外遊戲設施,怕孩子受傷,處處小心看護。父母應該首先讓孩子明白不遵守規則會帶來什麼嚴重後果,比如,看到路上有車禍,就告訴孩子這是因為他們不遵守交通規則,所以不遵守交通規則很危險,可能會受傷之類。其次,應該主動讓孩子遵守規則,比如過馬路時,要教孩子“紅燈停,綠燈行”,邁出腳時“左看看,右看看,沒有車,可以過”。最後,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過馬路,父母在旁邊保證安全就行。編一些簡單有趣的順口溜,孩子更容易記住額!

讓孩子參與制定規則

父母總是會在平常為孩子制定規則,但這些規則對於孩子來說是被動接受的,執行起來就會比較困難。如果讓孩子參與制定規則,他就會更主動積極地去遵守,尤其是制定一些孩子、父母都可以共同遵守的規則,父母帶頭遵守,孩子會有成就感,自然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嚴格遵守你與孩子約定的規則

規則制定出來就是必須用來遵守的,除極個別的特殊情況外,規則絕對不能被打破,這是規則的嚴肅性。“規則不可打破”,在父母向孩子宣佈規則時就應明確告知,並在後面的行為中嚴格做到。有些時候,父母會因為一些目的而隨意改變規則,這是非常錯誤的行為,以後你再給孩子制定規則,他就不會再當回事,覺得通過哭鬧等方式就可以改變規則,那規則就沒用了。比如,你規定吃飯之前不可以吃零食,但孩子某天想吃餅乾,這時候父母決不可妥協,要再次強調你們制定的規則,告訴他吃完飯或什麼時候就可以吃了。如果在平常生活中都能嚴格遵守規則,以後再製定規則就能很容易被遵守了。

孩子三歲以前,應當根據不同階段孩子的特點,逐步建立相應的規則。一歲以前這階段的孩子還處在意識萌芽期,規則的建立就是規律生活和習慣的養成。建立良好的家庭生活秩序,父母自己要有好的生活習慣,營造溫馨的生活氛圍。每天定時對孩子表達愛意,

比如:早上起床說“早安”,晚上睡覺前說“晚安”,定時親吻和說“我愛你”。給孩子制定規律的

作息時間,定時吃飯、喝奶、睡覺、玩耍,不要輕易改變。危險的行為堅決不讓孩子做,危險物品堅決不讓孩子碰。比如孩子好奇,想拿剪刀玩,這時要通過語言和動作告訴孩子不可以玩,然後轉移孩子注意力,讓孩子暫時不要關注危險物品。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儘量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只要不危險的東西都可以讓孩子自由探索。一歲至兩歲一歲多的孩子有很多的好奇心,自我意識增強,這階段要開始制定一些明確的規則。制定規律的作息規則,比如吃飯規則:飯前不能吃零食,吃飯之前要洗手,自己動手吃飯等

;睡覺規則:睡覺之前洗澡、講故事,互道晚

安,關燈睡覺;玩耍規則:每天上午、下午、

晚上分別哪些時間可以玩耍,每次可以玩多長時間等。危險的事情不能做。讓孩子知道生活中哪些行為或物品有危險性,絕對不可以做或觸摸,比如刀具、插孔這些危險不能碰,馬路上不可以亂跑等。禮貌用語隨時學。一兩歲的小孩表達能力漸漸加強,這時候要多教一些禮貌用語,比如,別人幫助要說“謝謝”,想讓別人做什麼要說“請”,犯了錯誤說“對不起”等。父母也要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多使用禮貌用語,孩子耳濡目染,自然就會有禮貌。滿足孩子的探索欲。孩子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要儘量滿足,不要因為地上髒就不讓孩子在地上玩,可以規定不要踩水或者必須穿上圍裙。做有教養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交給孩子文明禮貌的行為和用語,比如人多要排隊,需要幫忙要說“請”,花兒漂亮也不能摘,不能亂扔垃圾等。

兩歲至三歲兩歲多的孩子自主意識更強了,有強烈的表達慾望,是確立和強化規則的好時機。繼續保持良好的家庭環境和秩序,給予孩子足夠的愛。日常行為規則可以進一步規範和明確,孩子已經有足夠的理解力。讓孩子慢慢參與到規則的制定,或者為孩子提供一些選擇項。多教孩子文明禮貌的行為和用語,並逐漸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步教給孩子明辨是否的能力,這時候的孩子不僅要懂得“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還應該明白“為什麼不可以”。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玫瑰]


醬紫媽媽


很開心回答您的問題。

一、孩子不聽規則不按照指定要求做,是不遵守規則還是不會?


毫無疑問,這也是我們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會遇到的共同問題:明明已經很明確地告訴孩子應該如何做,但孩子偏偏就“學”不會,甚至有時候還對著幹,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成人與孩子在處理事情上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


作為成年人,我們(父母)具有非常明確的責任感,即使前一秒我們還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面對工作或生活中新的任務要求,我們也會隨時調整自己的方向以作應對,自覺地將注意力集中到新的任務上。


但是孩子由於年紀小,自制力差,他們並不能像成年人一樣具有強大的執行力。

相關兒童研究表明,孩子只會關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併為之付出行動。如果某件事情無法激起孩子的興趣,那麼無論是多麼好玩益智的遊戲,對他們來說都是耳邊風,不起任何作用。


這時候孩子往往就會出現,在我們(父母)看來,“學”不會,甚至是“對著幹”的行為的模式。


所以,孩子不聽規則不按指定要求去做,本質原因在於:父母要求孩子的做的事情並不是孩子感興趣的事情,這與是否遵守規則、是否學不會沒有關係。孩子只是有自己的想法、思考和關注的點,比如按照他自己的方式來做。


而如果父母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大人說的去做,會怎樣呢?結果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達娜.薩斯金德博士在30多年科學育兒研究中發現,如果一個孩子很不情願地參與了父母要求做的某項活動,那麼他是無法從活動中獲得學習的。


原因在於,父母的強制性要求會讓孩子分泌大量的皮質醇(壓力激素),這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壓迫感和焦慮感,而使他無法專心投入地進入學習的狀態。而結果很可能是父母生氣,孩子也生氣。


所以,不要強逼孩子。那麼,面對這樣情況,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呢?


二、給予孩子充分的“共情關注”

被5000本學術期刊轉載,讓白宮都引起重視的教育啟蒙書《父母的語言》一著作中,給出了一套非常科學的,用以開發孩子大腦的,“3T工具”,而其中第一個“T”就是“共情關注”。


共情關注,Tune in,意思就是要求父母有意識地去觀察孩子在關注什麼,並等待時機成熟,父母再與孩子談論它。


也即,父母應該關注孩子所關注的,而不是關注父母自己想孩子關注的。這要求即使孩子太小,聽不懂父母的話,孩子關注的東西一直在變化,父母也應該遵循這一原則。


《父母的語言》一書中指出,一個長期接受父母“共情關注”的孩子,他的關注力會更持久,從談話一直到日後的學習,都會變得更容易。


共情關注對孩子大腦開發起著積極的作用。那麼應該如何運用“共情關注”呢?


主要有三步:觀察、理解與行動。


  • 1、觀察

父母應該隨時觀察孩子的需求變化,給予孩子充分的關注,捕捉孩子發出需求的信號,及時覺察孩子所需。


  • 2、理解

充分理解是下一步“行動”的前提,我們需要理解孩子此刻的狀態,幫助孩子反映表達此刻的情緒,並隨時做出更正、調整,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瞭解。


  • 3、行動

無論孩子的需求是什麼,是否恰當,父母要做出的行動都要基於一個原則,那就是:給予孩子溫暖的回應。


兒童心理學認為,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得到來自父母的關懷。而只有讓孩子充分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溫暖,孩子才得以健康成長。


那麼回到上述問題,運用“共情關注”父母應該如何做?


慈愛的母親和孩子坐在一起,正在認真地教孩子認識九宮格里1-9的數字,詳細地教了幾遍後,母親開始想“考考”孩子,於是母親讓孩子按順序將九宮格的數字一一輸出。可是孩子卻並沒有執行母親的任務,而是很“隨意”地這個格子放一個“1”,那個格子放一個“8”,完全雜亂無章。


這時候運用“共情關注”的母親會這樣做引導:母親開始跟著孩子的思路走,說:“喔,你想放1到這裡嗎?這個是數字1喔。你的思路很有意思喔,可以告訴媽媽你為什麼把1放在這裡嗎?除了放數字1,這裡還可以放哪些數字呢?” 這叫共情關注。


然後孩子玩著玩著,突然起身走開,去玩他的玩具小豬佩奇了。這時候,媽媽:“你是想跟你的小夥伴佩奇一起來玩這個九宮格嗎?好的呀,我們和小豬佩奇一起來玩吧,多一個小夥伴,會更有趣哦。你覺得佩奇會想放哪個數字進這個格子呢?你可以幫幫佩奇嗎?”這就叫共情關注。


就是,在陪伴教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父母要始終將孩子的情緒感受和需求說出來,不斷地幫助他解釋並反映他的內心感受,不斷幫助解釋並認識這個世界。如此,孩子才能快速地學習,掌握新技能。


而這一切都建立在父母對孩子的不斷觀察、理解和行動的行為基礎上。


所以,寶寶不聽規則不按照父母指定的要求做,應該如何引導?您可以嘗試下“共情關注”的引導法則。


希望回答對您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