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論語》這句話的文化意義是什麼?

聿劍培訓師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出自《論語·公冶長篇》,意思是子路聽到了什麼道理,如果還來不及施行,就唯恐又聽到新的道理。從文化層面來理解,這段話是對子路勇於實踐、知行合一的高度讚美。

知行合一屬於儒家學說中關於認知與實踐之關係的哲學範疇。 儒家提倡身體力行,要求知行統一,言行相顧,言行一致,依靠道德實踐來檢驗、證實道德認識的真假與深淺。而言行關係問題歸根結底就是知行關係問題。

很多時候,人們不是不懂得道理,而是無法把自己懂得的道理付諸實踐。生活中,許多失敗者都屬於理論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而成功之人往往都是強力執行者,他們能把掌握的理論知識迅速運用到實踐中,併發揮其作用。

“知行合一”的倫理道德思想不僅對我國古代德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對我們今天學校的德育也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觀照


大家好,我是“喔愛小咪”,很高興與有緣的人們一起聊天。今天又要聊到《論語》了。今天要聊的是《論語·公冶篇》中的一句話:“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又聞。”這句話有什麼文化意義。

先說明一下這句話的意思:“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聽到一個什麼道理,沒有來得及去實踐這個道理時,便唯恐又聽到了新的道理。”這說明子路是一個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人。他不會隨便相信一個道理,而是在實際行動中去檢驗這個道理,更深地領悟這個道理。

這句話不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在行動中檢驗出來的道理才是正確的。如果一個道理還沒有在實踐中去檢驗和領悟,那就不是真正明白了一個道理。那麼,聽到新的道理又有 什麼用呢?還不是如水中望月、鏡中看花一樣虛無嗎?

大家記得“邯鄲學步”的故事吧。戰國時期有個燕國人到趙國的首都邯鄲去玩,看到邯鄲人走路的姿勢很美,就去學別人走路。他一會兒向路人甲學走路,一會兒向路人乙學走路,一會兒又向路人丙學走路。結果,邯鄲人走路的姿勢沒有學會,倒是把原來在燕國時走路的姿勢給忘記了。這說明,

一個理論沒有在實踐中完全弄懂,再學下一個理論只會越來越糊塗,越來越不會。

生活中就有這樣的人,一會兒去學彈琴,學會了一點點彈琴方法, 就嫌練琴枯燥;又去學跳舞,跳舞學了一段時間,會了一點皮毛。感覺跳舞好累又去學習開車,開車要在露天學,又嫌太陽曬著難受,不想學開車了……最後就是一樣東西也沒有完全學會。

所以說,古人子路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學習一個道理或方法一定要去實踐,而且要堅持行動,不要三心二意,不要這個沒有弄懂又去學那個。因為只有在長期的實踐中,才能真正學會一種方法,明白一個道理。


喔愛小咪


知與行,是儒家學說中關於認知與實踐關係的哲學範疇。子路有聞,也就是聽到某種道理,他聽到的道理就是“知”,這裡的“知”,主要的並不是指具體的生活知識,而是指做人做事的道理,並且著重指向人類的道德法則。在孔子的時代以及後來很長時間裡,儒學大師們都認為知在行前,人們的行動應該由某種理論做指導。子路聽到了什麼道理,如果還沒有來得及去實行,便唯恐又聽到新的道理。這句話讚美了子路勇於實踐、知行合一的美德。

很多時候,我們常人無法取得成功,並不在於我們不懂道理,而在於無法把自己懂的道理付諸行動。格力董明珠什麼學歷?她懂的道理真的就比一般企業家懂得多嗎?華為的任正非什麼學歷?他比我們懂的道理都多嗎?娃哈哈的宗慶後什麼學歷?他比我們懂的道理都多嗎?為什麼他們都成功了?其實最美鍵的是他們像子路一樣知行合一,若“有聞,未之能行,便唯恐有聞”。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向得道高僧鳥窠禪師請教佛法要義,鳥窠禪師說:“諸惡莫作,諸善奉行”。白居易不以為然,說:“這個道理,三歲小孩也懂得呀!”鳥窠禪師說:“三歲小孩懂得,八十歲的老翁卻行不得。”

縱觀世的成功者,無一不是強力的執行者。他們所知道的道理以及所奉行的理論,大多數並不比我們高明,有時還不一定好過我們,他們的可貴之處是能把知道的道理運用到實踐中,讓它真正發揮作用。子路值得讚美,就在於他能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這既是個人修養,也關係到事業的成功。現在社會更值得幹事業的人學習這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