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母校教书是怎样的感受呢?

易查分


小学母校是我工作的第一个单位。开学第一天,我踏进了学校的大门,所有依旧,只有身份不一样。以前是学校的学生,现在是学校的老师。

学生都是附近村庄的孩子,大家都相互认识。以前孩子们都叫我姐姐,孩子的家长都是我长辈。开学这天,都叫我老师,真的有点不太适应。

尴尬的是,同办公室的,有我小学的班主任,还有我小学时候的很多任课老师。那时候,我真的非常庆幸,上小学时,我成绩好,乖乖女,要不,都不知道怎么在自己的老师面前,批评自己的学生。

所有的同事,都是自己的老师。是老师,是父母。所以在同事面前,很勤快低调。只要哪个老师请假,我都主动去顶课。因为我知道,就算我不主动,他们也会想到让我去上课。[害羞]

那年六一,一年级到六年级,所有文艺节目由我排练,因为其他班的班主任,都曾是我老师,每个班,我都应邀去帮忙了。

回自己母校教书,同事都是自己的老师。所以在教学上,都给予最不保留的传授,因为同事是他们曾经的学生。

后来,再上学去了,再后来,再一次离开了母校,但回母校教书的日子,刻苦铭心。很难忘却。





豆腐圆妞妈


我是aft秀,首先谢谢你的问题,一下子把我拉回了激情奋斗的青春、纯情挚爱的校园的美好回忆中。20多年前,我依依不舍告别了师范大门,回到了熟悉的母校,发誓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小事业,颇有“巾帼今来兮 桃李皆育之”的豪情壮志。

一,母校厚爱我,恩师厚待我。

因在母校曾经留下了踏实好学的好口碑,加上同时考上师范的几个同学利用关系,要么留在市里,要么留在县城,只有我回到了偏僻的母校,学校近七八年没有正式老师加入,大都是临时聘用的代课教师,“物以稀为贵”所以我立马受到了学校的欢迎,并委以重任:担任初一语文班主任,兼职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和团支书。

九十年代初的农村校园,校风淳朴,教师尽职尽责,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处像水一样透明澄澈,让初出校门的我,饱尝着这汪朴实甘甜的清水,不仅学会了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人的为人处世准则,而且身心又感到轻松愉悦,享受到了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亲情。

老教师毫无保留的在备课教课上给我指导,让我讲课能力提高很快。更感触的是他们管理班级的经验我很受启发。他们用淳朴的粗暴,对付淳朴的野蛮,比如罚站罚跑步,罚打扫校园或者干脆拿着笤帚朝屁股打几下等等,真比我在学校学的那种大道理管用,因学生都是附近村庄的,老师与家长大都很熟悉,又默认甚至赞许老师的“简单粗暴”管教,从没有投诉事件发生,跟今天老师惩罚学生的动不动被投诉的情行大不相同的。

二,用青春的激情回报母校的厚爱。母校地处偏僻,我更想带动老师们一点一点的改变它。

我特别希望农村的自由自在田园的生活,更喜欢母校的工作环境,工作上踏实勤奋,每天到校很早,觉得教室离开自己,这块地都不转了。办公室里主动打扫卫生,喜欢给每个办公桌上摆上从地里釆来的野花。认真备课上课,虚心向老教师请教。积极主动替生病的或有事请假的老师上课。

报答母校改变母校的使命感,常常让我热血沸腾,强烈的上进心让我心无旁骛为改变校园的落后努力着。他们闲谈集市上小猪仔小鸡仔的价钱时,我给他们穿插讲讲魏书生的故事;他们邀我玩扑克时,我让他们叫我如何用油墨刻卷印卷。

当时,老教师课堂语言都是方言我带头讲普通话带动了整个校园普通话热。带头讲公开课,积极辅导学生参加县乡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为学校比赛中拿下了多项荣誉,改变了以前学校多项“秃葫芦”(没有名次)的记录,老校长很是激动。

总觉得自己有用不完的劲,利用周六、周日到村里学生家辅导作业。

根据师范学到的知识和自己参加活动的经验,积极开展团活动和少先队工作:规范课间学生的游戏活动并精彩展示,带领团员到村里打扫卫生;到孤寡老人家送温暖探望老人;举办了手抄报绘画书法比赛。开展每项活动,老师们都积极鼓励一起认真完成任务,他们很赞赏我的较开阔的视野和身上的朝气,非常认可我的到来给学校带来的新变化。

至今还记得自己组织的全校第一次迎新元旦大会的热闹场面。那时,和几个年长的女教师亲如姐妹,大家热情出节目夜晚加班排练。

演出时,不仅整个校园沸腾,而且还吸引了乡邻乡亲拖儿带女前来观看,场面很是壮观。在当时偏僻的农村学校,上演这些节目引起轰动是很正常的。

因为自己的突出表现,第一学年结束被全票当选为县级模范教师的候选人。后因自己没有定级,主动把模范指标让给了一位老教师。同时获得了县级优秀团支书称号。

上学时,母校给予我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培养我考上师范,并成为社会上有用之才;毕业后,母校悦纳厚待我,点亮我的教师成长路上的明灯,点燃了青春岁月的激情,让我在职业道路上饱尝了甘甜,感谢母校!

母校,是每个人的心中文明的种子播撒地,所以,年轻人毕业回母校是不错的选择,尽自己的力量回报母校吧。

感谢这个问答,又让我重拾了青春岁月中回到母校教书的那些阳光灿烂充满诗意的日子。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彩云间,初回母校的经历就是我当年的诗和远方。

谢谢你的问题!


aft秀


回母校教书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也曾幻想过这个问题,那一定是非常值得庆幸和荣耀的体验!


因为母校有你曾经熟悉的角落,或是欢声笑语和同学们一起玩耍打闹,也或是伤心流泪,让你耿耿于怀,但现在回想起来又觉得很幼稚的地方,那些,都是回忆。有时候就是因为回忆,才显得更加美好。

站在三尺讲台上,你可以像当初教过你的老师一样,谆谆教导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从他们的眼神里,体会作为一个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也可能会碰到当初教过你的老师,他们仍然坚守在一线教师的队列,与他们一起工作,一起学习,你或许会有一丝尴尬和不好意思,但最终,你仍然能体会到他们当初对你教导,是充满了期盼和爱……

其实,只要你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无论在哪一所学校或是机构,核心都是为了教书育人、至于工资和福利什么的,都只是一种结果罢了,如果能有幸回到母校,那一定是上天的恩赐。

毕竟,当初那所学校曾经培养了你。教师是阳光底下最神圣的职业之一,你寄托着无数个家庭的希望,承担着很多人的命运,有的人一生中只要遇到一个自己喜欢的老师,注定会发生很多转折,而母校,作为一个老师而言,却是最容易让我们真情付出的地方。

而且,和孩子们在一起,难道不是最单纯,快乐,而又充满回忆的事情吗?他们朝气蓬勃,天真烂漫,对老师格外尊重,能够回到母校教书,我始终认为,这是一件非常让人羡慕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