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养生,因观呼吸、练呼吸而导致的生不如死!(实例)

如今打坐、双盘、禅修、冥想等已成为了高端养生的一种方式。然后很多人不注重义理,也导致很多偏颇。

案例简述一:

求大大们进来指点我一下吧,怎么才能不观息。我已经生不如死了。

本人之前是很严重的失眠,经过人指点练习腹式呼吸……说对失眠有好处,然后那时候什么都不懂睡在床上拼命吸气鼓肚子呼气吸肚子,第二天就呼吸困难,持续一段时间知道自己得了呼吸强迫症,就是平时呼吸好好的,想到呼吸的时候就开始控制呼吸,特别难受。(我想知道要怎么做到观察呼吸而不控制)

我不想修仙,也不想得道,就想不要失眠身体健康就好了啊。不知道为什么每天这么煎熬。呼吸变成一种负担,我也知道不去管它就好了,放下就好了可是克制不住……

案例简述二:

都说数息法好,为什么我打坐时一注意到呼吸,出不了五下我就感觉呼吸困难要深呼吸,不然感觉缺氧,不去注意呼吸就没这个问题。

案例简述三:

我打坐时只要一关注呼吸就气息紊乱,发躁。请问,打坐非得关注呼吸吗?可都说打坐时最好数息,才能真正进入禅定,我都不知怎么办才好,恳求老师们指点。


打坐养生,因观呼吸、练呼吸而导致的生不如死!(实例)


佛法里的天台宗是有一观出入息法门,注意,是观,而不是叫你注意。

也就是说你“知道”呼吸就行了,至于它怎么呼吸,你不能去管它,在《心经》里,称之为“照”。

但,如果你是一名新手的话,你是根本没办法区分观,照,注意,意念,意守,淡淡的意念和意守,执着等等的区别和把控。

佛教的禅宗为什么一再强调,不要谈气,不要谈境界——原因就在这里。可惜很多师兄们还是都喜欢“相”。打坐,双盘,冥想等,如果身体不有点反应都不好意思出来跟别人讲。要知道,身体是之所以有热,胀,麻,痛,暖流等所有的现象其实全部都是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你的身体修复还没有完成了。等你“功力”越深的时候,这些现象就越小,最后完全没有。

而新手这时候却以为是自己退步了,就更加拼命的意守,意念,想找回之前的那种“功感”——于是问题就开始产生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能贪图和追求所有的“境界”,也就是相。注意,注意,特么注意,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说三遍!

所有法门,其实都是想让你在一个点上不要“落空”,也就是佛教禅宗经常所说的“觉知”。既然不好控制,哪最好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不要去管他,让他自然而然。念佛就好,把觉知点放在念佛上面。这就是最安全的法门。

注意,别念着念着,就开始一个劲的想着可以见到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等等,如果你有这种追求的想法,就和上面所讲的一样,又要落到“相”里了。

总之,别多想,好好的默念你的阿弥陀佛就好——念观世音菩萨也行,念地藏王菩萨也可以,你觉得自己喜欢哪一尊就念哪一尊,不要有分别和强逼症,效果都一样。

当你功力更强的时候的时候,念佛也免了,守着那淡淡的“思念”情绪就好,就和你思念自己的妈妈一样,这就是念佛三昧!

不管是养生还是修行,大道就是这么简单!(是的,说得简单!


注意:

案例一提到的腹式呼吸问题出在“拼命”和着相上面,一般情况下,只要稍稍成就可以了,如果吸入的空气比平时多出百分之二十,身体就会造反,因为你的身体还没有适应这种强度。

可以通过运动来加强适应能力,比如大礼拜。而且也只能在平时练。打坐的时候是不允许练的。一切都要让身体自主进行。放心,身体是很精密的,肝割掉三分之一都可以再生,你不要瞎“指挥”就好,它比“你”更聪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