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这句话的文化意义是什么?

聿剑培训师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出自《论语·公冶长篇》,意思是子路听到了什么道理,如果还来不及施行,就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从文化层面来理解,这段话是对子路勇于实践、知行合一的高度赞美。

知行合一属于儒家学说中关于认知与实践之关系的哲学范畴。 儒家提倡身体力行,要求知行统一,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依靠道德实践来检验、证实道德认识的真假与深浅。而言行关系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知行关系问题。

很多时候,人们不是不懂得道理,而是无法把自己懂得的道理付诸实践。生活中,许多失败者都属于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而成功之人往往都是强力执行者,他们能把掌握的理论知识迅速运用到实践中,并发挥其作用。

“知行合一”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德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我们今天学校的德育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观照


大家好,我是“喔爱小咪”,很高兴与有缘的人们一起聊天。今天又要聊到《论语》了。今天要聊的是《论语·公冶篇》中的一句话:“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又闻。”这句话有什么文化意义。

先说明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听到一个什么道理,没有来得及去实践这个道理时,便唯恐又听到了新的道理。”这说明子路是一个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他不会随便相信一个道理,而是在实际行动中去检验这个道理,更深地领悟这个道理。

这句话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行动中检验出来的道理才是正确的。如果一个道理还没有在实践中去检验和领悟,那就不是真正明白了一个道理。那么,听到新的道理又有 什么用呢?还不是如水中望月、镜中看花一样虚无吗?

大家记得“邯郸学步”的故事吧。战国时期有个燕国人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去玩,看到邯郸人走路的姿势很美,就去学别人走路。他一会儿向路人甲学走路,一会儿向路人乙学走路,一会儿又向路人丙学走路。结果,邯郸人走路的姿势没有学会,倒是把原来在燕国时走路的姿势给忘记了。这说明,

一个理论没有在实践中完全弄懂,再学下一个理论只会越来越糊涂,越来越不会。

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人,一会儿去学弹琴,学会了一点点弹琴方法, 就嫌练琴枯燥;又去学跳舞,跳舞学了一段时间,会了一点皮毛。感觉跳舞好累又去学习开车,开车要在露天学,又嫌太阳晒着难受,不想学开车了……最后就是一样东西也没有完全学会。

所以说,古人子路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习一个道理或方法一定要去实践,而且要坚持行动,不要三心二意,不要这个没有弄懂又去学那个。因为只有在长期的实践中,才能真正学会一种方法,明白一个道理。


喔爱小咪


知与行,是儒家学说中关于认知与实践关系的哲学范畴。子路有闻,也就是听到某种道理,他听到的道理就是“知”,这里的“知”,主要的并不是指具体的生活知识,而是指做人做事的道理,并且着重指向人类的道德法则。在孔子的时代以及后来很长时间里,儒学大师们都认为知在行前,人们的行动应该由某种理论做指导。子路听到了什么道理,如果还没有来得及去实行,便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这句话赞美了子路勇于实践、知行合一的美德。

很多时候,我们常人无法取得成功,并不在于我们不懂道理,而在于无法把自己懂的道理付诸行动。格力董明珠什么学历?她懂的道理真的就比一般企业家懂得多吗?华为的任正非什么学历?他比我们懂的道理都多吗?娃哈哈的宗庆后什么学历?他比我们懂的道理都多吗?为什么他们都成功了?其实最美键的是他们像子路一样知行合一,若“有闻,未之能行,便唯恐有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向得道高僧鸟窠禅师请教佛法要义,鸟窠禅师说:“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白居易不以为然,说:“这个道理,三岁小孩也懂得呀!”鸟窠禅师说:“三岁小孩懂得,八十岁的老翁却行不得。”

纵观世的成功者,无一不是强力的执行者。他们所知道的道理以及所奉行的理论,大多数并不比我们高明,有时还不一定好过我们,他们的可贵之处是能把知道的道理运用到实践中,让它真正发挥作用。子路值得赞美,就在于他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既是个人修养,也关系到事业的成功。现在社会更值得干事业的人学习这个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