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為何評價曹操“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

海陵居士


這是李世民於貞觀十九年出征遼東高句麗路過鄴縣時,親自撰文祭奠魏武帝曹操時說的話,“臨危制變,料敵設奇,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資治通鑑》

萬乘意思是“萬乘至尊”,代表帝王。李世民認可曹操的軍事才能,但認為曹操作為政治家有所不足。

李世民和曹操同為歷史上最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應該說李世民是最有資格評價曹操的一個人。

李世民祭奠曹操幾天前,留守長安的房玄齡給李世民送來一個人,這人說是要檢舉揭發房玄齡。李世民得知之後,把此人腰斬,並告訴房玄齡以後這種事情可以自行處理,“更有如是者,可專決之。”

這就是李世民和曹操最大的區別,李世民敢於放權,信任下屬,能夠充分調動臣子的工作積極性,初唐貞觀年名相輩出,無論房玄齡、杜如晦、魏徵、長孫無忌都是非常優秀的政治家,德才兼備,政治風氣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少有的清明時期。

而曹操掌權期間,其“唯才所宜”、“吾得而用之”,只看才能不看品德,只看能否為我所用,梟雄本色暴露無遺。這種用人方法,雖然是治亂之際解決問題的一種無奈對策,但缺乏長治久安的長遠考慮。加上曹操自身多疑的性格,從政治家或者帝王的角度上來看,確實不夠大氣。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理工男讀歷史


個人覺得李世民是在嘚瑟。不過這個評價在我看來李二同志有點“何不食肉糜”了。

李世民說這句話的時候已經是貞觀十九年,對比自己與曹操相似的經歷(親自帶兵),相似的問題(繼承人),難免生出英雄相惜的感覺。

所以李世民路過鄴城祭奠曹操的時候,有些感慨,半是自省半是自誇。誰不知道李二同志善待功臣,知人善任還用人不疑,比起曹操,不敢把權利放任手下,只握在自己或者宗室手中。李世民這句話的意思是曹操領兵打仗還行,但是作為君主的氣量還不足。

但是這個評價中肯麼?

曹操的出身是宦官集團(家族也許有點實力,但與真正大族無法比)在東漢末年外戚與宦官兩派爭鬥,結果就是兩個集團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世族集團。

曹操任人唯賢與使用寒族,固然是為了制衡旗下世族力量,然而從另一方面看又何嘗不是他不得已的辦法,根基不穩。

世族投奔曹操,是因為漢天子在曹操手中,通過曹操可以讓大漢重振雄風,比如荀彧作為曹操手下重要謀士,論在曹操集團中的地位不可不說不高,但是就是因為不支持曹操稱帝而被賜自盡。

荀彧的例子說明了曹操旗下相當一部分世族力量的態度,這種情況下曹操敢跟李世民一樣放權,用人不疑麼?搞不好旗下立馬分裂出好幾股勢力。

不要世族行不行?

經濟、教育等等能通往精英階層的道路大都掌握在世族手中,沒有世族曹操靠誰打仗呢?

曹操即不是出身讓人信服的世族(如袁家),也不是造反派幹翻一切起家(如張角),不尷不尬的宦官集團出身,只能讓他相信自己或者自己家族的人。

李世民在同樣情況下,可選擇的就多了,而且作為歷經北魏、西魏、隋朝根正苗紅的豪門世族新進老大,扛著大旗麾下一群小弟衝鋒,對於不合作的另一個階級,砍翻重新挑合作者就行

所以李世民的評價,嘚瑟自己政治水平比曹操高,很大原因是他的所在的集團比曹操形勢更有利。


妖鬼雜談錄


李世民這個牛逼吹大了。

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 二月初八,李世民親帥大軍討伐高麗國,路過魏武帝龍興之地鄴城,親自祭拜了曹操墓,還寫了一封祭魏太祖文,大意是說,當皇帝這種事,不可智取,不可力爭,一切都是上天註定的。想當年漢室傾頹,群雄林立,百姓流離,急需出現伊尹霍光這樣的忠勇之臣,魏武帝當仁不讓扛起這幅重擔,匡正之功有目共睹,只可惜後來他欺君罔上飛揚跋扈,最終沒有完成天下統一的大業而導致三足鼎立,這難道能全怪天意嗎?我看人事的因素也很大。所以曹操這人:臨危制變,料敵設奇,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就是說曹操只適合做一員大將,當皇帝能力還差點。換言之,搞軍事行,搞政治不行。

那麼李世民為何要這麼評價曹操呢,他有這個資格嗎,評價到位嗎。其實李世民和曹操開始差不多,都是靠打仗起家,麾下戰將如雲謀臣如雨,都有自己的行政班子,能跟皇帝分庭抗禮,皇帝對他們又恨又愛又無奈,用一句網絡語,我就喜歡看你討厭我又幹不掉我的樣子。但是李世民最終喋血玄武門弒兄殺弟逼父退位榮登大寶,開創了貞觀盛世,用鐵一般的事實證明了自己是個卓越的萬乘之主。可是曹操卻最終止步在丞相的位置上,當了周公伊尹霍光蕭何,沒有當皇帝,所以他的成就也沒有李世民大。更嚴重在於,他並沒有統一天下,赤壁戰敗後屢次征伐吳蜀無功,沒有當皇帝的實力。

那麼一員大將和一個皇帝的區別在哪裡呢。西漢劉邦和韓信論兵,韓信說劉邦,你最多能率領二十萬人打仗,再多你就玩不轉了。劉邦問,你能帶多少呢。韓信說,我多多益善,百萬雄師照樣玩的順溜。劉邦很生氣,那你這麼牛逼為啥還在我手下混呢。韓信說,我擅長帶兵,你擅長帶將啊。所以皇帝和將軍的區別就在這裡。李世民意思,曹操雖然也有自己一套班子,文臣武將無數,可他並不大會領導,所以才有赤壁慘敗西涼割須,因為泡妞差點被張繡剁成肉醬,但是李世民卻能把手下這幫驕兵悍將治的服服帖帖,指哪兒打哪兒。

討論這個問題,還得看李世民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這句話。拋開一切條件談定理統統屬於耍流氓。李世民這話說在征討高麗國的路上,此時他已經混出天可汗的名號,南蠻北狄西戎都被他一一討平,只剩下東夷強項不服。李世民此次東征,有謀臣建議,你沒必要親自去,隨便派個大將完全可以搞定。當年隋煬帝就是因為東征高麗亡了國。但是李世民此時已經聽不進任何不同意見,唯一敢於犯言直諫的魏徵也死了。現在路過鄴城,他表面上是祭拜曹操,其實是給自己張目,我親征高麗比派一大將去效果要好得多。曹操南征孫吳折戩沉沙,我李世民比他強。

但是事實赤裸裸將李世民老臉打的啪啪直響,這次東征高麗正是由於他的御駕親征導致所有將士投鼠忌器放不開手腳,李道宗的正確建議被他否決,李勣的主要精力放在確保他的安全上,最終高麗國在安市城負隅頑抗拖到了冬天,唐軍損傷慘重無功而返。李世民回去沒幾年就病死了,比曹操赤壁之敗還要慘。又過了十幾年,唐高宗李治派李勣東征高麗國,也想御駕親征,武后說你爸都玩不轉你確定自己能行。李治於是放棄了親征的想法,李勣麻利把高麗國滅了。如果李治御駕親征,能不能贏還真不一定。

所以這次李世民貶低魏武帝的這句話是錯誤的,他用自己慘痛的失敗為這句不公正的評語作了註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