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领域,学生就应该给老师干活吗?你怎么看?

霍敏亚


科研领域,该不该给老师干活呢?这个话题,可能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没有标准答案。从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学生应该给老师干活,也应该主动帮老师干活,为什么这样说呢,理由如下:一是只有干活,你才有可能接触前沿的知识,才有可能把你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你才真正有机会学到知识,增长才干。记得以前读研究生的时候,由于导师没有科研项目,每天除了上课就是上课,根本就没有干活的机会,浪费了大把的时间。二是只有干活,你才去知道科研该怎么去研究,这也是近距离学习的一种,以后真正到自己去搞研究的时候,才知道方法和步骤,才能避免将来少走许多弯路;最后,如果你连这些基础的工作都不愿干,哪个导师愿意真心实意的把真本事教给你,只有学生把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干了,导师才有精力和时间思考深层次的研究,才能把更好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一家之言,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用户一切随缘之小人物


是的。我是科研领域毕业的硕士,在读硕士期间给老师干了很多活,当时也有过不满,有过和您一样的疑惑,但是,当我毕业的时候我给了这个问题一个肯定的答案。当我看到您的问题时,我已经毕业六年了,这时我会更加坚定的回答:学生就应该给老师干活。理由总结为以下两点:

  1. 边干边学,学以致用。老师让你干的最多的活一定不是打扫卫生或端茶倒水,一定是和你的学业相关,比如说论文或书稿的收集整理。请记住,你要做的不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是边干边学。以我为例,我在读硕士期间,我的导师出版的每一本书,都有我帮忙整理书稿。我不会只做知识的搬运工,而是会研究思考,学习他的思路和研究方法,有任何疑问也会记下来向导师请教,经过不断思考总结,也会有自己的“灵感”,也会和导师共同探讨,他通常会给我指出继续研究的方向,我的毕业论文以及在几本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大多受益于此。
  2. 利己则活,利他则久。这是我在工作之后的无数次碰壁中撞出来的感悟,也是很多杰出人物的处世之道。首先你要摒弃这样的错误思想—你的老师就应该把他所有的学识教授予你,请注意我说的是“所有的”。一位老师是不可能把自己的学识在课堂上全部抛出的,即使他自己有意愿倾囊相授你也未必接得住。这时,给老师干活就创造了另一个学习空间,是课堂的延伸与补充,但是这个空间对你的价值取决于你的付出。当你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去帮助他时,收获的不仅是当下的教导,更重要的是未来成长的投资。老师也是凡人而非圣人,你的老师不可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导你,他也有自己要完成的职称评定论文、也需要有陪伴家人朋友的空间、自己学习充电的时间,当你眼光长远、心胸开阔、乐意为他分担的时候,他一定会给你积极的反馈,而且你们的师生关系会走的更远,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你会多一个向导、多一个朋友、多一份支持!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启发。也欢迎更多的朋友在评论区发表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